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我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作者:徐 芳
一、表扬为主,投家长所好
林肯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表扬。”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家长尤其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未实现的理想的继续,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最优秀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表现来增加父母的荣耀。所以,家长在心底里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也就有了俗话中的“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投其所好”。与家长谈话时,特别是有第三者在场时,尽量以表扬为主(当然需指出的缺点应私下双方单独交流),让家长每次与老师沟通时都有一种舒畅感被尊重。
一次,我和另一位任课老师去家访,碰上了这个学生的一个邻居。现在很少有教师家访,见是教师上门,邻居以为是这个学生做错了事上门告状的,一个劲问我们:他家孩子怎么啦?出什么事啦?干什么坏事了?我们说没有,这个邻居还不信,竟尾随我们去了学生家,听我们与家长的交谈。在这种场合我和另一位老师都只说一些这个学生在校表现好的方面,积极维护家长和学生在邻里面前的形象,把这个家访开成了一个小型表扬会。在以后的交往中,我能感觉出这个家长对我们那天的表扬很是感激,而学生也在家长的督促下,向我们表扬的方向不懈努力着。
二、关心学生,令家长感激
感激是因对方的好意、帮助、信任、认可而对对方产生好感,是建立在感动基础上的情绪体验。当家长对教师有了感动和感激之情时,他们才更愿意与教师交流与沟通,所以我平时特别关心学生,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就会对每个学生作全面的了解,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特长等等,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方便我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样当你需要与家长沟通时,他们就会很乐意与你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学生园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学习成绩尽管不是很出色,但学习态度很认真。进入初三后的某一天我突然觉得她看人或物时的眼神总是有点不对劲,问园怎么回事,她说没感觉到有什么不适。但我还是不放心,又观察了一天后,我请她的母亲来学校,告知了这一情况。在我的劝说下,她母亲答应去医院检查,结果确实是患有眼疾,因为就医及时没有影响视力。园的父母对我很感激,说他们当父母的还没有我这个当老师的对孩子关心得多。从此以后园的父母很愿意与我交流,这也验证了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三、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我有一个女儿,刚上一年级,所以我也是个家长,很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事事都能站在家长的角度替家长着想,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办好一件件小事去赢得家长的满意。
刚走上讲台的几年中,我每天都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并要求家长检查督促,但受实际条件的限制,真正能这样做的家长寥寥无几,导致学生要么没有做,要么没做完,要么是抄袭他人的,而第二天又根本没时间让这些学生补做了。我迁怒于家长,频频请家长来,口气更是强硬,“你是如何当父母的?”“你们家长尽了些什么责任?”“养不教,父之过。”等等。家长又把火气带回家撒到学生身上,这样学生对我有了怨恨的情结,更不愿做我的作业。家长由于受到我的批评和责难,也就不愿或者逃避与我交往,从而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当我意识到这些后,就试着不再以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去“教育”家长,而是尊重家长,设身处地,站在家长的角度与家长一起研究学生的问题,让家长感受到我是为他着想,说话的语气也很是委婉,让家长在家管教他的孩子,我一直说成是求家长帮我一个忙。时间一长,家长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他们着想,也就主动加强了与我的沟通和联系。
四、适时家访,替家长解难
学校教育只有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职能。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功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每个学生都是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差异,教育观念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家访才能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和更深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
一天早上学生宇没来,我想他难道出什么事了?后来得知原来他早上打电话请假说是发烧了,并且他奶奶在电话中也是这样说的。宇本学期上课常常打瞌睡,家庭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我一直想家访但未能成行,今天正好是一次机会。我和班主任在上完第二节课后,带了体温计就直奔他家了。结果宇的谎言给拆穿了,他根本就没发烧,不到校的原因一是外语和物理作业没完成不敢上学,二是睡晚了早上起不了床。他的奶奶说:“宇每晚作业都会做到午夜。”我们感到很惊讶,虽然是初三,但各科作业的总量不至于这样多呀!在我们的追问下,他不得不说出事实真相:他父母一直不在家(母亲离异外嫁了,父亲在外打工),晚上他常偷偷地在电脑上打游戏到很晚,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但他们的起居都在楼下,他只要一听到他们上楼的声音就伪装好认真学习的假象,从而轻易地骗过了老人。昨天晚上,他打游戏入了迷,一直到凌晨两点才歇手,早晨起不了床。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与他爷爷奶奶及父亲(电话沟通)进行了协调,制订了下一步家庭教育的措施。很快这个学生就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了。家长庆幸我们家访的及时,更庆幸我们及时解决了一个难题。
五、传授方法,给家长支招
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家长不是在具备了家教的素养后才成为家长的,也不能等孩子长大定型、家长悟出了家教的得失之后再对孩子“回炉”。再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对父母只培养一个孩子,也毫无经验可谈,因此教师应把自己丰富的教育理论,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各种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掌握教育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行。
一个周日的傍晚,我到一个学生家家访时,正巧这个学生在外玩耍,家中有一牌局,父母在看牌,可以说一点学习环境都没有。我委婉地提醒他父母应该给自己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另外我检查发现,这个学生双休日的作业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他的父母说,他们已经询问过孩子的作业情况了,孩子说已经完成。很明显他们对孩子作业的督促仅仅停留在口头,也没有实效。我给他父母出谋划策:让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业的要求写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每天由班长或老师督促并签名,完成后由家长逐项检查核实完成情况并签名,至于作业的质量则由教师批改后在下次作业签名时反馈在这本家校联系本上。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奏效,这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有很大的提高。在我的引导下,他父母对他的训斥和打骂也逐渐减少了。当然各个学生适用的教育方法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家长,给家长支招,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替家长着想,关心爱护学生,努力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就一定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理解与合作,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