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教育反思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作者:李 菁 齐学红




  第三,言行反思。康德曾经说过:“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班主任的世界观与言行深深影响着全体学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班主任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良好的言行、高尚的人格来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形象。
  第四,方法反思。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大力营造班级学习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赏识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自己的被关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宽容理解学生,但又要善于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及时的引导,决不姑息迁就;要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因材施教,正视差异,发展个性。
  
  三、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反思途径
  
  我们大多数班主任和教师心怀不断发展的良好愿景,但很多只停留在教育过程中一些事件的重复,没有从表象的经验上升到理论修养水平,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反思是一个由实践到反思到研究到再实践的这样一个循环推进的过程。反思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进程,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而是一项整体的活动,将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反思自身的知识素养、反思自己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反思自己对学生是否了解、反思自己的人格魅力、反思自己的思维水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反思中班主任得到了专业成长和发展。
  结合班主任的工作实践,班主任反思的基本途径有:基于日常工作的反思和基于研究的反思。
  (一)在日常工作中反思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班主任要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效果,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进行反思。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班级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在这些工作中,蕴涵了丰富的反思资源,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反思,因为事情刚刚发生,细节历历在目,此时反思有利于全面把握事情的经过,清晰梳理其中的功过得失。但是,趁热打铁式的反思有时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不足,因此,班主任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角色对实践进行反思,以求得反思的全面、客观。
  (二)在研究中反思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提到研究,许多班主任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觉得研究是专家的事情,自己难以胜任。其实这是对研究的误解。研究不一定要以建构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为目标,不一定要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进行,它可以是对一个教育案例客观而深入的剖析,可以是对一种教育现象冷静而理性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一条教育原则独辟蹊径的诘问……总而言之,在班主任工作中,研究的时机处处都有,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
  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不仅专门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从事教育写作,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参与到教育写作的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提出了一定的科研要求,并将其作为教师工作业绩的一项指标,从制度上规定了教育科研的任务。与此同时,教育写作的形态也逐渐多样化,教育日志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科研方式。班主任将每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并探寻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式方法,促使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另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变得迅速而有效,师生共建教育博客,在网络上分享彼此的心路历程,使班主任能够了解在同一事件中师生的不同体会,反思其成因及现状,促进班主任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博客特别适合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撰写教育生活中的故事。首先,博客的技术性门槛低,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进行信息发布,具有普及性。其次,班主任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个人故事,可以把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博客成为一个很好的保存和整理教育叙事的场所。第三,博客使各种新的学习组织形成,各种班级、社区、学校博客圈的兴起,使知识共享、经验共享、经历共享,突破了个人的小圈子,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通过博客,班主任可以与全世界的同行进行交流、智慧共享,得到更大范围的回馈和启发。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