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历史(上篇)



  中国历史(上篇)名著排行榜
  史记(31 次)左传(23 次)资治通鉴(22 次)汉书(16 次)春秋(15 次)后汉书(7 次)三国志(7 次)公羊传(5 次)谷梁传(5 次)隋书(4 次)北齐书(3 次)陈书(3 次)金史(3 次)晋书(3 次)旧唐书(3 次)旧五代史(3 次)梁书(3 次)辽史(3 次)列女传(3 次)明史(3 次)南齐书(3 次)宋史(3 次)宋书(3 次)魏书(3 次)新唐书(3 次)新五代史(3 次)续资治通鉴(3 次)元史(3 次)周书(3 次)北史(2 次)高僧传(2 次)汉纪(2 次)南史(2 次)印人传(2 次)朱子年谱(2 次)竹书纪年(2 次)
   首批推荐10 本
  《史记》
  (西汉)司马迁(前145~前87)
  中华书局1959 年点校本。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着上自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近3000 年的历史事迹。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 篇。本纪记载历代帝王世系与国家大事;表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的政治事迹,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三种;书分别记述天文、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制度和情况;世家主要记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世系及历史,汉代丞相、功臣、宗室、外戚、孔子和陈涉的事迹;列传是全书的主要部分,记述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各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全书各篇中有“太史公曰”,这是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书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叙述司马迁的家世和事迹,说明撰书经过、意旨及作者的史学见解。
  《史记》不仅是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运用时代语言刻划历史人物性格、特点,生动而简洁,并且叙述中寓论断于叙事,“叙而不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越成就的精辟评价。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他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代曾漫游神州,搜集不少各地遗文轶事,为写《史记》打下了良好基础,他为太史令时,决心继承父志,着手完成一部史书。然而就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获罪入狱,并受腐刑。他忍辱写作,抒之愤懑,发其蕴蓄,终于用了16 年时间写就这部昭著千古的史著。
  《史记》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特风格,问世之后备受瞩目。它的诞生为中国史学,甚至可以说为世界史学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左传》
  左丘明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或者《春秋左氏传》。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太史左丘明所著。《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年),是我国最详备的早期编年史。《左传》详于记事,对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都有很好的记载,其内容远比《春秋》丰富。
  《左传》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极大的影响力。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编年体史书已达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史学家刘知几、章学诚都把它看作是编年体史书的鼻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它为断代性质的如《汉书》、《后汉书》和《起居注》、《实录》以及纪传体中帝纪的写作提供了史体和方法。其次,它为历史著作的撰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借鉴,是我国历史文学的开山,成为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另外,对《春秋》曲笔的纠正,也开了秉笔直书、勇敢揭露丑恶现象的先河。
  《左传》不仅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为中国人道德精神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左传》反映出以道德为核心的人生观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共同构成了中国人道德精神体
   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重要方面。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1019~1086)
  中华书局1956 年点校本。
  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著名史学家。他认为,历代史书繁杂,人们不能遍览,所以他要用编年体编写一部简要的通史,以成一家之书,方便人们习读。这是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主要原因。此外,司马光作为政治家,也希望通过史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其为君主治国提供借鉴的目的十分显然。
  《资治通鉴》共294 卷,全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下讫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的1362 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此书取材十分广泛,除了依据正史、实录之外,杂史、小说、文集等亦无不采获。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同时也记载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包罗了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非常丰富。
