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何时能一改高考作文的文风?

作者:王淦生




  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中国找不到第二件事可以取代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即便是四川地震灾区那些幸免于难的孩子,面对亲人伤亡家园摧毁的巨大不幸,在央视举办的赈灾义演晚会上,他们对着主持人的麦克风、对着全国亿万观众和泪喊出的也是“我一定要参加高考”的豪言。“高考”在我们这个有着千年考试文化积淀的国度里,实在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汇。
  如果将每位考生考前所领教的临战指导编成一本《考试大全》,绝对是精彩纷呈有声有色。在这本《考试大全》中,作文指导(战略上的而非战术上的)会成为“压轴”内容。道理很简单:作文的分值最高,作文一着决定满盘输赢。缘乎此,临战前夕几乎每位老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强调又强调的“写作要诀”,很有在此探讨一番的必要。
  这类“写作要诀”尽管版本不一,但核心却是大同小异。归纳一下,无非以下几点:第一,多栽花少栽刺,内容以歌颂为主,切忌揭露讽刺;第二,尽量不涉及政治,少接触敏感话题,观点语言须温柔敦厚,绝对不可偏激;第三,开头中间结尾多处点题,语言宜直露,切忌含蓄,更不要使用曲笔;第四,宁可没有内容,不能没有文采,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诗词曲赋尽可借来点染;第五,格式上多玩花样,前面加个题记,结尾来个后记,中间再来点吸引眼球的小标题巧作点缀……这些告诫有内容上的,有形式上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谈不上多么独到,却绝对是经验教训的结晶。现在我们的语文阅卷已完全采用理科模式,“采点”给分,读了一半仍不见切入主题,这分数大概就已经缩水了一半。古人倡导“文贵含蓄蕴藉”,可阅卷老师一天要批阅几百篇作文看十多万文字,有那耐心去细嚼慢品你的微言大义?所以“含蓄蕴藉”只能与考试作文无缘。记得两年前南京师大附中一位写作高手的高考作文因为语言较为含蓄,60分分值的作文考官只给了25分,一下子就断送了这位女孩美好的升学前程。这样的教训能不记取?如今语言含蓄会被视为表意不清,可语言质朴又会被看作没有文采,所以那种矫情矫饰的语言充斥卷面,掉书袋之风盛行。翻开高考优秀作文汇编,玩点小哲理小智慧小资情调的牵强附会的“《读者》体”随笔和看见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大发不着边际的思古之幽情的“秋雨式”文化散文大行其道,而抒发真性灵表达真感情、剖析社会现实、关注国计民生的厚重大气深沉的文字如凤毛麟角。再去看看考场上那些“原生态”作品,或是歌功颂德的“礼赞”式文字,或是高谈阔论的“社论式”宏论,或是无病呻吟的小感触,或是东拼西凑的“百衲衣”……古人云:文为心声。可我们去读读那些考场作文,这“心”又在何处?
  最近读到一篇评论,批评今年高考作文中的某些题目(如全国Ⅰ卷中关于“抗震救灾”的话题和四川卷的《坚强》)出得过“实”,有碍人才选拔,还是山东卷《春来草自青》之类更能体现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我真想问一声,如此国难(这场大地震堪称“国难”了吧?)当头之际,你还有心思去“清谈玄妙哲理”?培养关注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就不如训练“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重要?再说这二者之间又有多大的矛盾?
  今天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那些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文章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到底是高考作文引领了这样的文风,还是这样一个大的语境孕育出了今天作文考试的语言模式?抑或是彼此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反倒是令我们某些正统派人士疾首蹙额的网络上时不时可以读到真刀真枪、一针见血的真性情文字。可惜网络文体、网络语言能否进入考试作文,我们的权威人士至今仍在争论不息。现在,连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都可以上网络登论坛与网民们亲密接触了,而总书记爱上的“强国论坛”上,那些尖锐泼辣的帖子也比比皆是,未见“坛主”有意去删除屏蔽,而我们的老师、考官们又何以要将高考作文的文风引到这般田地?什么时候这些“锐评”、“酷议”也可进入高考作文,我们大概也就可以一扫这委靡的文风,展现出一种言论自由的活力了。相信这一天已为期不远。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