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外国哲学(上篇)



  外国哲学(上篇)名著排行榜
  对话录(含理想国等)(21 次)
  纯粹理性批判(10 次)
  精神现象学(7 次)
  利维坦(7 次)
  新工具(7 次)
  思想录(帕斯卡)(6 次)
  形而上学(6 次)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5 次)
  工具论(4 次)
  人类理解论(4 次)
  实践理性批判(4 次)
  德意志意识形态(3 次)
  反杜林论(3 次)
  方法论(3 次)
  论说文集(培根)(3 次)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3 次)
  判断力批判(3 次)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3 次)
  哲学辞典(3 次)
  狄德罗哲学选集(2 次)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2 次)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 次)
  人类精神的进步史(2 次)
  人类理解新论(2 次)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 次)
  物性论(2 次)
  哲学史讲演录(2 次)
  哲学原理(2 次)
   首批推荐11 本
  《对话录》
  (含《理想国》等)
  (古希腊)柏拉图(前427~前34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朱光潜译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商务印书馆,1986 年郭斌、张竹明译有《理想国》等。
  柏拉图的老师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而且,柏拉图教出了最优秀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为了表示对恩师苏格拉底的纪念和崇敬,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思想为依据,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作品共36 篇,总称为《对话录》,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理想国》,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诺齐克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他早期的一些对话)不仅向我展现了一批混乱的观点以及一种研究和思考方法,还向我展现了一个人物,即描绘得栩栩如生的苏格拉底——他体现了这些观点,也实践了这种探索。书中表现的问题和人物一直铭记在我心里。”罗素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怀特海也说:“如果为欧洲整个哲学传统的特征作一个最稳妥的概括,那就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
  《纯粹理性批判》
  (德国)康德(1724~1804)
  商务印书馆1960 年蓝公武译,1996 年再版。
  康德出生于德国柯尼斯堡。在柯尼斯堡大学毕业后当过多年家庭教师。
  后回母校,毕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康德终生未娶,工作勤奋,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致附近居民在他每天经过的时刻来校准钟表。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所著三大批判之一,是其最重要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目标在于把握理性的特质。该书分两大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全书着重考察和研究了人类理性的本质和能力,对理性能力的全部领域和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康德严格区分了理性和知性能力,明确了哲学与自然科学、数学的各自独特的范畴和研究对象,指出了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前途和新的方向。著名的四个“二律背反”命题就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在第二版序言里,康德说自己在哲学中完成了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
  哈佛大学教授费尔普斯认为:跟中世纪时期他的前辈卡迪纳尔·尼古拉斯·卡萨努斯一样,这位哲学家提出了人类能力的定义和限度,并提出了比狂妄自大和权力欲所提供的更令人满意的伦理与行为准则。
  《精神现象学》
  (德国)黑格尔(1770~1831)
  商务印书馆1983 年贺麟、王钦兴译。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著作。因而具有德国哲学家海谋所说的三重意义:即“作为整个体系的导言、作为整个体系的第一部、并且作为一个自身的全体”。
  全书由序言、导论、正文三部分组成。正文又分为:甲、意识;乙、自我意识;丙(甲)、理性,丙(乙)精神,丙(丙)宗教,丙(丁)绝对精
   神(含宗教和绝对知识两个环节)。黑格尔考察了精神发展的诸环节,将精神现象划分为5 个阶段:1.意识,2.自我意识,3.理性,4.精神,5.绝对精神。根据黑格尔后来在精神哲学中提出的原则,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相当于“主观精神”,精神相当于“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相当于“绝对精神”。黑格尔运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研究分析这一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绝对知识是以意识的许多具体形态,如道德、伦理、艺术、宗教等为前提,经过辩证发展逐渐地必然达到的结果。
  《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是“黑格尔的圣经”。
  《利维坦》
  (英国)霍布斯(1588~1679)
  商务印书馆1986 年,黎思复、黎廷弼译。
  琐碎的思想也能积累成巨著。17 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的《利维坦》就是这样写成的。他常常边散步边思索,总是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个墨水瓶,一个笔记本,一旦一个新的思想迸射出来,就立即把它记入笔记本里。
  利维坦是《圣经》里一种凶猛有力的动物,有时是鲸鱼、龙或是鳄鱼,霍布斯用来借喻他理想中的国家。全书共分4 个部分,各自讨论人、国家、基督教共同体和黑暗王国。
  《利维坦》被誉为英语语言中第一部政治学理论著作。美国学者唐斯评价说:“由于《利维坦》这部书冷静地展现了人性本质及其行为,对政府问题提出深刻的见解,因而,直到300 多年后的今天,此书仍是政治学家的首选必读著作。”