  《资治通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资治通鉴》的问世促使了宋清期间编年体史书的迅猛发展;二、《资治通鉴》的完成,使编年体史书更加成熟,其编撰方法愈臻完善,为后世编年体史家树立了楷模;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资治通鉴》及相关书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了一门“通鉴学”,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汉书》
  (西汉)班固(32~92)
  中华书局1962 年点校本。
  《汉书》120 卷,东汉班固修撰,起自汉高祖元年(前206 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 年),共记12 世,230 年西汉史实,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记录汉朝历史,塑造中华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生于世代名臣兼儒宗之家。家学渊源深厚。班固自幼聪颖,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莫不穷究。及父卒,决心依据《史记》和其父的《后传》体例,及时人所编汉代史书来独自编撰一部记述整个西汉史事的完备著作,以完成其父未竟之业。经过20 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百卷本《汉书》这一史学名著,为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书》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为百卷,80 万字。
  现在通行的《汉书》有120 卷。
  《汉书》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它包举一代,首开断代史体例,为以后历代正史所仿效。各朝正史又构成一部完整的,包罗百家的,庞大的中国通史。由此可见《汉书》的影响和巨大贡献。
  《汉书》不仅是一部全面记载汉王朝历史的史书,而且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语言精炼,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对传记文学有示范性。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十三经注疏》本。
  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
   早期历史文献在春秋时代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也就没有许多新的功德可以歌唱,因而导致“诗亡”。但同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诸侯有了自己的纪年和史官,并从事历史记载,如鲁国《春秋》等编年记事形式的史书出现。
  春秋时期的各国史书直接流传下来的较少,孔子编撰的《春秋》一书,至今尚存。此书以鲁国的旧史为底本,吸收了春秋时各国史书的材料,经孔子笔削,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修撰的史书。孔子修《春秋》,采用编年体,记述自公元前722 年至前481 年,共242 年的历史,简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等活动,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历史的看法。
  《春秋》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思想、学术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春秋》一书,在后学看来,已不是一部史学著作(古代各书目均将《春秋》作为经书著录),它的意义被推演到政治、法律和道德伦理的范围。司马迁认为《春秋》明辨人事经纪,判别嫌疑、是非、善恶,以宣扬王道,是一部政治、百官之大法,人伦、礼义之大宗,有国者,为人君者,为人父者,为人臣子者,都不可不知《春秋》。
  《春秋》成书后,孔子后学根据各自的理解,对《春秋》作有不同的解释,现在保存下来的公羊、谷梁二传是最早解《春秋》的专书。二传对《春秋》的注解注重词句的诠释,并阐发所谓的“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398~446)
  中华书局1959 年点校本。
  《后汉书》为纪传体东汉史,记载了上起公元25 年,下迄公元220 年,整个东汉一代共196 年的史事,包括本纪10 卷、列传80 卷,由南朝宋范晔撰;志30 卷由晋司马彪撰,共计120 卷。《后汉书》是继《汉书》之后的第二部纪传体断代史。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他出生于官僚世家,善写文章,工于隶书,又通音律,在很多方面都有造诣,但是他成就最大的却是史学。范晔撰写的纪传史料赅详,取舍得当;编写体例有所创新,范晔在过去已有的类传配合的基础上,能依据东汉社会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党锢》、《宦者》等7 种列传,深刻地反映出东汉纷繁的社会历史现象,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大体能够做到公正客观;而且范晔善于汲取众家之长,取司马迁、班固二家的长处,而又有所发展;擅长文辞表述,笔势纵放而娓娓动人。
  《后汉书》在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影响。它作为“正史”流传,跟《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同时也是兼具一代重要文章总集性质的史学名著。
  《三国志》
  (西晋)陈寿(233~297)
  中华书局1959 年点校本。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历史的著名史书,共65 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 卷、《吴书》20 卷,后人又称为《魏志》、《蜀志》、《吴志》。书的体裁,上承《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采用纪传体。书中没有志和表,只有本纪和列传。
