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荣格人格理论的德育意蕴

作者:刘毓航




  瑞士著名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与弗洛伊德分野的基础上构筑了独特的人格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所指的“人”是更趋于“完整”的人。当代德育的种种困境和不力之根源在于它忽略了学生应该是个“完整的人”。在多学科视野中对人进行解读对于德育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荣格人格理论探微
  
  (一)人格的结构探析
  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被当作人格的总体,由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相互区别但又彼此联系的系统(层次)组成。
  意识的核心是自我。意识是心理中唯一能被感知的部分,其发展增强了个性过程并产生了自我。这里的“自我”是自觉意识中的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的总称。意识的本质就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产生一种衡量好坏、取舍的价值标准,使人摆脱原始状态而具有人类的尊严。就实践而言,意识作为人类精神中的光明性的一面,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心理治疗都不可或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意识范围,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荣格认为人类可感知的意识犹如一个岛的可见面,不可知的大部分还在水下,即人的无意识,包含“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个层次。
  个人无意识蕴含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偶然的经验。情结是个人无意识的核心概念,表现为一种自主结构,有如总体人格之中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带有明显的情感基色。同时,它又具有极为强大的内驱力,一旦条件成熟,则以足够大的能量冲击自我,成为主宰人格的主导力量。情结更积极的意义还在于,任何痛苦的情感体验、精神创伤以及其他导致情结产生的个人生活经历,都可以被当作有利条件来拓展个人见识,使人更清醒,人格更充实。
  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原型的研究来揭示。原型(也称原始意象)作为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荣格认为原始意象多种多样,可以分别代表不同的人格系统。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荣格分析心态和精神的一对概念。每个人的天性都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这源于千百年来男人和女人共同的生活和交往。阿尼玛指男性精神中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指女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这两种异性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要想使人格和谐平衡,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人格面具和阴影是荣格分析人格外在表现与内在根据的一对概念。人格面具是个人在公众场合为求得社会悦纳而展现出的人格方面,其积极的作用成为社会和团体生活的基础。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将会导致牺牲人格结构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阴影是人的心灵中最隐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包含了在社会生活中无法表现出的人的基本动物性,既是多种不道德、卑劣欲望和活动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发源地。荣格认为“阴影并不会由于社会的压抑而消失,反而当这种压抑过于严厉时它会以灾难性的形式爆发,最佳的处理方式应是疏导而非压抑本能释放出能量,使自我意识与阴影和谐紧密地配合工作,将个体投入到更富于创造性的活动中去”。
  自性是原型以及整个心灵的核心。它是秩序、组织和统一的原型。自性把原型以及原型在意识中的显现都集合在自己的周围。其作用是赋予生活以意义,为人格确定方向,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趋于整合、统一。可以说,与自我相对立的自性概念集中地体现了荣格对人类精神人格所持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超越性的观念。
  在荣格人格结构论中,以上各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并在心态和功能方面可以弥补各个结构的不足。
  
  (二)人格的动力与发展
  人格建构需要一定的心理能量来发挥作用。荣格从心理能量的来源性质、分配、运行机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动力观。
  “力比多”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能量,定义为“问题产生时就被集中运用到这些问题上的普遍的生物的生命能量”。其本质是一种欲望,既表现为性欲、食欲,也表现为情绪的欲望;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是一种能用于延续个人心理生长的创造性生命力。可以看出,荣格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力比多”这个概念。
  “心理值”是作为衡量心理能量分配尺度的概念。当某一要素获得很高的心理值时,意味着这一心理要素获得较大的发展。随着时间情境的变化,心理能量之间的比例会发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它们遵循“等值原则”和“均衡原则”。能量不等的两种心理结构一经在能量上达到平衡,就可能导致两种心理结构持久、强烈的结合。
  荣格还以“前行”、“退行”表述了人格发展的动力机制。“前行”就是心理功能的发展,是指能够使一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到发展的那些日常经验。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天潜能的不平衡,某些功能可能特别发达,在整体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然而,这一功能的过分发展可能会导致其它功能的停滞,使这一功能占优势的人不适应日益丰富的环境。这就需要一种相反的功能来与之相配合,共同完成心理任务。如果这两种功能达不到和谐统一,前进就会停止,从而出现“退行”,即把心理能量从过分发达的心理功能中撤回,转而分配给其它功能,使之得到发展。这样,人格才能适应环境。
  荣格把生命周期分为两大阶段,包含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年龄段。生命的前半段,主要是形成人格面具和发展自我的阶段。在此阶段,值得关注的是,童年时代的梦想和意愿牢固地植根于内心世界,常常会阻碍人格的发展;在生命的后半段,由于从前过多地倾向于处理外界事物,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发展,这时就应用调整心理值从外部转向内部,以期达到内心平衡。
  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实现自性化过程意味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和谐,意味着知识、技能、智慧、德性的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和谐,意味着情结等次级人格与主人格之间的和谐。因此,精神人格的统一和谐,心灵各组成部分的圆融整合,是生命的自然倾向,是个体完善的真正目标。自性化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人”。
  荣格依据意识的两种心态、四种功能的不同组合,提出了其独特的人格类型说。其中揭示的内倾、外倾这一人格维度为后来多数心理学家所公认,现已成为现代心理学中划分人格维度最基本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荣格人格理论的德育启示
  
  一切道德学说中关于“人应该怎样”的命题都必须以某些关于“人是怎样”的命题作为基本前提。以我个人的阐释立场,荣格人格理论的精髓在于他对人类精神现象的深度挖掘和高度尊重,以及其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对于一贯崇尚道德理性的学校德育而言,荣格的人格理论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一)德育目标多维审视:聚焦“完整人”的发展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规范和制约着德育的内容、过程、途径和方法。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德育成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生产性、工具性行为,其个体享用功能等多视野的观照被遮蔽。基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德育目标应坚持多维的统一:
  1.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完整性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德育作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道德知识作为一种价值之知,我们在接纳它时要有情感认同,要充分重视个人无意识中具有情感基色的“情结”积极作用的发挥,使其不仅成为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而且成为人们整体道德形成的动力因素。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