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以退为进,分两步讲理

作者:袁来娣




  师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碰撞”,有时这种“碰撞”出人意料,令人防不胜防。一旦处理不当,或令师生矛盾激化,或令老师威信降低,极大影响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如果遇到“碰撞”,该如何应对?我个人的体会是“以退为进,分两步讲理”。
  镜头一:某职业学校一女老师正在上课,发现台下一学生正在干“私事”,就走上前问:“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好好听课?”该学生立即答道:“没干什么,我在听课。”女老师继续说:“我明明看见你在做其它事,没有听课。”该生还未作出反应,旁边一学生突然插嘴:“你有什么了不起!”此话声音响亮,对老师大为不敬,全班同学目光齐刷刷地朝向了这边,女老师顿时愣在那儿。
  我们暂不评论女老师此前处理课堂意外事件机智与否,单就学生“你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分析,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方案一:为维护自尊,以“你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为开首语,接着是训斥、向班主任反映、向家长告状……
  此方案是下策,其结果是激化矛盾,于学生于自己都不利。
  方案二:“以退为进,分两步讲理”,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这样从容答道:“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教师,非圣人,非贤人,非名人……那么,请你说说你‘了不起’的地方,好吗?”我想此时愣在那儿的该是那位学生了。当他(她)答不出时,就是一个教育的良机。老师可以继续掷地有声说道:“既然你和我一样,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就应该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你们说是不是?”
  此方案是上策,既维护了老师的尊严,又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婉转批评了学生不礼貌的行为,其结果是赢得学生的尊重。
  “以退为进,分两步讲理”的对话方式实质是诱导对方由“不讲理”到“讲理”的交往艺术。所谓“分两步”是指:第一步先做到“不驳斥、不压制”;第二步再做到“不屈从、不迁就”。
  
  第一步:不驳斥、不压制
  
  有什么办法能做到“不驳斥、不压制”呢?就是先“接受”下来,即认同、肯定对方的想法。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又给自己说话以铺垫。
  这里有一个古代案例。
  楚襄王批评宋玉说:“宋玉先生,你想必是有什么表现不好的地方,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对你议论纷纷,都说你不好呢?”
  宋玉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他在心里并不接受楚襄王的批评;但是,他却没有把楚襄王“顶回去”,而是对楚襄王的批评表示“完全接受”。宋玉对楚襄王说:“是的,是这样,的确是大家议论纷纷,都说我不好,我也的确应该受罚。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您能不能先让我把话说完,然后再处分我?”
  楚襄王觉得,虽然宋玉平时表现不好,但是我批评他,他还能虚心接受,于是就给宋玉一个说话的机会。
  得到了说话的机会,宋玉就对楚襄王讲了一番“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道理:有人唱歌,当唱到“下里”和“巴人”这一类通俗歌曲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一起唱;而当唱到“阳春”和“白雪”这一类艺术歌曲的时候,就没有几个人能跟得上了……
  听了宋玉的这番话,楚襄王终于想明白:大家对宋玉议论纷纷,并不是因为宋玉有什么问题。宋玉的境界是“阳春白雪”,而那些人的境界只是“下里巴人”,他们怎么不会对宋玉议论纷纷呢?看来,是我错怪了宋玉先生。
  面对楚襄王的批评,宋玉所采取的就是“分两步讲理”的对话艺术。第一步,先把楚襄王的批评接受下来;第二步,再对楚襄王阐明有关“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道理。正因为宋玉能把楚襄王的批评“先接受下来”,所以他才赢得了“再说”的机会。
  老师面对的是不谙世事的学生,他们有时幼稚可笑,有时任性冲动,甚至胡搅蛮缠。对他们的“不讲理”,老师不可能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诱导他们从不讲理到讲理,做到“不驳斥、不压制”是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不屈从、不迁就
  
  这是指在大是大非的原则和立场问题上要做到不让步。那么,怎样做到“不屈从、不迁就”呢?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一是,用与对方的意见相平行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一是,用以请教代替反驳的方式启发对方,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失误。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我常用后一种方式。
  镜头二:某职业学校宿舍楼209室,女班主任正在批评学生私自移动床铺。七八个女孩子高声叫嚷着:“老师,您说过宿舍是家,为什么不能够移动床铺呢?”女班主任也不甘示弱,说道:“我没说过宿舍是‘家’,我是说宿舍象‘家’……”学生们很是不服气。是啊,这样的回答真是勉强。如果“以退为进,分两步讲理”是否会好些呢?“不错,我是说过宿舍是家,可是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与宿舍的‘家’有什么不同吗?”你看,先接受下来,再设以反问,就变被动为主动了,接着再这样说:“你们自己的家纯粹是私人空间,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宿舍这个家既是你的私人空间,又是大家的公共空间,具有双重性。既然是公共空间,就有一个公共秩序维护问题。如果每个学生只承认它的私自性,都想随心所欲,那么就无秩序可言,正常的学习、生活、安全都难以保障。你们说是不是?”听了这番话,我想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了。
  多年前与学生一次斗智斗勇的对话让我记忆犹新。因那位学生课上吃口香糖,我对其进行批评。正当我声情并茂地数落他“少年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时,他突然反问:“老师,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吗?”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我没有被激怒,而是以退为进,冷静地说道:“我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我有畏惧感,畏天畏地,畏神灵,畏父母,畏师长,畏法律……我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我虚心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刚才,如一头发怒小狮子的学生低下了头,接受了我的批评。事后,校园里每每遇到,他总是友好地与我打招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而强硬的态度、严厉的作风、惩罚的手段、压服的方式是造就不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教师需要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讲究交往艺术和谈话艺术,如此,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