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一句调侃的话
作者:王安顺
于是,作业中的雷同答案风行开来,就连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未能免俗,只不过他们对答案作了“艺术”处理。我猜想,我的那份《<同步导学>答案》已经“子孙满堂”了。
侦察工作开始了……
一个个叫来,一个个退去,大家都矢口否认。再审,配之以“威逼利诱”,只有个别意志薄弱者承认参考了别人的答案,却绝不承认自己手中有答案,也不知道谁手中有。当我对几个最大的“嫌疑犯”强化“审讯”力度时,他们一脸的无辜和急得要哭的情状让我不敢再查下去。我害怕造成冤假错案,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只好将侦察工作转移到“地下”。因为我的调查,抄袭之风大减,但一直没有绝迹,怎么查都叫人沮丧……
这成了一个悬案,我“黔驴技穷”了,只能在教室里拍桌子说狠话……
又一日清晨,我去十班辅导早读,见十班的李明同学因欺负女同学被班主任叫到门口谈话。我就用调侃的口吻说:“李明,你这么好的同学怎么也去打人呢?”他怪怪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接受班主任的批评,看情形认错态度较好。
过了十几分钟,我从十班走进九班指导学生朗读,一个“尾巴”跟了进来,是李明。我很诧异,心里责怪他太唐突,怎么随便跑进别的班呢?我正要询问,他竟然抓住我的衣袖,一边向外拖,一边说:“你来哟!你来哟!”他竟然省去“老师”的称谓,直呼“你”,好像我们亲密到已经不需要称呼的地步了,真是怪哉!我满腹狐疑跟他走出教室,来到楼梯口。
他神秘地对我说:“我告诉你一句话,但你不能说是我说的,好吗?”
“好!”
“你知道吗,你的《<同步导学>答案》是张小君(化名)拿的,你一定不能说是我说的!”我爽快地答应了他,并表扬他一身正气,他笑眯眯地走了。
悬案意外告破,我真的从张小君那儿抠出一本《答案》,紧接着又揪出几名“从犯”。
可是我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更加沉重。原来早已有同学知道案子的“元凶”,看老师为了查案这么忙活,可就没人肯说,是学生们没有正义感吗?那为什么我的一句瞎表扬就能破获一个悬案?冥思苦想,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知道表扬的美妙作用,可就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我们的“表扬”,因为逞一时之气而吝啬我们的“表扬”,因为急功近利而挤掉我们的“表扬”。就说李明吧,因为他的平凡和后进,我就没有正儿八经地表扬过他,而那天调侃式的“表扬”却被他当成一个神圣的封赏,竟用“涌泉”来报答我的“滴水之恩”,真令我汗颜。如果平时多一些恰当的发自肺腑的表扬,那情况会如何呢?
为什么我们的呕心沥血却换不来学生的谢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呢?这难道跟我们的吝于表扬没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