   陈寿记载史事,一般能据实直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还比较客观公正。行文专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所以尽管学者的评价有毁有誉,但基本上还是肯定的。晋代著名学者张华曾将陈寿比之于司马迁、班固。刘勰也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相提并论。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一生著作很多,主要为历史著作,共有200 余篇(卷)。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显示出他的史德、史才和史识,这部历史巨著记录了确切的三国史实,后人把它列为“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第4 种。
  如今,三国文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管理部门及企业人士所注意的研究课题,在世界上某些地区已形成“三国热”。《三国志》包蕴宏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得到启发和滋养,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公羊传》
  《公羊传》一名《公羊春秋》,一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论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相传是战国时人公羊寓所口述,至汉景帝时,由公羊寿和他的学生胡毋子写定成书。由于使用了通行的汉隶,故称“今文”。现存的本子,有《春秋公羊传注疏》28 卷(《汉书·艺文志》为11 卷)。
  《公羊传》兼传《春秋》之“微言”“大义”,如此特性,造就了它在中国政治史、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公羊学派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尤为明显。西汉董仲舒曾作《春秋繁露》,专治《公羊传》,发挥大一统、张三世,以阐述春秋大义,又提出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公羊学遂为汉代之显学。历代今文经学家以公羊学说为依据来议论政治、褒贬人物。近代康有为对春秋战国公羊学作重新解释,为他的托古改制、变法维新提供理论的和历史的依据。《公羊传》体现出的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历史大一统的实践,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文明。
  《谷梁传》
  《谷梁传》,全称《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相传是与公羊高同时代的谷梁氏为《春秋》作的解释,是《春秋》“三传”之一的儒家经典。其释经,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谷梁不以补充史事为目的,而以解词释句、阐发大义为主旨。谷梁、公羊的史注具有开创之功,其影响深远。史注启迪了人们的思维,贡献了治学的许多经验,扩大了学术研究的范围,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外,公羊、谷梁又是“训诂之传”,它们在训诂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因地位的提高也越来越大。
  《谷梁传》与《公羊传》相同,讲的是微言大义,其中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学术均产生过较大影响,但两书相较,谷梁言义不及公羊之大。
  《隋书》
  (唐)魏征(580~643)等
  中华书局1973 年点校本。
  《隋书》85 卷,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38 年的历史。隋立国虽短,但它结束了东汉之后将近400 多年大混乱大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帝国,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种制度上,都曾给继起的唐帝国以有力的影响。《隋书》比较客观公正地反
   映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历史。
  贞观三年,中国历史上正式设馆修史,《隋书》正是以史馆名义集体制作的。简明精练,名臣编纂,成为《隋书》的重要特色之一。魏征、孔颖达、许敬宗、令狐德棻、长孙无忌等都参与其事。由于皆诏唐初名臣,且书成进御,故文笔严净。
  《隋书》编修者以创业容易守成难和“以隋为鉴”作为指导思想,依据事实,修撰此书,旨在提醒本朝及后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炀帝的旧辙。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就是这种思想的结果。
   二次推荐26 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565~648)
  中华书局1972 年点校本。
  《北齐书》为唐代著名史学家李百药所撰。共50 卷,分两个部分,本纪8 卷和列传42 卷。记载了高欢家族及北齐政权兴衰的历史,从公元534 年北魏分裂成东、西魏时开始,中经公元550 年高洋灭东魏建立齐国,直到公元577 年北周灭北齐为止共44 年。
  《北齐书》尽管在体例上创新不大,一度为人忽视而散佚,但是它却有其独到的价值和成就。李百药为李德林之子。李德林曾于北齐时受诏修《齐史》,书未完便去世了。李百药既因其父亲旧稿,又杂采他人的著述,因此,《北齐书》取材上十分丰富;在记事上,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史实,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北齐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人物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并且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学史、哲学史、科学技术的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北齐书》的论赞十分精当,反映了史家的史识;在揭露北齐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行径上,做到了据实直书。
  《北齐书》修成后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在经历了一定的磨难之后,终于取得正史的地位,成为中国史学上重要的一环。
  《陈书》
  (唐)姚思廉(约557~637)
  中华书局1972 年点校本。
  《陈书》修成于唐代,是由著名史学家姚思廉在借鉴和应用了他父亲姚察的大量旧稿基础上撰成的。《陈书》共36 卷,其中本纪6 卷、列传30 卷。
  记事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建国开始,止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为隋所灭。
