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寓“有意”于“无意”之中
作者:陈维铭
学生们沉思了一会儿,开始小声议论。我抓住时机和学生对话,一同解读“人”字,感悟“人”的内涵。
学生A说,“人”是由两撇构成的,一撇代表自己,一撇代表他人、集体,人与人要相互协作,这样人字才写得好。我说,是的,和谐的两撇构成“人”字时,“人”字才写得漂亮。人与人和谐相处,大家与班集体在奋斗中一同前行,我们的高中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班集体才会让大家终身难忘。
学生B说,“人”字的两撇是有长有短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互相之间应该取长补短。我说,对啊,每个人都应不断发展自己的长处,张扬个性,在学习生活中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学生C说,写“人”字时有点前倾才好看,这说明每一个人应该不断向前发展。我说:是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人也不例外,大家应该抓住现在最佳的学习时机,使自己的不断发展。
学生D说,“人”字分为两半,上半部分代表人的头脑,下半部分代表人的躯体。上下比例要协调,不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说,有道理,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人生道路才能走好。
……
由“人”字引发的班会课在师生的对话中结束了,我惊叹于学生对“人”字的发散理解,也为自己的教育准备得到自然顺畅的表达而感到愉快。后来一段时间我发现班级的自修课纪律和学习气氛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转变。那么,从这堂班会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体验活动中促使学生道德内化
学生是学科知识学习的主体,更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所以我们所进行的任何德育活动都不能脱离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原有道德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新的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新的道德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进行的德育内容只有建立在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之上,才能激发起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性。学生内在道德认知出现了冲突,才能激发学生新的道德认知的发生。
本堂班会课我一开始向学生出示的生活中的“四种人”,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并且可能在心中已作过不同的评价,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体验,体验自己属于哪一类人,自己应该努力成为哪一类人,自然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倾向。接着师生共同解读“人”字,发掘其中做人的道理,这一设计激起了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兴趣和积极性,自觉地将大家对“人”字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师生的对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生认识到“人”字结构虽然简单,但写好“人”字却不易,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班集体中“没有不行的人”,而绝不能做“没你更好的人”。在认知体验中,实现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与发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循循引导启迪学生道德内化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这次班会内容,是我思考良久的课题,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和集体利益至上的观念,但我并没用简单的道德对学生进行说教。对于现在的高中生,简单的道德说教往往只带来表面效果,深入不到学生内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认识,甚至只能消除教师一时的火气。我采用的策略是借助班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解读“人”字,共同感悟其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道德观念在碰撞中相互启迪,没有任何预设痕迹,而是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中逐步推进,在推进中进一步解读,在解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将大家对做“人”的共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教育的主导作用发生在深思熟虑后睿智的引导之中。
三、创设形式多样的班会,在对话中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班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更是教师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主阵地。一堂班会课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会课的形式很重要。一成不变的班会形式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班会课的形式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坚持新颖性、创新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同时班会课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营造切合主题的影音环境,渲染活动气氛,这将大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本堂班会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一个如此简单的“人”字包含了那么多做人的道理,课后大家还意犹未尽。富有创新意识、形式多样的班会课为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人格碰撞创建了恰当的情景氛围,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能自然热烈有效地进行,在对话中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