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用文化浸润心灵

作者:郑 聪 李镇西




  李:在最近的学校艺术表演中,你们班的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个舞蹈节目,虽然表演的只是几个同学,但我还是感到了你们班风的纯正与和谐。去年到你班参加班会课,孩子们朗诵诗歌时,教室里的书香气扑面而来。平时我经过你们教室,总感到班里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这应该就是你们的“班级文化”吧!
  郑: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认为,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从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展开。
  李:具体说说?
  郑:营造班级文化,精神引领是核心。强调文化育人,追求一种思想上的引领、人格上的提升,培养学生坚韧、自信、勤奋、向上、诚实的心理和道德素养。
  李:但这种“引领”与“提升”不应该是说教吧?
  郑:当然不是,而是尽可能通过活动来体现。比如,我曾召开“我们小组能人多”的班会,展示各小组制作的一期专题墙报,使大家体验合作创作的愉快;夸奖对集体献计献策的能人,促进大家为集体贡献才华。
  李:这样的活动,已经把教师的引导蕴含其中了,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奉献的快乐和欣赏别人的快乐。这就是一种“班级文化”。当然,我认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应该是那些最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
  郑:是的。比如说,我班学生家里普遍都有电脑,我便组织一些电脑水平高的学生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网页,鼓励更多的人在网页制作中学习新知识,并建立了班级网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有,去年的超级女声比赛对学生影响特别大,我班就举行了模仿秀,引导学生意识到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些活动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李:班级活动要达到理想的文化熏陶效果,还要注意整体性设计。也就是说,要使班级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教育力量成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实现的整体性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
  郑: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今年三月,围绕“感恩”的主题,我组织了系列活动。3月8日早晨,学生将自制的小花和祝福送给全校女教师,下午邀请所有学生的妈妈参加《感恩的心》主题班会,3月17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同一主题的系列班级活动有效地联系了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和谐的班级文化。
  李:班级文化除了体现在班级活动中,还体现在班级舆论中。
  郑: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用言行来鼓励正确的舆论,并通过各种方式,譬如主题班会、黑板报、学生交流来消除错误的思想倾向。久而久之,在班级中就可以形成一种健康、良好的风貌。曾经有一段时间,班里有些学生会在老师没来的时候早早到学校抄作业。为了刹住这种风气,我来了个突然袭击,先是批评,然后交流,这样比单纯的批评好多了。慢慢的,抄作业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我想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情,抄作业的现象,在每个班级都是不可能杜绝的,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抄作业是不对的。
  李:抄作业,这是一种风气,而“风气”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杜绝抄作业,就是弘扬一种诚信的文化。另外,班级文化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郑:良好的人际关系反映出一种健康的班级文化。记得在我带班之初,我曾对学生讲,我现在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从小长大的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这个家,我也希望你们把班级作为你们的第二个家。我想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有一个温馨的环境,有一种家庭般友好的人际关系。
  李: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曾经形象地说过一个观点,人的力气不如牛大,行走又不如马快,但人能驾驭并役使牛马,就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使人类战胜自然而且能战胜自我。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除了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也就这样渐渐形成了。
  郑:另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还包括培养浓郁的学习风气。
  李:郑老师,上面我们谈的都是班级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你在制度层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郑: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干部制度和班级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通过班级全体成员的民主讨论表决而产生,并监督实施。
  李:班级规章制度是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行为准则,但在操作中,这些规章制度往往通过班干部执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制度建设的关键。
  郑:的确如此。班委人选的产生,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班主任指定制、民主选举制和轮流执政制。起始年级的新班级,同学间互不了解,可先由班主任指定几个学生临时承担班委会的工作。待到同学之间有所了解后,再通过民主方式,产生正式的班干部,组成正式班委会。为使更多的学生为班集体服务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也可以实行“轮流执政制”,如“值周班长制”。
  李:其实,使用班干部不仅仅是“用人”,这一过程也是“育人”,就是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它包括交给任务、教给方法、积极扶植。首先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使其纠正消极情绪,增强服务意识;其次,放手让班委会成员各自独立组织、设计和主持全班的集体活动,使其在活动中显露才华,培养热情,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再次,要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创造条件,组织班干部到社会中去实践,经风雨、见世面,接受锻炼;此外,要积极帮助班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指导他们学会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会他们既要善于工作,又要善于学习。
  郑:在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李:我在想,无论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应该遵守一些常规的要求,这些常规要求是班级文化的具体体现。
  郑:这是当然的啦。我比较注意“一日常规”,常抓不懈。首先要抓的还是班级的卫生与学生的礼仪等常规工作。我觉得落实好一日常规工作,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密不可分的。要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渗透“班级是我家”的概念。
  李:一日常规中,恐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堂纪律。课上、课间都要抓,都要用语言、行动等来影响、教育学生。
  郑:这是不言而喻的。学风是班级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李:班级文化还包括班级物质层面的建设,这方面你有什么具体的做法?
  郑:我充分利用了几个阵地进行建设。第一个是黑板报,随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有力宣传。其次,利用学习园地,对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及学习状态进行恰当点评,同时也可以张贴每周目标和温馨提示。同时,利用黑板报旁的墙面,张贴学生制作的小报,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知识。并张贴校训及班训、名人名言等。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让学生感受到浓烈学习氛围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学生进行情操的陶冶,讲台旁碧绿的盆栽及教室后书柜上的金鱼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是学生关爱生命的一种表示;醒目的班级公约与垃圾角“NO RUBBISH”的警示时时提醒着什么是学生应该做的。班级的物质环境,是班集体成员的整体形象代言,也诉说着班集体的一份责任、一个目标。
  李: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即教育。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离开了文化,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