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关注生命 解放儿童

作者:王全兴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我们今天关注儿童,关注生命,不再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和美好追求,而是解救儿童的当务之急。因为今天的儿童,他们的生命正在受着成人主宰的教育的煎熬和折磨。
  在此先摘录两段分别描述中外课堂场景的文字,看看我们的课堂是否解放了儿童。
  中国的课堂少不了纪律,有学者一度认为,纪律是课堂的法宝。那么,我们的课堂有哪些纪律,这些纪律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呢?
  什么是课堂纪律呢?上课时专心听讲,具体表现是:双手放在背后,身体坐端正,除了老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拿书、写字外,其余动作都是多余的。别人讲话不能插嘴,不举手不能发言,举手时一律把肘关节搁在桌子上,不能举得太高……
  对于这种行为规范,刚刚七岁的皮皮是怎么反应的呢?如我们所料,他几乎每天都违反纪律,常常被班主任老师点名站起。
  一天晚上,皮皮给我们看了他在课堂上被蚊子叮的几个包。他说他当时不敢挠,更不敢打蚊子,难受死了。他说,要是挠的话,老师会骂他的。我们说,老师不会不让你挠痒,如果老师发现了你在动,批评你了,那么,你可以跟老师解释,老师会理解你的。他说,老师没有让我发言,我不能说话。
  “那么,你可以举手呀。”我说。
  “不提问,是不能举手的,就算是提问时举手,老师也不一定理睬我。”
  “以后可以拿着清凉油,需要时候,抹一下。”我给他建议。
  “那更不可以了,这是小动作。上课时手必须平放在桌上,是不能随便离开桌面的。”他慌忙解释说。
  对于皮皮所说的,我们多少有点不信。第二天,我们去问老师。老师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们趁机建议说,像蚊子叮了这些事情,是否可以不受这些纪律约束特事特办,老师果断地回绝了我,理由是这样的话学生会借口蚊子叮了而乘机乱动。
  日本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中国一样重视集体教育,但他们的课堂上却没有我们那样的纪律。以下是一个留日中国学者的感受:
  当我第一次进入他们的那种气氛自由的课堂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的课堂在中国绝对是一个没有纪律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两手自由摆放,两脚随便活动,而且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与同学讨论,没有喧闹声,但是他们有激烈的讨论声,有时还伴有表达喜悦、遗憾或沮丧的动作与声音。偶尔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跳跃几下,教师并不批评他。当某个学生的发言被讨论声淹没的时候,教师只是轻声地提醒其他学生尊重别人的发言,或在课后了解情况。
  很显然,我们的课堂纪律是严格的,日本的课堂纪律是松散的。但从这种“松散的课堂”中走出的学生,离开了课堂,走在校园内,走在大街上,没有“解放”之后的狂乱,依然如同在课堂中那么自然。在公汽站台上,他们自觉地排队上车,而不是如同拼命三郎般往里挤。但这后一种情况,恰恰在我们这样依靠严明纪律培养的学生身上出现了,这似乎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其实,事情也并不奇怪,这就像弹簧,压得越低,释放后蹦得就越高。
  陶行知针对教育对儿童的压制,提出了“敲碎儿童地狱”的“六大解放”,它们是:第一,解放小孩子的眼睛,打碎他戴的有色眼镜,教他们看事实。第二,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传统的教育就像裹脚布,限制脚的自然生长,因此,必须“奉头脑做司令”,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使他们动手探索,“在做中学”。第四,解放小孩子的嘴,使他们敢问、敢言说自我。第五,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就像要把鸟放归大自然一样,要把儿童从书本、课堂和学校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回归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第六,解放小孩子的时间,把“赶考”的时间赶跑,使他们有空去思考,去观察自然和社会,还有空玩耍,体验人生的乐趣。
  解放儿童,首先要把儿童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其次,要把儿童从拘谨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当然,解放课堂,并不是否定纪律,不要约束。没有无限度的自由。纪律是为儿童的发展服务的,我们反对的是无视儿童、压抑儿童成长的纪律。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孩子把服从必要的约束与自由发挥结合起来,教育要让儿童习惯一种对他自由的约束,同时又指导他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自由。做不到这点,教育便成为一种机械的教育,并且当孩子结束自己学校的教育时,他不可能恰当地使用自己的自由。完全满足孩子意愿的教育是糟糕的教育,完全与孩子意愿和希望背道而驰的教育同样是糟糕的教育。第三,解放儿童,还要让儿童从成人的“阴影”中走出来,把儿童当作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卢梭就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怀着“为了你好”的殷殷关切,给儿童套上了层层枷锁。在升学考试的竞争中,儿童是在以牺牲今天的幸福,来换取明日的幸福。让儿童从成人的阴影下走出来,从成人的霸权、控制中解放出来,回归儿童自身的精神世界,实乃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