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环境与教育

作者:周高辉




  近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名曰《变形计》,主要是挑选一些人物互换生活环境来进行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真实生活。节目组对双方生活进行全程跟拍,拍摄内容经剪辑后以原生态形式播出。
  首期《变形计》的主角是长沙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区少年高占喜。在短短的七天里,魏程去青海省民和县的朵卜村给一个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馍馍,下地干农活;而盲人爸爸的儿子高占喜则来到长沙,在魏程家体验魏程久已厌倦的富足生活。
  在一周的角色互换中,平时看起来冷漠的城市孩子魏程,居然因为学校老师、同学对他尊重的目光而变得开朗、好学,更因为感动于盲人爸爸的淳朴善良而哭泣着跪倒在他的面前。而农村孩子高占喜,最后并没有因城市的繁华、临时家庭的富有而迷失本性,他依然能够看清自己脚下的路,主动提出回到农村,继续做他的农活,吃他的黑馍馍,他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真正过上富有的日子。
  这是一档很有创意的节目,通过奇妙的角色互换,不仅教育了节目的主角,更给了电视机前广大观众以强烈的撞击。
  
  一、环境与人的成长关联很大
  
  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只有七天,但两个孩子都受到了很大的心灵冲击和震撼。
  受冲击最大的是魏程。青藏高原贫困山区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他尝到了什么是艰辛,“爸爸”、“妈妈”和淳朴友善的山村人使他萌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感动。在家时封闭自己,整天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不愿与人交流的他,到了这个不知电脑为何物的山村,却变得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愿意与大人交流了;在家时处处只想到自己,动辄发脾气的他,现在总觉得自己对不起这儿的“爸爸”、“妈妈”和“弟弟”对他的照顾;在家时厌恶学校,辍学泡网吧的他,现在想学校,说回去后要认真读书;在家时大手大脚每天花100元钱都满不在乎的他,现在就因为花了“瞎爸爸”20元钱而深感不安,为了偿还这笔钱,他主动去建筑工地做了10小时的苦工。这个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前后的反差如此之大,简直让人始料不及。
  高占喜的七天却轻松得多。初到长沙,在富丽豪华的“家里”,在衣着鲜亮的“爸爸”、“妈妈”面前,高占喜局促不安,眼里满是陌生和恐惧。在霓虹闪烁的酒楼吃饭时,这个连小县城也没去过的山村孩子一连掉了三次筷子,这让他战战兢兢,不知所措。不过两天后,占喜就习惯了,他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玩电脑,快活极了。他玩得不亦乐乎,甚至有点迷失自我:在家时常羡慕城里的孩子条件好,有那么多好书读,而此时魏家满满几橱的书,他却翻也没去翻一下;来长沙前想去大书店和毛主席纪念馆看看,而现在玩得门也不愿出,魏爸爸催促他出去走走,他就选择去公园玩;在家一年也没花过20元钱,这时却无师自通,到超市一次买了20元钱的零食(魏妈妈给了他200元零用钱);魏爸爸叫他去印刷厂(魏爸爸办的厂)打打杂,他一会儿就厌倦了,摔下活儿躺到书堆里睡觉。这几天,那个勤劳上进的山村小男孩似乎不见了。
  环境象一把雕刀,雕琢人的身,也雕琢着人的心。看来,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来自于孩子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即周边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校园内、班级内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至关重要。
  
  二、逆境与顺境并非成长的决定因素
  
  如果把魏程富裕舒适的家境比做顺境,把高占喜贫困艰苦的家境比做逆境,那么,魏程由顺境到逆境,高占喜由逆境到顺境,我们可把两个孩子在“互换人生”的七天中的行动和心理轨迹作一对比,就可见二人的变化是不同的。
  
  第一天
  高占喜:兴奋、恐惧、不习惯
  魏程:惊讶、好奇、不习惯
  
  第二天
  高占喜:逐渐适应
  魏程:努力去适应
  
  第三~五天
  高占喜:乐不思蜀、乐而忘返
  魏程: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第六~七天
  高占喜:醒悟、憧憬
  魏程:反思、悔恨
  
  离开
  高占喜:心情轻松
  魏程:心情沉重
  
  这七天,高占喜总体上说是轻松愉快的,舒适的环境,丰富的物质,已使他乐不思蜀了。值得庆幸的是,他在离开的前一天有所醒悟。他说:“长沙这七天象梦一样,但梦总有醒的一天,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高占喜是带着留恋和憧憬的心情离开长沙的。
  这七天,魏程仿佛受了一次由外到内的洗礼,男孩子的自尊和好强的个性促使他努力去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帮“家里”挑水、喂猪、割麦子,默默忍受着筋骨之劳。更重要的是,有两件事震撼了他的灵魂。一是他想去看黄河,没路费,瞎“爸爸”摸索着把积蓄了几年,一直没舍得用的20元钱——一叠皱巴巴的毛票抖抖地放到他手里;一是他离开高家的前一天,瞎“爸爸”想让他洗一次澡(因缺水,当地人大多一年洗一次澡),干干净净回家,摸索着去挑水而摔倒在路上。他哭了,从来不知感恩为何物的冷酷少年被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打动了。
  魏程是带着歉疚和悔恨的沉重心情与高家人分别的,他说回去后要珍惜生活,戒掉网瘾,好好读书。
  看来,人人都有惰性,都有好逸恶劳的一面,而太优裕的环境正好是滋生惰性的摇篮,是助长平庸的温床;孩子在“忧患”中方能茁壮成长。因此,从长远计议,给孩子在生活中留一点“挫折”,才是明智的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对教育的误导,过分的呵护与宠爱是对孩子的慢性“谋杀”。
  
  三、触动灵魂的教育才是长效的
  
  在这之前,魏程参加过一次某机构组织的青少年长途拉练活动。孩子们要集体行军,集体食宿,时间一个月。父母希望通过拉练活动磨砺一下自私、冷漠、懒惰、任性的儿子,改掉他的不良习气,戒掉网瘾。拉练结束后,魏程确实变得不睡懒觉了,比以前听话了,也能帮家里做些事了。可惜他没坚持多久,以前的那些老毛病又死灰复燃了。
  看来,一个月拉练的效果是短暂的,那么,这七天的“互换人生”又有多大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也许会使魏程就此改变人生。
  拉练所受的是外部刺激,是强制的,不过是富家孩子们的一种竞赛游戏,要强的魏程当然也会受到感染,但一切都是表面的、浅层次的。而“互换人生”这七天对魏程来说则带来灵魂的震撼,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压抑很久的纯真。如果不是这次“互换人生”,这个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会偷偷地流泪,还心生出对高家的感激和对父母的愧疚;这个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不会为了一个心愿而去打工,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推车、搬石块,拼命干了10个小时;这个从不为情所动、桀骜不驯的孩子在离开山村时,竟然长跪在“瞎爸爸”面前。毋庸置疑,“互换人生”这七天的经历会给魏程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其实,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可走,更不可能一劳永逸。究竟怎样的教育才能有效,怎样的教育才能长效,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能由表及里、触动孩子情感、撞击孩子灵魂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那些表面上的、形式化的活动,不管搞得多隆重,都是肤浅的游戏,是短效、无效甚至是负效教育。德育活动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且有针对性,无论形式和内容都不能简单地随大流,把德育形式化。也就是说,德育教育要懂得短效与长效的关系,处理好了二者的关系,学校德育才能有效且长效。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