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离高考仅有×天!”到底伤害了谁
作者:姜德泉
一、使学生产生高原心理而成绩下降
实行高考倒计时后,在父母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和无尽的唠叨中,考生心理上将因缺少自由、信任、尊重而产生窒息感,思想上则完全失去了奔放和单纯,导致心理内压增大而产生高原心理。并因而出现躁动、厌烦、不安和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思维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出现躯体化现象
心理学家克鲁克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心理负担较大时,学习会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即重复的频率愈益增多,保持的效率愈益递减。高考倒计时使学生因时间日益迫近而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焦虑不安心理,使得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出现“躯体化现象”(即高度紧张、高度心理压力表现为身体上出现一些问题)。某重点中学有些考生,实行高考倒计时后,考试前出现心跳加快、腹泻、腰酸背痛、食欲减低、难以入眠等现象,严重时还出现上考场后眼睛看不见字的情况。他们说:“越接近考试就越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而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苦闷、烦恼、气愤,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三、增加学生的情感负担而强化了惜别意识
只有少数“尖子生”能真正按“倒计时”争分夺秒,大多数学生则会因高考时间的迫近而分心。那种升学无望的心理,会促使他们愈加珍惜即将离去的同学情谊。于是他们背着老师搞一些惜别仪式,如频繁的生日聚会、轮流坐庄的请来送往,合影、赠物、赠言等在班级里风起云涌。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平时受到控制的对异性的注意、向往、冲动等情感,此时会呈显性而出现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进而发展为“早恋”。结果是严重分散了精力,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滋生学生的失败情绪而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詹姆斯·鲁宾逊说:“人都有逆反心理,如果对他的欲望禁止得越严厉,他实现其欲望的信念就越强。”“倒计时”本是想提醒学生增强时间观念、努力进取,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近乎苛刻的时间约束,当学生做出相应努力而无明显进步时,就容易产生失败情绪,走上另一极端,以否定、挑剔、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和老师的要求,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求得心理平衡。我观察到,随着高考倒计时牌的出现,班级被损坏的公物和墙上的脚印增多,顶撞老师、冲撞家长、同学间为了一点小事而恶语相向甚至打架斗殴等问题显著增多,事情发生后连当事人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五、使学生因患得患失而出现华伦达心态
1978年,世界著名的走钢索艺人华伦达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得知后,悲痛地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之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他把很多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而不是用在走钢索上,结果反而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表演,他只是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根本不去关注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叫做“华伦达心态”。
高考倒计时牌上迫近的高考时间在时刻警醒着学生要认真学习,再加上老师的严厉管教和巨大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思想负担过重,使学生显得谨小慎微、追求十全十美而患得患失,而当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临时性的情绪失调,久而久之形成华伦达心态。有学生对我讲:“李老师,都快高考了,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考不好暑假怎么去见我奶奶?明知道这种想法影响上课,却总是摆脱不了,心里挺痛苦的。”面对日益临近、决定自己未来的高考,很多学生会出现华伦达心态。
六、使学生因疲于应付而出现心理疲劳
两点一线、课业繁多、起早贪黑,这些仅仅是学生躯体上的累。更为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累:眼睛每时每刻看到的都是“离高考仅有X天”,随之联想到升学的巨大压力、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老师的严厉要求、家长的过高期望等,学生始终无法摆脱这些精神负担,便会产生自卑感、挫折感、无助感,进而莫名其妙地觉得疲劳乏力,无精打采。这种由心理原因而非躯体原因引起的懒散无力、萎靡不振,心理学上称为心理疲劳。处于心理疲劳的学生,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会降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消极的心态,轻者感到无聊厌烦,重者则悲观厌世。
事实上,只要我们按规律指导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淡化“一考定终身”的功利观念,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信念,就能有效提高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