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作者:苏金生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疗法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
  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该作用常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基本资料:学生小A,18岁,父亲为政府高层,曾在小A读初中时援藏三年,对其严厉有余而沟通不足;母亲为政府部门干部,平时对其迁就有余而管教不足。小A生性好动,尤喜篮球,是校队主力队员。高一学年一贯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作为住校生从来不做内务,生活成绩甚至是负分,脾气火暴,多次找茬闹事,曾当面漫骂生活老师,被处强令走读(在寄宿制学校是较重的处罚),但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执行。课堂上清醒的时候少而瞌睡的时候多,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即如果对其放任自流,就相安无事,否则当众顶撞。
  具体做法: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广泛收集资料
  高二选科分班后,我先找原班主任摸清上述情况,接着,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联系、沟通。家长对孩子一直持包容甚至庇护的态度,第一次沟通的效果并不太好,我既失望但也觉得在意料之中。18岁的大孩子行为上出现如此多的问题,肯定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联系小A的父亲时,感觉他很直爽,但有明显的领导干部行政命令的特点,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耐心不够。因为援藏期间无法管教孩子而导致孩子放任自流,他此时对孩子很关心且内疚,愿意对孩子加强教育与管理。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接纳问题学生及存在问题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哪怕是错误,也当是美丽的(当然不等于认同错误),这是助人的前提。
  我们应该深切地反问自己: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我们真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了吗?我们动辄发怒,是不是因为问题学生使我们没了面子?影响了班集体的成绩、荣誉,关系到考评的结果、领导的评价?其实,问题学生同样会有向上的一面,只是自制力差,行为往往失控。我们如果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痛苦,那么,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它,而不是把它当作烫手的山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发自内心的包容和理解会融化师生间久积而成的坚冰。
  只有师生间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关系,老师才有可能对问题学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只有让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迫切解决的愿望,才能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准备好前提条件。
  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要善于打破僵局
  经过与小A不下于10次的交流、谈心,他的敌对情绪明显缓解。从表面上看,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好像已经具备了。但事实上,切不可轻视“根深蒂固”的问题。一蹴而就并不现实,多次反复才算正常,所以,对问题的复杂性要做好思想准备。果然,两个星期以后,问题发生了:小A在宿舍抽烟被生活老师发现后,不但不服批评、教育,还口出狂言,威胁老师,无故旷课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他,却根本无法交流。前一段时间精心编织的温情的面纱一下子就被挑破了,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陷入了僵局。这时,按常规途径只有动用处分手段了。就处分问题,我又与小A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一副“过来人”的模样,反而对我说:“没事,再大的处分我也不怕。初中时,我被处分过好多次了,又能把我怎么样?”我一时无语。停了一下,我又对他说:“你不要忙着回答我,请你思考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让你惧怕的事吗?”他想了近十分钟,然后很慎重、严肃地对我说:“老师,真的没有。”没有你怕的事,那只好在你怕的人身上做文章了。或者,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怕的事,但总有人为你做的事而担心、害怕吧?我第一个想到了他的父亲。悄悄地电话联系后,他父亲百忙中来到了学校。我们正在办公室交流,小A出现了(当时正是上课时间)。进门后他用敌意的目光直盯着我。他爸爸看到儿子的表情,非常生气,抬手就给他一个耳光,让我反应不及。小A对我放出了一句狠话:“你等着!”夺门而去,并狠狠地用力踹倒了门外大个头的垃圾桶。等我们赶出办公室,只看到还在翻滚的垃圾桶和冲向大门的小A的背影。我们追到大门时,发现小A已挣脱保安的阻拦冲出大门,上了刚好开来的公共汽车。我担心不已,他爸爸安慰我说不要紧,他身上没钱,也没别的落脚点,跑不远。我推断小A当天晚上别无去处,最大可能还是回到学校。果然,到了放晚自习的时间,小A悄然出现在宿舍里。接到生活老师的电话,我立即通知他父亲来到学校,连夜把他接回了家,开始为期七天的“隔离计划”。期间,我们多次联系,密切关注他的状况。第一天呼呼大睡,没什么举动;第二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第三天犹困笼中,烦躁不安;第四天苦苦哀求,赌咒发誓。经慎重考虑,第六天的早上让他回到了学校。他爸爸带他再来办公室找我时,我发现此时的小A目光中已没了那股因敌意而带来的戾气。这种较自然的状态保持了大约一个月,一次大的冲突又发生在他和生活老师之间。由于累积的问题和越来越差的表现,小A期中生活成绩被评为不及格,此事成了冲突的导火索。小A纠集几名同学公开和生活老师叫板并蓄意破坏了宿舍的门锁。无奈之下,学校准备对他采取“强令走读”的处理。面对严重后果,小A明显学乖了,没有前一次的冲动与粗野,而是找到我为他求情。我一边与学校相关领导联系,陈述他的实际情况,争取宽大处理;一边联系家长再做工作。针对该生的特殊情况,学校认同了我的观点,同意对该生“从宽处理,以观后效”。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折腾”,小A好像也明白了许多,特别是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让他感受到了升学的压力,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向来不思学习的他主动向家长要求利用周末及平时晚自习的时间补课,结果取得了4B,这在本班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我始终认为,作为对学生教育的一种手段,处分是必要的。但处分只能是一种手段,绝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一定要通力协作,必要时扮好红脸和黑脸,在硬压软磨中让问题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自然”难顺,“当为”难为,若一意孤行、铤而走险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让他在产生犯错误的念头时感到焦虑,这样就基本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不过,如何让问题学生感到焦虑而不至形成新的心理问题,经历反复的摔打而不伤及其自尊,在保证制度严肃性的前提下不影响孩子的前途,这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出困境
  错误的“自然”难顺、“当为”难为后,应当让正确的“自然”、“当为”抓住契机,见缝插针。这又是个艰难且不断反复的过程。
  1.不问过去,注重现在
  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他生活中一贯的环境或某种特殊的诱因而造成的,所以矫正时应该采用“现实原则”,不去追究他的过去,而是通过引导,把注意力放在当前,鼓励他从现在开始。
  2.不问症状,重视行动
  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观性的感受。矫正时要注重引导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行动转变性格”、“照优秀的学生那样行动,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