  作为卷数最少的正史,《陈书》自有其价值和成就。它取材广泛,姚思廉一方面广泛采用参考了唐以前有关陈史的史书记载,另一方面参考了姚察的旧稿,从而使该书具有内容丰富而精当的优点;《陈书》还具有史料真实的特点,由于作者亲历亲见,所以对陈朝历史的记载就比较真实可靠;《陈书》记载了陈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后世学者研究陈朝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在行文方面,《陈书》文笔流畅,叙事精练生动。由于是一人执笔修成,所以在编次、论述等方面都能保持一致。尽管《陈书》篇幅最短,它仍然以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雄踞于二十四史之中。
  《金史》
  (元)脱脱(1314~1355)等
  中华书局1975 年点校本。
  元末顺帝时,由于各族人民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统治者极欲修史,以总结前朝治乱兴衰之由,借鉴经验,宣扬元朝政权的合法性,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愚弄各族人民以平息人民的反抗斗争,巩固蒙古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为此,元朝大张其事,于至正三年三月诏令同修辽、金、宋三史,以右丞相脱脱为纂修三史的都总裁。《金史》成书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 年)十一月,为纪传体断代史,共135 卷。本纪19 卷,14 志共39 卷,2 表共4 卷,列传73 卷,全书卷末附有《金国语解》。此书比较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了女真
   族所建立的金朝(1115~1234 年)兴衰始末的历史。
  作为正史之一,《金史》保存了大量的有关金王朝兴盛衰微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金国史和民族的灿烂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因而后人对《金史》的评价颇高,认为辽、金、宋三史中,惟《金史》最为简要得体。《金史》自成书后,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中。1975 年,中华书局又将《金史》标点后重印,成为海内外学者争相收藏的书籍。
  《晋书》
  (唐)房玄龄(579~648)等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晋书》始修于唐代贞观十八年(644 年),在中国历代正史中,它是唯一一部由皇帝亲自参预修撰的史书。从唐朝开始,所修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重臣监修,选定史官集体分编而成。所以,正史直接地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政治观点,为他们明治乱兴衰服务,《晋书》便是其中一部。
  《晋书》在史料搜集、编纂体例、记事详赡方面都有一定的优点和成就。
  (l)在史料搜集和引用上,它网罗了唐以前大量史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编纂成书的史料;二是晋朝的国史;三是有关晋朝的史料杂著。《晋书》以臧荣绪的《晋书》作为底本,广采博取,相互融合而成,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可资取用的史料。(2)《晋书》在编纂体例上也比较严谨,其突出贡献便是创立了载记。(3)晋书在搜集史料广博,编纂体例得当的基础上,记事详赡,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信息。
  《晋书》作为唯一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两晋十六国历史的史书,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记录和弘扬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旧唐书》
  (后晋)刘昫(888~947)等中华书局1975 年点校本。
  在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影响深远的唐王朝虽然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但它的文明和伟大却被《唐书》永久地记载下来。
  《唐书》有两部,一是五代后晋修的200 卷《旧唐书》;一是宋代修的225 卷《新唐书》。二书皆为纪传体官修史书。《旧唐书》修于五代后晋,是现在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旧唐书》的主要修撰者是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等。初由宰相赵莹监修,当书成时,刘昫继任宰相,遂独署其名。
  《旧唐书》有本纪20 卷、志30 卷、列传150 卷,共为200 卷。记事上起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下迄衮帝天祐四年(907),共计290 年的历史。
  《旧唐书》材料比较充实而清楚,赵莹、张昭远等为了编纂此书订出了广泛而可行的征集史料的办法,从而获得大批原始材料。在编纂取材上,《旧唐书》前半部全用《实录》、《国史》原文,后半部才是张昭远等采取杂著史料,重新撰著的,这就保存了原始史料的真实性,极具文献参考价值。
  但是《旧唐书》成书时间短,编纂粗糙,内容显得过于繁琐冗杂,文字也不够精练,另外,由于书成于众手,重复疏漏,前后不统一之处亦不少。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912~981)等
  中华书局1976 年校点本。
  公元907 年,朱温灭掉唐朝,建立后梁,从此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五
   代十国虽然是个战乱的年代,但在中国历史上又是个重要的时期,它是唐朝帝国与北宋两个统一朝代之间的过渡时代,是中国历史连续不断过程中的一环。完整记录这段刀光剑影历史的著述有两部,一是薛居正修纂的《旧五代史》,一是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它为我们研究五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丰富资料。
  《旧五代史》共150 卷,包括本纪60 卷,列传77 卷,志12 卷,记载了上起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下至后周恭帝显得七年(公元960)53年间的史实。各朝的本纪、列传分别列在各书之中。五书之后,另有《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记载中原王朝以外十国情况。最后以《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十志,全面叙述了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体例相当完整。
