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家访也需备好“课”

作者:程希龙




  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当今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没有形成家校“合力”,那么,学校教育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有些时候,家访更容易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难题,特别是针对一些问题学生、留守学生的及时家访更有必要。家访不仅是主动向家长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深入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一个便捷渠道。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教师应勤家访,努力练好家访的基本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班主任家访也应象教师上课一样认真备好“课”,充分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切实“访”出和谐、“访”出实效,这样才更容易达成教育的成功。
  我认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备好“家访课”:
  一、家访应像教师备课标一样要备“访标”。首先教师要确定通过家访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或实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漫无边际的闲聊。其中根据家访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了解性家访、问题性家访、跟踪性家访、调研性家访等,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家访应像教师备教材一样要备“访材”。班主任家访前要了解家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要对被家访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等都了如指掌,这样既可以在家访时更快“达标”,提高家访的时效,又可以让家长感到老师很关心学生,从而拉进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便于更深入地交谈。围绕家访目标,针对家访对象,需要教师对家访过程预设家访流程,教师首先掌握第一手的学生家庭背景材料,其中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脾气性格,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教育观念等等。其次,巧妙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技能技巧,可使家访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家访前一定要事先做好预约,做到非约勿访。
  三、家访应像教师细心揣摩教学语言一样要备“家访语言”。家访时教师应注意表达技巧,注意说话的方法,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说话。应该锤炼家访“语言”,努力使其具有感染力、号召力、吸引力,还要字斟句酌,逻辑严谨,条理分明,使家长能饶有兴致地持续交流。教师也应将家访内容全盘掌握,铭记在心,切不可连个讲话提纲都没有,想到哪讲到哪,随心所欲,漫无目的,毫无条理。教师客观全面的评价,亲切自然的话语,机智幽默的调侃,宽容大度的处事,高屋建瓴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要求,都会成为家访顺利展开的保证。
  四、家访应象教师上课“备学生”一样要“备家长”。教师家访前应事先了解家长,了解家长的心理需求和内心渴望。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家长交谈、沟通,切实掌握家长的所思、所想,倾听家长内心的诉求。教师应多想想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心态感受,进行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家长的不理解、甚至不配合的情况,应多从自身找问题和不足,该自我检讨的,应勇于承担,主动请求家长原谅。同时,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家长也同样热盼听到赞美和激励,也需要正向强化。对家长切不可总是批评指责,对家访时的一些不良现象,最好不要随意动怒,不要去严厉斥责。要明确尊重是相互的,家长的无礼可能源于我们对他们的不尊重。
  五、家访应象教师按时上下课一样要备“访时”。家访应该有时间计划,应该明确每次家访所需的时间,严格遵守,决不随意拖“堂”。教师要了解家长的生活作息时间,尽量不打乱学生家长的生活秩序,不要随意在学生家里用餐,更不要收受财物。家访要讲究效率,要做到时间精准,教师备“课”时,就要确定家访内容,做到恰当、适量,一次家访解决一两个问题,一般不超过三个。另外,家访前应该进行“试讲”或默讲,去除无关紧要的话语,严格控制时间,养成谦虚、礼貌、简洁、大方、得体的语言习惯。
  以教师上课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进行家访,家访前认认真真地备好“课”,这样,班主任才能切实“访”出实效,访出和谐。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