首页 -> 2007年第7期
巧用游戏促情感
作者:颜赵娟
这种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情感不丰富造成人格的硬伤。情绪是不是愉快,情感是不是丰富,性格是不是开朗……看似日常,却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情感冷漠的学生在以上方面的态度多是负面的,这将影响学生一生的生活。第二,学生情感冷漠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绊脚石。一个班级不应该只是几十个人的集合,而应该是爱的园地。和谐而热烈的情感氛围能有力地凝聚集体的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爱自己,爱集体中的他人,而冷漠贫乏的情感则会疏远学生之间的距离,使集体如同一盘散沙。第三,学生情绪消极是高效学习的软肋。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许多学生选择沉默寡言来抢夺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这一点,在成绩优秀学生身上更为明显。殊不知,寡学无友容易步入知识的迷途,情感上的孤独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无趣感。这些都使学习效果与学习期望南辕北辙,越行越远。
那么,如何在高中班级教育中发展学生情感智力,以丰富高中学生情感,使学生能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情绪去学习、生活呢?我尝试以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良好情绪,促进其情感智力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从转变班会课的形式开始,多游戏,少说教
班会课怎样上?这是很多班主任都在积极思考并认真对待的问题。由于班级管理具有事务性、琐碎性、教育性的特点,所以很多时候班会课被用来进行班级工作布置、批评“清算”问题学生、理想前途说教等,以游戏形式进行的班会课较少。笔者认为,其实班会课与平时文化课的气氛大不一样,学生更放得开。这时,若能组织愉悦身心的游戏活动,就很容易融化学生情感上的坚冰,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学生的心灵是开放的,情感是不设防的。多次游戏后,学生就会习惯于对周围人开放自己的情感世界。许多游戏需要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喜欢单打独斗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后,会更主动地寻找机会与人交往。游戏活动时,学生身体与身体碰撞接触,欢乐或失败共同品尝,各种复杂情绪自然地表达流露。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情感、没勇气与人接触的学生来说,游戏是一个很自然地表达情感、接触他人的机会,较少产生尴尬和难为情的感觉。
二、善于寻找游戏活动的时机,建构和谐的情感
当游戏活动成为学生喜爱的班会课形式后,何时进行班级游戏,不应由学生和教师率性而为。班级游戏活动要寻找良好的教育契机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和谐情感建设。
除了在传统的节日开展一些多彩的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外,班主任要善于将游戏活动用在班级情感营造的紧要关头。例如,新班级成立伊始,学生间、师生间情感比较疏远,这时,就非常有必要组织游戏活动来缩短距离,融洽气氛。又如,男女学生青春懵懂、情窦初开,班级有几对男女生交往过密,这时,以一些集体游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异性交往的需要,就能树立正确的班级人际交往的风气。再如,临近重大考试,学生心情紧张、学习疲劳时,组织一些运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会使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艰苦的学习生活多一份快乐。
三、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方案,努力形成健康情绪
一个班级内学生的个性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情绪表达上有外向内向之别,情感上有丰富贫乏之差,行为表现上有主动被动的不同。班会游戏的主角,容易被外向、积极主动的学生占去。若想班会游戏最大程度地顾及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次班会游戏。否则,班级活动就会出现会玩的学生没有节制地乱玩一通,不会玩的学生索然无趣的局面,这样的游戏次数多了,反而会削弱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使班集体距离部分学生越来越远。
如何精心地设计游戏达到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呢?根据高中生情绪调节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内容。
为了使高中生对所处的班级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并与之进行合适的相互作用,我设计了一些情绪表达类、情感融合类的游戏。比如,情境猜“谜”(根据对方的表情,猜猜他的想法),通过猜测对方的心思,诱导学生关注和感知他人情绪。与之相反的情境表演,则通过设计一些情绪表达上的为难状态让学生来表演,目的是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方式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对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心情的转变可以影响对事物的认知。鉴于此,我经常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缓解和减轻情绪对认知的破坏,提高情绪对思维的良性影响。如训练幽默感的游戏:要求学生和朋友一同做,游戏的内容是要彼此盯着对方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这个简单的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学生会羞于开口,有幽默感的学生就更容易开口些。此时教师可以趁机点出游戏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明白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促进创造力。
根据情绪调节对象对游戏参与者进行不同组合,可使游戏顾及需要激发情绪的学生。例如,在一次为了加强班级人际交往的游戏中,我设计了五个游戏活动,对游戏参与者的要求分别是同桌组合(2人),纵列小组组合(8人),宿舍组合(8人),男女组合(6组)。通过这五类不重复的人员组合,多种班级人际交往的圈子都能涉及,学生的情感交流的对象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得以建立并丰富起来。
还应注意根据情绪调节方式决定班会游戏的场所。情绪调节的方式是多样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自然可以移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交流可以明智;坦荡胸怀对日月,不惧旁人说是非,沉思可以自省。以上种种,提醒我们设计游戏活动要重视游戏开展的场合。通常一些重在让学生宣泄情绪、放松压力的游戏我们选择在校园内的某处开展。阳光、白云,师生如朋友,笑脸如鲜花,学生的情绪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与美丽的自然和谐一致。而一些重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向朋友展示自我、表达情谊的游戏活动如生日晚会活动、宿舍小沙龙等,则适合在夜晚以小部分人聚会的方式进行。朦胧的夜色,摇曳的烛光,可以给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一些保护色,也容易触发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绪。三五好友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中,轻易不表达情感的学生也说话了。
四、巧妙点化游戏意义,诱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
人并不单纯是对外部影响的反映者,所以我们历来重视品格修养的自觉性。要让学生成熟理智地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不能忽略游戏结束时的游戏意义点化。这种点化,可以借助一些名言警句来表达,无需教师站出来说理,也可以将之蕴藏在游戏主持人的串词当中。我们班一次新年联谊游戏中,主持人针对不同的游戏用了不同的结语来画龙点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心灵的理解与相通也需要同学们多交流,多表达。刚才猜词游戏成功的小组合,多是平常交流频繁的同学。”此语重在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际交往。“争抢是生活中常见之事,过于礼让使你上场就被淘汰,求胜太切又使你摔倒在地,平常的生活学习中,你善于掌控你的争抢之心吗?”此语借抢凳子游戏点化学生要能适度掌控自己的情绪。“快乐是需要传递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别忘了经常把你的快乐传给你身边的人。”此语意在倡导学生传递积极情感,控制消极情感对周围人的影响……主持人如果是学生,一般考虑不会如此周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组织游戏前针对游戏目的设计好此类结语。
学生情感智力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能做的就是尽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巧借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情绪自控训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情感智力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