  《旧五代史》是在薛居正的主持下修撰的。薛居正,字子平,宋代开封人。他一生经历了五代及北宋六个朝代,主要活动在五代后期和北宋初期。他为官清正,政绩显著,一生喜爱读书,著述颇多。当时参与《旧五代史》写作的还有卢多逊、张澹等,他们都是史学造诣很深的饱学之士。《旧五代史》内容丰富,在史观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而且写得比较顺利,这都得益于这一大批才能卓著的撰稿人。
  《梁书》
  (唐)姚思廉(约557~637)
  中华书局1972 年点校本。
  《梁书》共56 卷,共记梁代56 年的历史,即从公元502 年梁朝建立到公元557 年梁朝灭亡的全过程,平均一年一卷。它属于纪传体正史。共有本纪6 卷,列传50 卷,没有志书,有关志的内容都包括在《隋书》诸志之中。
  《梁书》最初是由姚察撰写的,但他因病辍笔,他的儿子姚思廉继承其父未竟之业,修完《梁书》。姚思廉,名简,以字行,才华出众,为唐朝太宗所器重,被列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曾赞语,称他“志基精勤,纪言实录”,足见他的史名为当世所重。
  《梁书》是二十四部正史之一,具有很高的声望。它在内容上具有取材广泛、记事丰富、史料价值很高的优点。另外,在形式上叙事“简严完善”,行文明了简练,实开唐中叶古文运动之先河。在南朝各史中,《梁书》是编写得比较好的一部史书,并且可以说它是记录萧梁历史和文明的唯一原始材料。
  《辽史》
  (元)脱脱(1314~1355)等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辽史》116 卷,元代脱脱等奉敕修撰。书成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为纪传体断代史,比较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了辽朝(907~1125 年)2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辽代历史的重要典籍。《辽史》本纪载九帝,共30 卷;有志32 卷;有表8 卷,它们是《世表》、《后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部族表》、《属国表》;有列传46 卷。
  《辽史》以表最为称道,其篇幅约占全书的1/6。
  元修《辽史》自为帝系,独立成史,突破了正史中以中原封建王朝为正统的传统观念,对于尊重历史、尊重民族而言,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辽
   史》虽然简略,但却保存了大量的辽国史料,功不可没。《辽史》成书刊行后,直到清康熙以后,其价值才日益显露,整理和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1974年,中华书局以百衲本《辽史》为底本,参校众本并吸收诸家考订成果,出版了标点本《辽史》。这充分反映了《辽史》是一部值得重视的珍贵史书。
  《列女传》
  刘向(前77~前6)
  《列女传》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部,也是最早的一部妇女史专著。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学者刘向。刘向,本名更生,表字子政,为皇室后裔,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直言。他为了维护汉室地位,削弱外戚势力,三次丢官,两次下狱。刘向极为博学,著作《别录》,成为中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此外还著有《新序》、《说苑》等著作,为古代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刘向认为把惑乱历史的妇女行径揭露出来,把那些推动历史进步创造社会文明的妇女表彰出来,有利于帝王作鉴戒,遂编写了这部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列女传》。
  《列女传》成书较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编纂体裁上开创了中国类传的史料体例,对后世纪传体史书编纂有巨大影响。《列女传》内容十分丰富,共分7 卷,为100 名妇女列了传。此外,还有东汉班昭所续的《续列女传》1 卷。《列女传》第一次将中国妇女作为史书描写的主体形象,反映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德,其中塑造的许多妇女形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几千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被搬上戏剧舞台,广为流传。
  《明史》
  (清)张廷玉(1672~1755)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明史》是中国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它叙述了明王朝将近300 年间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民族,乃至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向人们展示了明代的社会场景,是学术界公认的探研明史所必备的一部重要著作。明史所载史事,上起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至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凡277 年。全书计有本纪24 卷、志15 篇75 卷、表5 篇13 卷、列传220 卷,共为332 卷。
  《明史》是清朝的官修史书,先后由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任总裁,参加修撰的人很多,经历的时间特别长,最后经张廷玉等定稿。张廷玉,安徽桐城县人,字衡臣,号砚斋,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位居辅相之任,同时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主持修史等事。
  《明史》与前代二十三史体例比较。它的构建体例更为完备,全书组织系统相当严谨,近300 年间的明代史实,大多扼要载录其中。内容相当充实,文字精练简明,编撰质量较高。但明史仍存在不少缺陷,如带有政治色彩,强化封建纲常等,这是其败笔所在。
  二十四史沿革嬗演,至《明史》而曲终,树起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新的里程碑。《明史》承前启后,对近现代的史学发展和社会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489~537)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在南北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两个齐国,即南方由齐高帝萧道成建立的稍早一点的齐国(479~502 年)和晚一些时候由齐文宣帝在北方建立的齐国(550~577 年)。《南齐书》是南齐一代最原始、最宝贵的记录。《南齐书》修于南朝梁代,是由齐梁间的历史学家萧子显撰写的。萧子显,字景阳,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人,虽出身贵族,却年少好学,工于文章,并勤于钻研,有志于史学,撰写了大量的史书。