  《新工具》
  (英国)培根(1561~1626)
  商务印书馆1986 年许宝骙译。
  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广为人知。他是掌玺大臣的儿子。23 岁进入议院。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为他树立名声的是他在哲学上的贡献。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17 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古代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法的工具,或工具论,已不能满足科学进展的需要。为此,培根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新工具》,目的是改造亚里士多德的重演绎的旧逻辑,代之以一种能求知的新逻辑,即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归纳法为方法,以发明技术为目的。
  《新工具》分为两卷。在第一卷中,培根批判了阻碍人们认识能力的四种假象,即族类的假象(人性当中所固有的)、洞穴的假象(个别研究者所特有的私人成见)、市场的假象(指由于语言的含糊不清或意义不明确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剧场的假象(各种思想体系与学派所产生的错误)。在第二卷中,培根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详细论述了自己认识自然的新方法——归纳法。
  《思想录》
  (法国)帕斯卡(1623~1662)
  商务印书馆1986 年何兆武译。
  帕斯卡是法国17 世纪最著名的数理科学家、思想家之一。帕斯卡在生命的后一阶段基本上不再致力于科学研究,转向注重对人的研究和对人的认识。这些思索人的问题的随想整理编排而成《思想录》。
   《思想录》剖析了人性的强横与高傲,卑怯与虚伪,赞颂了人的尊严和信心,帕斯卡的如下论断,成为流传十分久远的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要摧毁他,不必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地。然而,即使宇宙毁灭人,人仍然比毁灭他的力量更尊贵。因为他知道自己面临的毁灭,以及宇宙优越于自己的事实。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全部的尊严就是在于思想之中。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站立起来,而并不是由于空间和时间。因为,我们无法使其充实。所以,要努力正确地思想。这其中有道德和原则。
  《形而上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商务印书馆1983 年吴寿彭译。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17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学园学习。后受聘担任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前336 年返回雅典创建吕克昂学园,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形而上学》是其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的第11 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约前40 年)编成。由于排在亚里士多德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取名《物理学之后诸篇》,中文译为“形而上学”。全书共14 卷,各卷之间甚至同一卷的内容并没有紧密的联系。但它仍然是一部重要的著作。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哲学的性质、对象和范围,“四因说”,形而上学的定义,质料问题,实体问题,潜能和现实问题等。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评论说:“亚里士多德所拥有的知性,是人类有史以来包罗最广的知性之一,也许是最广泛的知性。从栖息海中的生物到形而上学,他无所不论,我们今天的百科全书概念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
  《沉思录》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121~18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何怀宏译。
  马可·奥勒留贵为古罗马帝国皇帝。可他在位时看到的只是洪水、地震、瘟疫、战争和内部的叛乱。哲学的沉思往往产生于人世的苦难。12 卷的《沉思录》就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的军营里写成的。
  《沉思录》记录了奥勒留在实践斯多噶派哲学的过程中所体验的真理、彷徨犹豫以及对自己信仰和观念的反思。《沉思卷》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一本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魅力,甜美、忧郁和高贵。高贵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和主题的崇高;忧郁来自身处混乱世界的感受;甜美,则是由于作者心灵的安宁和静谧。
  《工具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年,李匡武译。
  亚里士多德在中世纪被奉为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的权威。文艺复兴以后,他在形而上学方面的崇高地位被打破。但在逻辑学上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工具论》一书即为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汇集。
  《工具论》包括6 篇著作:《范畴篇》,专门讨论哲学范畴,并第一次对范畴作了分类论述;《解释篇》,讨论逻辑判断或命题;《前分析篇》,讨论逻辑的三段论或推理,包括三段论的类型、作用及规则,这是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后分析篇》讨论逻辑中的科学论证;《正位
   篇》讨论辩论中证明的方式和方法,黑格尔评价说这是一种对于培养演说家和养成谈话能力很有帮助的作品;《辩谬篇》,针对当时流行的智者派的诡辩术而写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在辩论中发生错误根源的性质和数目,并指出我们论敌所犯的错误。
  《工具论》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学体系,是逻辑学的经典著作。
  《人类理解论》
  (英国)洛克(1632~1704)
  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关文运译。
