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和孩子讲过去的事情
作者:陈丽华
小人书和黑白电视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拥有数不尽的花花绿绿的课外书和报刊杂志。我们小时侯也有《安徒生童话》,也有《爱丽丝漫游奇境》和《少年文艺》,但装帧远没有现在精美,数量也不多。看得最多的应该是配以黑白图片、简单文字的小人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64k的,很小,但在小小的手心里也不觉得小。一本小人书总要被翻看无数遍。
电视也是黑白的,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许多孩子就飞跑到有电视机的人家,看《射雕英雄传》,看《上海滩》。如果是夏天的夜晚,高高瘦瘦的桃花牌电扇无论怎么摇头,都无法驱散屋内的闷热时,主人就会把电视搬到屋外。这时,闪烁的14寸屏幕在黑色的苍穹里显得特别小,却魅力无穷,吸引了男女老少。
当家家户户的屋外都竖起了高高的天线时,自己家里也有了一台,但频道很有限,只有8频道、3频道和5频道,晴朗的天气,兴许还有20频道,却要不断摆弄电视机上的室内天线才能看清楚。
而今的电视节目精彩纷呈,频道多得来不及更换,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光盘、网络世界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所以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会珍惜富足优越的生活,懂得从书本、电视、网络中汲取更多知识,而不是沉溺其中。
几分钱的棒冰·不花钱的糖
我们小时侯也有奶油雪糕和赤豆棒冰,但家里没有冰箱,街上也没有冷饮批发部,只能盼着卖棒冰的人,在烈日炎炎下,在知了声声里,用木块敲击着自行车后座上的棒冰箱,一路吆喝着走来。于是,欢呼雀跃的我们在家的角角落落里寻找着硬币。最便宜的冰棒只有几分钱,最贵的也不过两毛钱。所以,亲爱的孩子们,别对路边的一毛钱,甚至一块钱不屑一顾,要勤俭节约。
我们小时候还有一种不用钱买的糖,只要找些废弃的油纸袋、踩扁的旧盒子和卖糖的人换就行了。味道黏黏的,甜甜的,有点像现在的麦芽糖。虽然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连个简易的包装袋也没有,但我们那时真的很爱吃。为了能享受这美味,平时连穿破的凉鞋、用完的牙膏盒子也舍不得丢。一有机会,便“变废为宝”。常常还会央求卖糖的人多敲一块下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块,也快乐无比……
桑葚是酸的
那时,我们也养蚕,但桑叶不是买的,是自己采的。那时,桑树很多,房前屋后,小河边,随处可见。夏天的午后,我们总是不睡觉,去采桑叶,也曾经从树上摔下来,也曾被树枝划伤过。最开心的是树上的桑葚熟了,一个个紫盈盈的,漂亮极了!味道是酸酸的,却很诱人。于是,手上、嘴上、衣服上都染上了紫色,虽然回家逃不过母亲的责骂,但心里是快乐与满足的。是的,树木不仅能保持水土、抵挡风沙、清新空气、美化环境,还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炊烟袅袅
那时,没有那么多林立的高楼,自家有自家的房子,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有一个烟囱,吃饭的当儿,烟囱里就会升腾起袅袅的炊烟。那时,没有电饭锅,煤气灶也很罕见,更没有微波炉。总是妈妈在灶上忙活着,姐妹俩在灶膛口凑柴火。夏天的话,会热得受不了,凑完柴忙拉上灶膛口的铁皮,挡住里面热辣辣的火焰。冬天的话,跳动的火苗映红了冻僵的小脸,温暖了冰冷的小手。偶尔也会往火热的灶膛里扔些马铃薯和玉米棒子。当满屋子油烟的时候,马铃薯和玉米的香味也弥漫开来。于是,当天的晚饭,烤马铃薯就能吃个饱,玉米棒子即使被烤成了“黑炭”,也一粒一粒剥下来,吃得津津有味,最后,手和嘴都变黑了……其实,家务活并不仅仅只是苦和累的代名词,只要你动手干了,一定能体验到其中的欢乐。
要讲的很多,还有那雨天里颤巍巍的小木桥,夏夜里渗着露水的方桌上那一片灿烂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