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当孩子说“为老师学习”时

作者:马红波




  单元测试前夕,一节复习课后,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找我,兴高采烈地对我说:“马老师,这次考试我能给你考90分,你信吗?”没等我回答,只听我的同事厉声对他说:“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给老师学,怎么说是给老师考90分?”那学生沉默了,低头走出了办公室。同事的教导和学生骤变的情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面对孩子的这句话,我们有没有更加和谐有效的应答?
  我的学生时代,就是伴着父母和老师的这句话走过来的。直到长大成人参加工作我才真正明白学习是在给自己和祖国的将来做铺垫。可现在的问题是:以初中学生的认识状态和心理状态,他们能够完全理解认同这句话吗?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下面是我对抽取的30名学生做的调查表。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孩子的动机很单纯浅显,学习是自己的职责的意识较淡薄。
  从认识论上讲,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非常重视周围环境中的成员对自己的关注,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从人的心理发展角度讲,初中年龄阶段的孩子,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其学习的主要动机。这也就说明了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能深刻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职责”,因为其为远景性动机,离孩子们的生活太遥远了。现在城市中大部分家庭环境良好,孩子们从小吃饱穿暖,有人疼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会不到未来生活和家园对他学习的要求。他所能关注的只能是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以及近期内精神和物质利益对他的奖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一直试图把这种动机提升到一个高度——一个孩子们不能完全理解的高度——学习是自己的职责。当很多孩子听到长辈说这句话时,不禁反问:我为什么要为自己学呀,我又不缺什么。要是真为自己学,那么枯燥的知识,我早不学了。看来,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目光短浅”。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呢?
  我想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来帮助他们促进学习——就让学生为我们学习吧!这样,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载体。由此,做老师的也会更加自豪,因为学生爱我们,他们正在为了得到我们的关注、喜爱和信任而学习。谈到这里,您也许已经想到了我是如何应对“学生为老师学习”这句话的了。下面这段对话,供您参考:
  教师:你曾对我说过,这次考试要给老师考90分,是吗?为什么那么有信心?
  学生:因为那节课我注意力特别集中,把原来不明白的知识全听懂了。
  教师:看来认真听课就能听懂,以后的课也要认真听呀!不过要得好成绩,课下还得全面认真地复习才行呀!
  学生: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复习的。
  教师:好好努力,一定要给老师考个90分呀!
  学生:……嗯,老师我要是真考了90分以上,你给我什么奖励呀?
  教师:我会亲自给你父母打电话,把你取得的进步告诉他们,让他们也为你高兴。
  学生:太好了,在学习上我从没给过父母惊喜。这下我可以在他们眼里脱胎换骨了。
  一周后,成绩出来了。这个学生真的考了92分,并且因这次考试找到了学习物理的方法和乐趣,此后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这个成功的案例给我的启发很大。它使我看到了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另外一些动力。它可以是:使父母更高兴;在同学中间更加自信;为了让老师更加喜欢。这些理由足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如何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师应努力创设该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多联系实际生活和科技前沿,多搞些科学小制作。
  2.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魅力去感染学生,多关心学生,使学生喜欢我们信任我们,愿意在本学科上下功夫。一次测验后,一名学生在作业本上写道:对不起,老师。这次考试我没考好。请您不要对我失去信心,我会努力学习的,下次一定考好。
  3.当学生表示要为教师学习时,高兴地表示愿意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学生为我们学习的愿望,并给予鼓励和提出适当的要求,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劲头去实现他的目标。在课上与课下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接近目标,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使学生由一次的进步转化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4.努力营造班级内竞争的氛围。例如可采取对手竞争的方式,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对手,在单元测验中一决胜负。测验后可再依成绩高低选择对手,在下一单元中一决胜负。此种形式可激发学生、迫使学生努力学习。获得胜利的学生将在同学面前更加有自信心。当然教师在当中一定要强调公平竞争乐观竞争,使学生懂得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吸取经验。
  5.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家校配合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感到为了让父母更欣慰更自豪,他们愿意努力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都曾被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困扰过。一路走来我们才发现孩子们学习的动机原来如此简单。他们的心灵那么需要家长、老师、同学的肯定与认同,就犹如花瓣需要雨露滋润,禾苗需要阳光。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合乎道理。还吝惜什么呢,认同孩子们为我们学习吧!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直到他们自己意识到:原来学习真是为自己、社会而学,是学习使他们拥有的生活更加美好!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