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
作者:肖宗建
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
3 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尤其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如升旗仪式、节日庆典、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
过去,我们在教育中一直比较侧重于显性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教育,而且容易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但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说教育的有效性不理想,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单纯的显性教育显然难以完成道德教育任务,因此,充分利用“隐性课程”更具有紧迫性。
其中,校园文化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4 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应该说在教材中全方位地凸现了公民意识。例如在政治史中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等章节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无疑有利于塑造中学生公民意识。
最后,引用英格尔斯的《走向现代化》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他写道;“许多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转变为现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
(栏目编辑 张国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