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面对残疾,有比同情更重要的

作者:安拥军




  新学期,班里转来一名新生,叫王良,小时候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我对学生的出勤一向严格要求,所有不参加班级活动的人,必须向班主任请假。王良一入班,体育委员就找到我,问出操时间王良是不是可以留在教室。我问是王良的意思吗,体育委员回答也是自己的意思。
  因残疾而需要照顾的情况,在学校经常会遇到。老师们也往往会在群体活动时给予特殊照顾,避免刺激残疾学生,打击其自尊心。典型的案例很多,比如,苏老师为了照顾一名小脚可怜地悬在凳子边的孩子,请求所有老师不再要求学生起立,而是真诚地向学生们问好,从而避免在起立问题上让学生感到难堪。(“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之《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老师的拳拳爱生之情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但这样做是否就是最恰当的呢?
  面对残疾,采取回避的态度,让其他人迁就,是同情,是人性之花在绽放。这样的做法,会给我们感动。但当学生离开我们的学校,离开我们精心营造的氛围,走向社会,我们还能时刻为他撑起一方蓝天吗?我们能保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小心呵护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吗?他能否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能否在别人漠视,甚至恶意嘲讽的时候,坦然面对,从容走自己的路呢?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李丽的故事给我们另一种启示。李丽从小患小儿麻痹而不得不与轮椅为伴,在校学习期间,李丽的老师总会想出很多让她能够参与的办法。在一次防空演习活动中,老师让李丽扮伤病员参加集体活动,这件事让她至今记忆犹新。正是老师对她的残疾不回避,引导她正视自身的缺陷,力所能及地融入集体,才使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坦然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它需要教给人的,不仅仅只是知识,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养成良好的心态,既不自暴自弃,也不妄自菲薄,积极融入社会,从容前行。
  “我们能保证王良一直生活在我们的照顾中吗?”我问。
  体育委员不知道我问话的目的,迟疑了一下,回答:“当然不能。”
  “那我们能保证社会像班级这样给他一路绿灯吗?”
  “也不能。”
  “学校是锻炼人的地方,不仅锻炼人的身体,还锻炼人的心理。身体素质要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更要培养。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体育委员点点头。
  “你打算怎么要求他呢?”我问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想了想,说:“班级集体活动,他一定要参加,我们给他安排合适的位置,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做不到的,安排他见习。我和同学们说说,多照顾他,让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我还要鼓励他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点头,“大家对他的照顾,要以自然、尊重为前提。我们要让他勇敢地走到人前,不顾忌自己的缺陷。存在缺陷不是他的错,但如果不能正确看待缺陷,那就是他的错了,也是我们的失职。我们这样要求他的原因,可以透露给他,但要注意选择时机。”
  现在,卫生大扫除时,王良承包的是教室暖气片的清洁工作;两操的时候,他都赶到操场去见习;跑操时,他为同学们代管物品;学校组织迎“五一”拔河比赛,他站在班级的前面为参赛同学呐喊助威。
  我越来越感到,面对残疾,有比同情更重要的事要做。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