  《南齐书》分本纪8 卷、志11 卷,列传40 卷,合为59 卷。所记史事不只限于南齐,还包括刘宋末年的一些历史,即起自宋顺帝升明年间(477~479)萧道成掌握实权之时,终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02),但主要还是记载南齐23 年的历史。
  作为一部史书,《南齐书》具有以下的优点;(1)取材丰富,集前人之所长。(2)《南齐书》是当世人写当事,亲见亲历,比较真实可靠。(3)《南齐书》反映了南齐历史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我们今天研究南齐历史以及整个南北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宋史》
  (元)脱脱(1314~1355)等
  中华书局1977 年点校本。
  《宋史》是一部纪传体官修正史,共496 卷,堪称二十四史中卷帙最为浩繁者。元代脱脱等于元至三年(1343)奉敕始撰,到至正五年(1345)成书。
  北宋和南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宋以文统武的政治制度和南宋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宋朝的历史和文明,都记录在《宋史》这部书中。《宋史》共有496 卷。两宋16 帝2 王有本纪47 卷,纪末有赞述。纪的体例,以《史记》、《汉书》、《新唐书》为准。诸纪内容,南宋部分比北宋内容要多。《宋史》15 志分162 卷,约为全书篇幅的1/3,分量之重居二十四史之首。《宋史》列传共255 卷,所写传记人物约有2800 余人,又夺正史之冠。列传的分类甚有条理,颇有特色,比较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宋史》修撰时间不足3 年,卷帙庞大,错误也较多,因而史家历来对它赞誉者少,批评者多。但其对史料的处理较为慎重,保证了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宋书》
  (南齐)沈约(441~513)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宋书》是一部记载刘宋王朝60 年风雨历程的纪传体史著。它是南齐史学家沈约于永明五年(487)奉诏修成的。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出身士族,虽然丧父以致孤,但他不失好学之志,博览群书,终致诗文俱佳,而且对声韵颇有研究,还是个著名的藏书家。沈约作品较多,曾著成《晋书》110 卷、《宋书》100 卷、《齐纪》20 卷、《高祖纪(梁武帝)》14 卷、《迩言》10 卷、《谥例》10 卷、《宋文章志》30 卷、《文集》100 卷,共约400 卷,其中大部分是史书。
  《宋书》长达100 卷,纪传部分70 卷,志30 卷,广泛吸取前人有关刘宋的历史记载,取材丰富,记事详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史书编纂上有一定的特色和创新,独创了《孝义传》,记载了刘宋朝忠义、孝悌和节烈
   之人,为后来历代正史借史书宣扬儒家的纲常之教开了先例。在行文写作上也有一些特点,它创立并广泛使用了带叙法;在叙事时加强了论赞的分量,使寓论于史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宋书》在叙事时文笔优美,行文流畅,使《宋书》成为文史俱佳的典籍。
  《魏书》
  (北齐)魏收(506~572)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部记述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开始,到东、西魏相继灭亡的170 多年史事的纪传体史书。《魏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魏朝史料,共130 卷,其中有帝纪12 篇共14 卷,列传92 篇共96 卷,志10篇共20 卷。
  《魏书》成书后,直到宋朝方确定其为“正史”之一的地位,总的来说,它在南北朝诸史中还是比较好的一部史书。它的史料价值较高,成为保存北魏史料的专书。另外它的记事范围极为广阔,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涉及,尤其是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史料极为难得;《魏书》的文学性较强,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突出,增强了《魏书》的可读性。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今河北晋县人。他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王朝。北魏时,魏收就以文学著名,他与温子升、邢子才齐名,世号“三才”。由于魏收属于东魏北齐体系,所以《魏书》强烈反映并维护了这系统。也因此遭到统治集团内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为了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关系,《魏书》经过了三次修改,实为迁就人事。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6~1060)等
  中华书局1975 年点校本。
  《新唐书》为宋代官修史籍。由于北宋初年时,人们对《旧唐书》不甚满意,认为“言简意陋”,没有很好总结唐代盛衰的历史经验。于是宋仁宗赵祯就命欧阳修、宋祁等重修唐书,以补《旧唐书》之不足。《新唐书》有本纪10 卷、志50 卷、表15 卷、列卷150 卷,总共225 卷。记事时间与《旧唐书》大体相同,为整个唐代290 年的历史。当时参加编撰的还有范镇、王畴、宋敏求等,历时17 年,才将全书修成。
  欧阳修、宋祁修撰《新唐书》时,既有《旧唐书》做蓝本,又有丰富的新材料,更有充裕的编撰时间,因此《新唐书》在编书体例方面优点尤为突出,比如增列表系,《新唐书》立表,恢复了纪表志传体例的完整性,有了史表以后,就表中查核有关史事,眉目清楚,甚为方便,其后代成修的史书多循此成规。另外,它创立了《仪卫》、《选举》、《兵》3 志,《藩镇》、《公主》、《藩将》、《奸臣》4 传,这是针对着唐朝特殊的情况,创立新的项目来安排新的史实,反映唐朝社会新起的现象。《新唐书》的志和表一样,都较为成功,历来为学者们称道。志与前史比较增加了《选举志》、《兵志》,诸志的内容都比较充实,为研究唐朝的典章制度提供了系统的材料。
  《新五代史》
  (北宋)欧阳修(1007~1072)
  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
  《新五代史》全书计有本纪12 卷、列传45 卷、考3 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 卷,共74 卷。也记载了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 年)至后周
