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班干部工作倦怠现象心理分析及策略
作者:王爱兵
一、主要原因
班干部产生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有:
有工作的意愿,但缺乏能力,不知如何做好事情,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产生渺茫感。
有意愿,也有能力,但深感得不到老师的“授权”,束手束脚。
其他同学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风言风语,由此产生了不合理的认知情绪,严重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学习任务紧,怕耽误学习时间,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和过度紧张会使个体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等倦怠心理现象。
缺乏自信心。
劳动成果得不到肯定和认可,产生消极感。
二、心理分析及辅导
(一)克服倦怠的关键在于端正其态度
我所带的2007届“宏志班”,大部分同学在小学阶段处于班集体边缘化的位置,普遍对班级事务缺乏热情,甚至对班干部这个角色带有敌视心理。很少有同学担任过班干部,即使有同学想当班干部,也往往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放弃。对此,我采用了理论说服的方法:知识改变命运,但将来要立足社会,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而班干部工作恰恰能培养这些能力。这样从理论上来说明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意义,激发他们当班干部的欲望。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步行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他想知道,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中学时代,第一次开始做一名班干部,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二)培养坚韧的人格,奠定做好班干部的基础
人的归因模式有两种,一是内归因,二是外归因。外控的人由于将事件和成就归因于强有力的他人或机遇,因而比内控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倦怠。而内归因的人相信通过自己的态度改变、勤奋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但内归因要注意一个度)。有研究表明,人格的坚韧性越高,则应激反应越低,倦怠的程度亦越低。以一种被动的、防御的方式应对应激事件的个体较多地体验到倦怠,而积极应对的个体则较少地体验到倦怠。因此,我加强内外控方式的引导,多开展一些活动锻炼培养班干部的坚韧人格,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认清角色,帮助协调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个体不得不面临冲突性的工作要求时,角色冲突就发生了,当个体缺乏足够的信心去完成任务时,角色模糊就出现了。角色问题,特别是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个体体验到的工作倦怠水平具有积极的正相关。另外,缺少反馈与倦怠也有相关性,较少参与决策的人具有较高的倦怠,因此,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缺乏一定的自治与工作倦怠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班干部一定要紧密联系同学,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班干部和同学脱离,甚至对立起来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有些同学当上班干部以后,产生特权思想,为所欲为,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二是由于班干部要经常向班主任汇报工作,引起其他同学的误解,认为他们是在打小报告,从而疏远了与班干部的关系。这些角色冲突的出现都会影响班干部的工作。
那么如何解决呢?对于第一种情况,要求班干部在工作、学习中要以身作则,用孔子的话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对于第二种情况,主要是有些同学认为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就会去惩罚他们,因此要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是为了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去惩罚哪一个同学。
(四)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不合理认知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基本观点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位同学一起走在校园里,迎面碰到班主任,但班主任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一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位同学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班级活动没有搞好,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批评指责我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学习以及做好班级其他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
总结可以发现,学生不合理信念有如下特征:
1.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组织好班级的每一次活动”,“别人必须很好地服从我的指挥”等等。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如,“我的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因而我肯定干不好班级工作”,“这一次我与某某同学吵架了,以后班上没有人再理会我了”。过分概括化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直截了当地向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你却不能有?”“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样去做?”“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按你所想的那样发生?”“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等等。学生一般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面对老师的质疑,他们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因此,借助这种不断重复的辩论过程,使对方感到自己的辩解理屈词穷,从而让他们认识到:第一,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东西;第二,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第三,最终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例如:很多班干部最怕的就是别人在背后对自己议论纷纷,其实,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避免不了被人在背后议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采取何种认知态度。简言之:冷静地分析别人的议论,理智地看待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坚持自我,走自己的路,由别人说去吧!
(五)关注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做好班级工作的活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因此,我们要做好班级工作,在坚持育人、爱人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需要。
1.满足学生爱的需要
班主任要树立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班干部,“察民情,知民意,顺民心”。
2.满足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任何人都不是孤岛”,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积极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班级氛围;加强班干部团队建设,增强班干部的实效功能,如由他们自己制定班规,组织活动;设立班级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班队活动中班干部负责通报班级各个方面的情况,以此增强他们的参与性与主人翁意识。
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其实,中学生担任班干部,除了期望老师的肯定之外,也期望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他们心底里希望班主任能够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选拔。
4.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一般而言,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而生理性的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一部分是属于物质激励的范畴,班主任是否注意到这两方面的结合直接影响着班干部工作倦怠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