  洛克是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对于自己在哲学上的工作,洛克觉得“能够像一个受雇的低级工人,把地面清扫得干净一些,把求知路上堆着的垃圾搬掉一些,就算够有雄心的了”。这种谦逊的精神浸透在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中。
  该书由“赠读者”和正文4 卷69 章组成,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针对17 世纪盲目乐观的理性主义,洛克批判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人类没有感觉、经验之前(譬如,初生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这就是说,没有任何观念。洛克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的自由主义,少独断精神,体现了一种近代的精神,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实践理性批判》
  (德国)康德(1724~1804)
  商务印书馆1960 年,关文运译。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中的第2 部,主要阐述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为道德,不在于任何经验的喜怒哀乐、利益欲望、名利地位和目的效果,也不在于对上帝恩威的崇拜和报答,而在于服从和执行“绝对命令”。人们追求幸福,必须使自己的行为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即良知的绝对命令。康德的墓碑上刻着本书的著名结论:“有两种东西占据我的心灵,要是不断加以思索,就会给我以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在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法则。”
   二次推荐17 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国)马克思(1818~1883)、(英国)恩格斯(1820~1895)合著人民出版社1960 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写于1845~1846 年。本书分2 卷,第1 卷是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代表的德国现代哲学的批判。第2 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内容的崭新的世界观,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反杜林论》
  (英国)恩格斯(1820~1895)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年单行本。
  《反杜林论》是第一次以论战的形式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杜林,当时任柏林大学讲师,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从各方面攻击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中断《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转向批判杜林,写成《反杜林论》一书,系统而透彻地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所有3 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时人称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著作。”
  《方法论》
  (法国)笛卡尔(1596~1650)
  商务印书馆1935 年,关琪桐译。
  笛卡尔通常被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方法论》是反映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一部著作。该书实际上是由一篇导论和《屈光学》、《气象说》、《几何学》组成,导论即称为《方法论》。它以半自传形式,介绍了笛卡尔自己新的哲学方法及其形成的过程。
  在《方法论》中,笛卡尔开始说明一向被称为“笛卡尔式怀疑”的方法,决心让自己怀疑他好歹总能怀疑的一切事物,最后他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这就是笛卡尔研究真理的第一条著名原理。
  据说《方法论》是笛卡尔呆在一个火炉子里思考而成的。它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一般说来就是一种思维的精神,就是一种沉思的精神,怀疑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检验的精神,研究的精神,区别的精神。”(费尔巴哈语)
  《论说文集》
  (英国)培根(1561~1626)
  商务印书馆1983 年,水天同译。
  培根是典型的身兼哲学家和政治家的人。《论说文集》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世事的练达和哲学家思想的精辟。人生、社会的各方面问题,如真理、死亡、恋爱、友谊、财富、教育、党派等,他都有独到的观点。再加上文笔的优美,语句的简洁,使这些文章从问世时起,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美国哲学家杜兰特盛赞《论说文集》:“肯定属于为数不多的应当咀嚼
   消化的书。你很难见到在这么小一个盘子里盛着这么多肉,而且烹制得如此色、香、味俱全。..《论说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只用了一二页的篇幅,就精炼地传达了这位思想大师对生活中某一主要问题鞭辟入里的见解。”
  《论原因、本原与太一》
  (意大利)布鲁诺(1548~1600)
  商务印书馆1984 年,汤侠声译。
  布鲁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因在当时传播日心说,遭到教会的迫害,在罗马花卉广场被处火刑,为科学壮烈献身。布鲁诺因而成为科学和思想自由的象征,也是近代文化的先驱者之一。本书是作者写的哲学对话录,5 篇。第1 篇为自己的一篇喜剧辩护,捍卫哥白尼学说;后4 篇作者通过对话人泰奥非提出了自己的泛神论思想,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观点。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说:“近代科学的第一个世界是由于他在1600 年的死而开了先河。”
  《判断力批判》
  (德国)康德(1724~1804)
  商务印书馆1959~1961 年版,陈太先、睦茂译。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中的最后一部。《纯粹理性批判》研究人的知解力和自然的必然,《实践理性批判》研究理性和意志的自由。如何实现认识与伦理的联系呢?《判断力批判》完成了这一任务。三大批判构成了康德真、善、美完整的哲学体系。
