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两颗红枣.一节班会

作者:赵芳丽




  周末闲逛,看见一个中年人卖红枣,鲜红发亮的红枣,让人垂涎欲滴。枣农告诉我,枣的营养价值很高,我就买了点回去,香甜可口,果然美味。突然间,一个奇妙的想法在心里酝酿……
  第二天,我买了一箱灵宝大红枣,又去文具店买了几个大信封,把我班学生宿舍的房间号标在信封上,然后在每个信封上都写上“高二(13)班幸运枣”的字样,我计算好人数,每人平均两个,混合宿舍依然按全寝室人数发放,保证我班的每个学生都有枣吃。
  当天临近放学的时候我对学生说:“今天晚上有一项特殊的作业,需要你们回宿舍完成,放学后我会让寝室长给你们带回去的。”然后我把所有寝室长叫到我的办公室开会,我们首先总结了前一段的工作,然后我安排寝室长:第一,一定要保证让你所在宿舍每个成员都吃到枣,这是咱们班每位同学都有的权力,也是必须享受的“福利”;第二,混合寝室里外班的同学一样也有枣吃,这不仅可以体现本班的人性化管理风格,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
  我原本计划让学生回宿舍边吃边思考一个问题,但是我最终没有说出,因为这时候我不想让他们有太多的心理压力,担心他们认为吃个枣还像鸿门宴一样。也正因为如此,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几个寝室长非常感动,尤其是一个女生眼圈都红了,临走时专门留下来对我说:“谢谢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班里的学生还有‘福利’呢,谢谢您!”我心里暗自得意:他们还不知道我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呢。我心里想,我不会让你们白吃的,还有后话呢。
  第二天是星期一,按照学校的惯例,有一节班会课。上课后,我问学生:“同学们,昨天晚上的作业你们完成了吗?”大部分学生都笑了,我理解那意思,肯定是吃到了枣(其实,确切地讲是尝到了,因为每个人只有两颗而已),只有极个别的同学也许是怕我设圈套,哼哼唧唧地在说着什么。为了让他们统一口径,好实施我的下一步计划,我调侃了一句:“好吧,没完成作业也就是没有吃到枣的同学写一篇作文,吃到枣的同学思考一个问题。没吃到枣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吃过了!”
  我调侃说:“我想同学们都不会也不能白吃,对吗?”同学们先是一怔,立即就变得有点严肃了,转而又开始皱眉凝神,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说:“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所显示内容思考一个问题,我通过枣对你们表达了哪些期望?”
  随即我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放了一段经过我精心整理的话:
  枣树为中国居民宅旁常见的树种。木硬,可制器具,可为木刻雕版。果可食用,可“补中益气,久服神仙”(《本草经》)。枣树生果极早,幼树可结果,北方民谚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即出钱”,言其结果之速。“枣”的谐音是“早”,鲁迅先生曾以此为座右铭。另外,枣还有幸运、吉祥、喜庆之意。
  寂静、沉思,前所未有地专注……
  踊跃、发言,空前高涨的激情……
  也许只有到此时,同学们才明白我的葫芦里面装的“药”。
  最后我总结如下:这段话蕴含着我对你们的诸多期望,每一句话都有我对你们殷切的寄语。第一句话“枣树很常见”是说枣树的适应力强,我希望同学们像枣树一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适应新班规。第二句话,由“朽木不可雕也”转而联系枣木“可为木刻雕版”的对比中,可见我对你们的希望,那就是想让同学们做“枣木”,成为可塑之才,而不应该成为不可雕的没用的“朽木”。第三句话,从枣的营养价值角度看,我不但希望同学们吃枣吸纳其营养,更想提醒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尤其重要的是,我认为营养可分为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两个方面,我十分希望你们在高中这段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多吸取精神营养,尽可能多地从书本上、从老师身上、从周围的人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第四句话,寄托着我希望同学们尽快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理想。第五句话,我引用了鲁迅先生上学迟到后在桌面上刻“早”字的典故,希望同学们把“早”字刻在心里,以后也像鲁迅先生一样“时时早,事事早”,凡事积极进取,处处走在前列。第六句话,我告诉同学们,我也认为枣是幸运的象征,我给这次作业命名为“幸运枣”也是我对同学们最真诚的祝愿!
  教室里鸦雀无声,几秒钟后,鼓掌经久不息……
  然后,我要求同学们把今天班会感悟写成随笔,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我不难看出,此时的同学们已经彻底明白了我的葫芦里所装的“药”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