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我看“孟母三迁”
作者:李康耀
对儿童天性的漠视
在不考虑孟子感受的情况下,孟母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地“三迁”其家。孟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被孟母剥夺了、断送了。这是孟母极不尊重孟子的人格和天性的表现。由此可知,孟母在处理孟子的学习和生活时,并没有考虑孟子的心理感受,更谈不上尊重孟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了。其态度和行为是武断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自己的喜好决断的。因此,孟子是按照孟母给自己预设的成长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孟子的个性和人格被排斥和蔑视。“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孟母过多地注重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如环境和孟母的说教等。但对于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孟子主体方面的积极因素,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却考虑甚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
错误的环境观
社会生活是本活教材,这本无字之书比任何的有字之书都要重要,都要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它是任何一个人建功立业、立足社会的本源。谁若失去了它,就等于失去了空气、阳光、粮草和水源,自然无法生存。
可是,孟母为了给孟子寻得一方清静的、更有利于孟子成才的学习环境,将自己的家从墓地附近迁至闹市,又从闹市迁至学宫附近。她将孟子与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三五成群地扮演丧葬的过程和经常模仿商人做买卖等行为表现视为洪水猛兽,生怕这些东西影响了孟子的健康成长和前程。可见,孟母并不完全理解什么是真正有利于孟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她对环境对人影响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她曲解了,甚至是践踏了真实有用的生活环境。应该知道,凡是有人的地方必定存在着丑恶和不利于人成长的因素。社会本就是由是非美丑共同构成的,没有丑恶就不会有美好。丑恶的东西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促使人们去研究和思考如何明辨是非,趋利弊害,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达到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若谁缺失了这种社会生活,或者省略了这种社会生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就会缺失,后果一定是非常严重和可悲的。
另外,这些真实鲜活的生活,尤其是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素材。孩子们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勤劳善良、自食其力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从中学得一些谋生的本领等。
凡是懂教育的人都知道,在孩子幼时,应让他们多见多闻,多接触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刺激孩子的感官,以此激活大脑神经细胞,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为儿童今后更为复杂的生活和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是儿童的生活和经历越丰富,储备的经验和知识就越多,今后的学习就越顺利,就越能收获成功的道理。我们由此可以断定:依照“孟母三迁”的思想和观念教育出来的“人才”,一定是“麦子韭菜分不清”的畸形不完整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其知识结构肯定是单薄的,知识储备肯定是贫乏的,生存经验肯定是不足的,这样的“人才”肯定是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孟母将孟子获得知识和成才的途径锁定在书本学习和学校教育上,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被孟母曲解了、践踏了,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片面的人才观
一个人能否最大限度地成就自己的事业,是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是不能预设的。孟母企图通过自己诸如“三迁”之类的教育活动,使孟子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和成就伟业,显然是违背规律的。从孟子幼年时的个性特征看,如果孟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不搞那些画蛇添足的“三迁”活动,即使孟子不能成为科学巨匠,不能成为儒家的大师,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懂技术、会经商、自食其力的能人,成为造福社会和百姓的人,这也应是值得孟母骄傲的。可是,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断织督学”,都有力地证明了孟母的教育手段和行为都是以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为主的,希望孟子能光宗耀祖、显赫门庭,不愿孟子成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而一心只想孟子成为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亦即不愿孟子成为种田种地的、没有出息的贫民百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在孟母的头脑中是空白的。由此可知,孟母的子女观和人才观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