  《判断力批判》主要讨论美学和目的论。康德认为美就是结构的匀称和统一,似乎是理性预先有目的设计的;同时,美又能给人以超越功利感的快乐:“对大自然自身美的兴趣总是善的迹象。”美的世界架起了沟通认识论与伦理学的桥梁。
  美国哲学家杜兰特在评价康德的影响时说:“就康德的影响而论,整个19 世纪的哲学思想都围绕着他的学说旋转。..由于有了康德,哲学再也不会像先前简单的时代中那样幼稚了;因为有了康德,哲学从此就得永远更新、日趋深刻。”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德国)费希特(1762~1814)
  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王玖兴译。
  如果说康德和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两座高峰,那么费希特就是介于其中的桥梁。他的“自我”学说用来解决康德的二元论,又启发了黑格尔。《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费希特系统阐述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著作。
  全书由3 部分组成,第1 部分探讨全部知识学之诸原理,第2 部分探讨理论知识学的基础,第3 部分探讨实践知识学的基础。费希特知识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以绝对自我作为出发点,把自我的本原行动看作是一切知识的基本依据。在知识学中,人对自己独立性、自由性和主体性的认识被设定为最高原则。费希特的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进步作用。
  《哲学辞典》
  (法国)伏尔泰(1694~1778)
  商务印书馆1991 年,王燕生译。
  在法国巴黎的先贤祠里,伏尔泰安息在卢梭的旁边。普鲁士国王弗里德
   里希二世赞扬伏尔泰说:“伏尔泰最堂皇的纪念碑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他的著作要比圣彼得的王宫、卢浮宫和所有人类虚荣心奉献给永恒的那些建筑物,延续更长的时间,当没有人再说法语时,伏尔泰的著作将被译成那接替法语的语言。”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说:“18 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
  伏尔泰的著作达99 卷之巨。涉及的内容像百科全书一样渊博,非常精采。《哲学辞典》同样也是如此。除了小说之外,这部辞典是伏尔泰作品中可读性最高、最光彩夺目的一本,其中的每一个条目都是简洁、清晰、智慧的典范。罗伯逊评论说:“有的人可以在一小卷书里叠床架屋,伏尔泰可以在100 卷大部头中言简意赅。”
  《狄德罗哲学选集》
  (法国)狄德罗(1713~1784)
  商务印书馆1983 年,江天骥、陈修斋、王玉庆译。
  狄德罗是18 世纪启蒙时期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思想领袖之一,从事世界上第一部大型《百科全书》的主编工作长达25 年。恩格斯称赞他:“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狄德罗哲学选集》包括8 篇主要哲学著作,反映了狄德罗的思想发展线索,其中阐述的思想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德国)康德(1724~1804)
  商务印书馆1991 年,何兆武译。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1784 至1797 年间撰写的8 篇重要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论著。作为其批判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文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又有“第四批判”或“历史理性批判”之称。
  康德历史哲学的中心线索是历史的两重性,即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历史的合规律性。人类历史既是合目的,又是合规律的。目的王国与必然的王国最后统一于理性的王国。统治这个理性的王国的原则是:正义和真理、自由和平等、不可剥夺和不可转让的天赋人权。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其政治哲学中有价值的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倡导各自由国根据禁止战争的盟约结成一种联邦。缔结世界联邦作为保障和平的手段的思想,我们可以瞥见今天联合国的影子。康德思想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英国)恩格斯(1820~1895)
  人民出版社1965 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重新译校。
  全书由序言、正文和附录组成。正文分4 部分。第1 部分论述并分析黑格尔哲学;第2 部分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3部分批判费尔巴哈社会历史观点的唯心主义倾向;第4 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本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联系和区别;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人类精神的进步史》
  (法国)孔多塞(1743~1794)
  《人类精神的进步史》被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称作:“18 世纪的最后遗嘱。”不仅因为它写于1794 年,而且是孔多塞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临终前藏匿在巴黎一个顶楼里写成的。
  作者在该书中概括了从原始时代到法国革命的人类精神,并以科学发展为标准划分了世界历史的10 个时代。孔多塞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就是进步的规律。进步的主要障碍是各种偏见。这类偏见将被铲除,人类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美国学者唐斯认为,该书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19 世纪的社会哲学。马尔萨斯、詹姆斯·密尔、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等均受到它的影响。
  《人类理解新论》
  (德国)莱布尼茨(1646~1716)
  商务印书馆1982 年陈修斋译。
  狄德罗在主编《百科全书》时撰写“莱布尼茨主义”一条时高度评价莱布尼茨:“当一个人考虑到自己并把自己的才能和一位莱布尼茨的才能来作比较时,就会弄到恨不得把书都丢了,去找个世界上极偏僻的角落躲藏起来,以便安静地死去。这个人的心灵是混乱的大敌:最错综复杂的事物一进入他的心灵就弄得秩序井然。他把两种几乎彼此不相容的品质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是探索发现的精神和讲求条理方法的精神,..就哲学家和数学家这两个词所能具有的最充分的意义来讲,他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