   显得七年(公元960 年)共53 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打破朝代界限,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且把列传分为《家人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这样编排确比《旧五代史》高明一些。另外,专记十国历史的《世家》和《世家年谱》,叙述契丹等民族历史的《四夷附录》等,也是《旧五代史》所没有的。欧阳修还采用小说、笔记之类《旧五代史》没有的一些史实,并注重春秋笔法,文字简略。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永丰县)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再修《新五代史》目的一是为了用儒学的正统思想教育老百姓,维护宋王朝的政权;二是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基于此目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一再强调儒学道德是为政要害,是巩固政权的决定性因素。他还反复宣扬“仁义”、“礼治”的重要作用;并对那种被分裂割据势力作为理论根据的“天命论”作了否定,同时强调“人”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的作用。
  新旧《五代史》是中国史学熠熠生辉的力作,它们互为补充,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1730~1797)
  中华书局1957 年点校本。
  该书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共计220 卷,由清华沅撰,成书于乾隆末年。
  毕沅,字纕蘅,号秋帆,又自号灵岩山人。通经史,小学,金石,官至湖广总督。毕沅认为,自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之后,有人续撰之,但皆不令人满意。于是他利用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文集百十种,阅20 余年写成《续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与《资治通鉴》相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对宋、辽、金、元四朝史事同样重视,共参阅著作达110 余种,改变了《资治通鉴后编》详宋而略辽、金、元之弊病,其史料丰富,对史料取舍作考异,注于本文之下。
  《元史》
  (明)宋濂(1310~1381)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元史》,是一部记载中国历史上强极一时的元王朝的纪传体正史。记太祖至顺帝14 朝史实,较系统地记载了元朝的兴亡史和文物典章制度,保存了极丰富的原始史料,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元史》总成210 卷,其中本纪共47 卷,志共53 卷,表8 卷,列传97卷。《元史》较之其他正史,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在于成书时间特别快,前后所修共费时331 天,堪称速成。其次是文字浅显,通俗易懂,且保留了许多当时的方言土语。又次,《元史》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原始史料,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蒙古史、元朝史珍贵资料。
  明修《元史》参与者30 人,两次修史的总裁都是宋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浦江(今浙江)人。他以文章闻名当世,辅佐朱元璋有功,与刘基、叶琛、章溢并称为“四先生”,生平著述甚多。
  《周书》
  (唐)令狐德棻(583~666)等
   中华书局1971年点校本。
  《周书》为纪传体正史,50卷,其中帝纪8卷,余者均为列传,无志表。
  其资料来源大致有两类,一是旧史,包括西魏官史和隋代的国史;二是唐代初年为了修史从民间征集到的家状等。《周书》虽以周题名,实际上却包括了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的过程,直至581年杨坚代周为隋的48年的历史。
  《周书》基本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之后三个政权间(特别是东、西魏或齐、周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内讧的有关情况。它眉目清楚,内容丰富,对于我们研究、了解这一阶段的历史,有较高的价值。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陕西耀县人),出身世家贵族,官至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颇有文名。他继承好的风气,利用编修《周史》的机会,艰难地开始了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改革。此种改革得到了后起陈子昂以及韩愈古文运动前驱的积极相响应。古文运动的发展不仅变革了风靡几百年的柔弱绮丽的文风,而且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改革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北史》
  (唐)李延寿(生卒年不详)
  1974年中华书局出点校本。《北史》是唐李延寿在其父李大师编年体修撰南北朝史的旧稿上用纪传体续修而成,是一部100卷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起自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终于隋义宁二年(618年),记述了北朝共233年的历史,计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无表,志,《北史》主要就《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删削而成,其中《宋书》删削最多,《陈书》较少,书成之后,唐高宗李治很重视,并亲自为之作序。
  李延寿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唐太宗时,他奉命参加《隋书》纪传、十志和《晋书》的编写,还曾参予过编辑唐朝国史,并著有《太宗政典》、《北史》。
  《高僧传》
  (南朝梁)释慧皎(497~554)
  海山仙馆本和金陵刻经处本。
