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处处无招胜有招

作者:蔡呈腾




  《班主任兵法》火了,火就火在它迎合了一些班主任“急功近利”管理班级的思想。
  我们知道,在一个班集体中,几十位有独立思想、有一定抱负的青少年学生在一起,彼此之间肯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这正是教育事件。教育事件的性质不是敌对而具破坏性的,也谈不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而是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张扬与渲泄。这种教育事件不但“表白”了学生自己的生存状态、思想发展的进程,也让学生暴露了自己的优缺点,这正是教育的最好时机。
  如果把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敌对面去看待,那我们的教育太“鼠目寸光”了。这必然引发我们对待教育的功利性思想,而无法顾及学生真正的素养提高。这就像《班主任兵法》“实践篇”的例子一样,虽然我们可以以成人的思维高度去应对思维发展还不很成熟的学生,但这种出发点的“敌意”昭然若揭。况且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运用“兵法”,采取“敌我对峙”态势,是否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公允性?
  兵家“兵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如此,班主任的工作不需要招数,只需要守住自己的责任心,“无招”而为。
  班主任工作的“无招”不是不管理,不是“无作为”,而是抱定关爱学生、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的态度,来面对班级中发生的一切事件。这一切都不需要“技巧”,不需要“策略”,关爱学生就是最大的策略。
  今天某某学生犯了一次错误,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兵法”去对付他,不管是“强大的心理攻势”还是“釜底抽薪式的全势压境”,也许都能够镇住学生,甚至使学生“乖乖就犯”,可班主任获得这样的胜利就是教育的成功吗?也许学生理解了“面对强势时的弱势要屈服”的道理,体验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然而正是这些“道理”与“真理”让学生产生了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思想。
  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的“招式”败在还未真正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认识到“真诚的良苦用心”。如果班主任能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会教育的用心、学校的用心、家长的用心、老师的用心、同学的用心,那顽石也会哭泣、铁树也会开花。
  班主任的“无招”建立在真诚而平等的基础上。如果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自认为如来佛,让那些像孙猴子一样的学生任有十八般武艺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这种居高临下式的管理的确是需要“兵法”的。但如果班主任与学生是朋友、是导师,师生交往是两颗平等的心灵在倾诉与互动,那么这不是招式的“招”,就会被学生理解为一种对自己的关爱,一种无私的奉献。
  在物质功利性主义急骤膨胀的今天,在学校教育中,师生间也充满着理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班主任要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就需要从世俗的物质利益圈套中走出来,一尘不染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中。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