  阅读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之后,我们会更增加对莱布尼茨思想和人生的理解。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德国)施蒂纳(1806~1856)
  商务印书馆1989 年,金海民译。
  作者系青年黑格尔派重要代表,所以在书中采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三段论形式进行论证。全书分为“论人”和“论我”两部分。第1 部分,作者论述了个人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儿童、青年和老年三个时期,并批判了费尔巴哈和论述了共产主义学说。第2 部分,作者指出了自我完全解放的道路。他认为,自我的解放不能依据其他永恒的观念或价值而获得,必须将自我提高到这些观念之上。国家是自我最大的敌人,因为国家总是反对个人意愿。消灭政党、国家之后,应建立起利己主义者的联合体。在爱的原则指导下,它既能增加自我的力量,又不损害个人“独立性”,本书被后人称为“无政府主义的宣言”。
  《物性论》
  (古罗马)卢克莱修(约前99~前55)
  商务印书馆1981 年,方书春译。
  卢克莱修和凯撒是同时代人,生平事迹不详。《物性论》是他传世的唯一著作,湮没千余年,直至1473 年被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发现而得以整理出版。
  《物性论》全书6 卷,7000 多行,以拉丁文的抑扬六步格诗歌体的形式阐发了自德谟克利特到伊壁鸠鲁以来的原子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卢克莱修
   认为自然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灵魂的本性在于与肉体同生同灭。由于灵魂不是不朽的,因而宗教也是无稽之谈。本书是目前了解原子唯物论的唯一珍本。同时,卢克莱修的思想深刻影响了18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的发展。
  《哲学史讲演录》
  (德国)黑格尔(1770~1831)
  商务印书馆1981 年,贺麟、王太庆译。
  《哲学史讲演录》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两部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哲学史讲演录》是黑格尔去世后由其学生米希勒根据他的讲稿和提纲整理而成。
  本书由导言、东方哲学和正文3 部分组成。正文包括第1 部分希腊哲学,第2 部分中世纪哲学,第3 部分近代哲学。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哲学是绝对理念把握自身的最高形式。哲学史不是谬见的堆积和哲学体系的死尸陈列,而是理念自身的发展过程,各个哲学体系都是理论的外在表现,是理念发展的必然环节。历史上的哲学在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系统必然是最丰富、最具体的哲学系统。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是从希腊开始的,最后过渡到日耳曼哲学。
  《哲学史讲演录》中东方哲学部分只占很小的篇幅,并将它排斥在哲学史之外,表明了黑格尔西方中心论的思想和对东方哲学的无知。
  《哲学原理》
  (法国)笛卡尔(1596~1650)
  商务印书馆1958 年,关文运译。
  《哲学原理》是笛卡尔最成熟的著作,他曾对科学作了分类,将整个哲学比喻为一棵树。其中,形而上学是根,物理学是干,树干划分为3 个主要部分,即医药、机械和伦理学。
  《哲学原理》一书即按照笛卡尔科学的分类撰写,全书由1 篇序言和4章正文组成,从形而上学、物理学等方面,全面概述了他的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些天才的见解,如发现了能量守恒原理等。
  笛卡尔无疑配得上他在巴黎圣日耳曼心堂中的墓碑铭:“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三次推荐书目
  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观点看系统论和物种起源(德国)恩斯特·迈尔(1814~1878)
  导论(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
  (德国)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德国)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
  笛卡尔哲学原理(荷兰)斯宾诺莎(1632~1677)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国)笛卡尔(1596~1650)
  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德国)费希特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法国)伽森狄(1592~1655)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德国)费尔巴哈(1804~1872)
  哥达纲领批判(德国)马克思(1818~1883)
  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俄)赫尔岑(1812~1870)
  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德国)莱布尼茨(1646~1716)
  灵魂论及其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万象的本质(古希腊)鲁克雷提阿斯(前96~前55)
  论物体(英国)霍布斯(1588~1679)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德国)费希特论有学识的无知库萨的尼古拉论自然(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
  人类知识起源论(法国)孔狄亚克(1715~1780)
  人类知识原理(英国)贝克莱(1685~1753)
   实证哲学教程(法国)孔德(1798~1857)
  斯宾诺莎书信集(荷兰)斯宾诺莎(1632~1677)
  天象论宇宙论亚里士多德先验唯心论体系(德国)谢林(1775~1854)
  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威廉·魏特林学术、神、人的成熟和进展(英国)培根永久和平,一个哲学家的主张(德国)康德哲学全书(德国)黑格尔哲学思想录(法国)狄德罗哲学通信(法国)伏尔泰(1694~1778)
  知性改进论(荷兰)斯宾诺莎(1632~1677)
  致死的疾病(丹麦)克尔凯郭尔(1813~1855)
  自然的体系,或论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法则(法国)霍尔巴赫(1723~1789)
  自然哲学(德国)黑格尔(177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