  慧皎,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佛教史学家、高僧。住嘉祥寺,传法著述而终。他认为前人撰《名僧传》名不副实,事迹颇多歧异,因著《高僧传》,书成于梁天监十八年(519),全书14卷,包括本编13卷,叙目1卷,分详经、义解、神异、经师、唱导10门,记载东汉末年至南朝梁初中外僧人257人,附录200余人。每门之后,均附有议论评价,所载如交道林、竺法深等人事迹,可补史书之不足,或订正史书之误。另外,记载的西域僧人内地讲译佛经,内地僧人西行求法事迹,包含了较多中西交流史资料和社会、风俗、地理等史料。它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僧人传记和佛教史研究资料。
  《汉纪》
  (东汉)荀悦(148~209)
  《四部丛刊》影印本。
  又名《前汉纪》,以区别于袁宏的《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是班固《汉书》的摘节本,以30卷的篇幅概括了《汉书》100卷的内容,全书仅18 万字,是《汉书》的 1/4。
   《汉纪》首创了我国古代断代编年史的体例,它按时间顺序重排了《汉书》的史料,并成功地融纪传体与编年体于一体。在记叙人物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时,也能突破时间的界限,根据需要补叙前因后果。这样的编年体史书既使历史发展脉络一目了然,又使同一事件集中在一起不至分散,保持了事件的完整性。荀悦于叙述之中还插入了自己的评论。在每篇帝(后)纪里,加进了“荀悦曰”的史论,因事而发,总结为政的得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后世仿效《汉纪》的有袁宏《后汉纪》、徐广《晋纪》、裴子野《宋纪》,到北宋司马光集《汉纪》以来编年史之大成,撰成巨著《资治通鉴》,其中议论政事得失的笔法也是效法《汉纪》的。
  《南史》
  (唐)李延寿(生卒年不详)
  1975 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是目前最流行版本。
  《南史》,80 卷,是唐李延寿根据其父李大师所撰《南史》旧稿,删并南朝宋、齐、梁、陈四书而成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包括本纪10 卷,列传70 卷,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 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 年)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170 年的历史。《南史》与《北史》汇合了南北各朝历史,反映了唐初统一全国的历史要求。作者突出了门阀士族地位,常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一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一家数世历仕各朝的,《南史》一概提入宋传,这是其特点之一。但也以致顾此失彼,犹如世姓大族的谱牒。《南史》删繁就简,文字流畅,简明有力,备受历代史家称道。
  《印人传》
  (明)周亮工(1612~1672)
  《篆学丛书》本。
  篆刻,最初作为权利的象征和交往的凭信存在,隋唐以后,才和诗词、书法一起进入绘画作品。元末,则渐渐被视为文人雅士必备的修养,与诗、书、画并列。兼擅者被誉为“四通”或“四绝”的全才。但精于此道者的名字、事迹,还没有见于文字记载的,直到明末清初的周亮工,才为他们立了一部传记。
  周亮工,字元亮,又字缄斋,号栋园,别署陶庵、谅工、栎下先生、长眉公等,河南开封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进士,明朝做到了御史。他博学,工诗文,能书画,又精鉴赏,好收藏,是个具有多方面修养的人物。他逝世后的第三年,其子周在浚发现了《印人传》的残稿,缮录成书,编为3 卷68 篇。卷末还附有待撰者60 人姓名。正是这部未竟的著作,甚为历代印人和治印学者所推重,被视为印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作为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一部印人传记,《印人传》的价值首先是使许多将为历史所湮没的印人赖以传名于后世,为中国篆刻艺术史研究保存了较为翔实的资料。更为后世印人和治印学者重视的是,周亮工于印人、印事的记载中,多涉及其创作思想及风格流派,品评中亦多阐发。从中可窥及周亮工的篆刻艺术观。
  《朱子年谱》
  (清)王懋竑(1668~1741)
  光绪武昌书局校刻本。
  王懋竑有感于为朱熹作年谱者虽多,但大多详略失当,于是参照李默、洪璟诸本,并取朱子文集、语类以及著述纂辑之书,细心考订,竭20 余年之
   力,终于编成此谱,历来为后世学者重视。《朱子年谱》详于学问而略于政事,对朱熹的著述一一叙其年月,另有《考异》和《附录》,是研究朱熹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竹书纪年》
  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
  1960年朱希祖《汲冢书考》。
  晋太康二年(前281),在河南汲郡(今河南汲县)有个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时魏襄王墓发现了一部写在竹简上的编年史,这就是《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
  《竹书纪年》有古本和今本之分。从汲冢墓中发现的古本《竹书纪年》唐以后逐渐亡佚,至南宋仅存3卷。明嘉靖年间又出现了今本《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所记内容,上起夏禹,下至魏襄王 20 年。它是当时的史官所撰,记载的上古重大历史事件较为确切。而我国在春秋以前的上古史书中用编年体写成的史书,流存至今的仅有《左传》、《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所以此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刘知凡的《史通》、李昉的《太平御览》、顾炎武的《日知录》等都曾引证《竹书纪年》。
   三次推荐书目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唐)慧立(615~?)
  东观汉纪二十今人志人间世社编风雨中的宁静蒋经国国朝先正事略(清)李元度(1821~1887)
  后汉纪(东晋)袁宏(328~376)
  胡雪岩全传高阳历代名人年谱(清)汪镇毛泽东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陈志让毛泽东传(美国)R·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明通鉴(清)夏燮(1800~1875)
  清实录清实录馆撰清史稿赵尔巽等丘吉尔传解力夫神仙传葛洪适可斋纪言纪行(清)马建忠(1844~1900)
  四十自述胡适(1891~1962)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详)
  新元史柯劭忞(1850~1933)
   续汉书(西晋)司马彪(?~约306)
  雍正皇帝二月河(1945~)
  章实斋年谱胡适(1891~1962)
  朱元璋传吴晗(1909~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