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有声有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倡言读书、鼓励求知已经越来越成为寂寞而困难的事业。电视、卡拉OK、录相影碟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昔日夫子们宁静的书斋。
然而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书籍永远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挚友。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多,已经在全世界带来众所周知的负面效应:人们变得匆匆忙忙,语言表达困难,思维缺乏系统,对世界的理解支离破碎等。
诚然影视图像与传统图书相比,具有直观迅捷、丰富多采的优点。但是书籍所能给予人的巨大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先贤时哲将智慧凝聚于卷帙浩繁的典籍之中。通过读书,我们生活在思考之间,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不断提高自已的理解能力,充分发展自已的想象力。在书籍的帮助下,我们与大自然交融,与一切相识或不相识的生命和谐相处。阅读能使人获得更细腻、深刻而持久的感悟。不为功名、不为考试,我们需要用一生来读书,为塑造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为了在俗世寻求一种更高品格的存在形式。
悠悠历史,书海茫茫。在我国,一直有推荐好书、指导阅读的优良传统。早在唐代就有“士子读书目”的出现。清代张之洞有《书目答问》。近代以来,有胡适开列的《一个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章太炎的《中学国文书目》、汪辟疆的《读书举要》。80 年代以来,蔡尚思开列了《中国文化基础书目》、季羡林主编《中外文学书目答问》等。外国推荐书目也不少,如费迪曼的《一生的读书计划》、毛姆的《书与你》、日本学者编的《世界名著便览》等。然而过去、现在,中国、外国所开列的书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章太炎所列《中学国文书目》中的一些书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恐怕也还是陌生的,而西方推荐书目一般都带有忽视东方文明的倾向。推荐书目不可避免的会打上主观色彩的烙印。例如某个推荐者认为是最重要的书可能在另一推荐者的书目中提都没提过。
去年,王余光老师给我们几个研究生布置了一个作业——选取中外经典书目进行推荐次数的统计,从量化的角度排列中外名著的位次。我们将中外著名的推荐书目和影响书目收集到一起进行统计,以尽量排除一人开列书目可能存在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因素,这样得出的书单将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展现各书在中外名著中的地位。
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打算收入文史哲方面的书目。在收集书目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在人类文明成果的大展厅中,文史哲固然是重要的部分,天文、地理、经济、军事、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程的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于是我们把视野扩大到了几乎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王余光老师以他先后主编过《影响中国历史的30 本书》(1990)、《中国读书大辞典》(1993)、《塑造中华文明的200 本书》(1997)等书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他多年从事文献学、文化史研究对此领域的熟稔,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影响的名家书目。在此基础上,我们借助工具书和最新报道中的线索,按图索骥,不断补充,最后充实到80 种书目。
一个好的想法要达到像样的结果须付出持久和卓绝的努力。从去年我们接受这个任务到现在初步完稿,已经快一年了,而且我们一直以丰沛的热情互相勉励,努力地工作。我们走过雪花满天的校园,炎炎暑期也守在火炉武汉奔波于宿舍与图书馆之间。正文提要的写作,邓咏秋完成中国小说、俄苏
小说、其他国家小说、中国散文、外国诗歌、戏剧、外国其他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下篇、外国历史、外国人物传记、天文地理等12个类。俞菲完成英国小说、法国小说、美国小说、中国诗歌、中国文学合集、外国文化、文艺评论、中国历史上篇、外国文艺评论等8个类。其它16个类由刘洪权完成。三人的计算机文稿由邓咏秋作初步汇总,最后由王余光老师作统稿与订正。
这本书是受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约请而写的,并受到该社与李春林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鹏先生,及文燕平、王有富、陈幼华、牛金芳、张云、林芳等几位研究生同学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谢意。
回首走过的道路,这次写作不论从独立工作还是从团结协作上所给予我们的深切体验对我们一生都是宝贵的财富和永远眷恋的美好回忆。虽然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由于这2500多种书涉及领域之广,受自身学识和能力的限制,本书的疏漏是难免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指正。
我们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决不仅止于让读者阅读它本身,而在于鼓励读者爱书的热情,去翻阅那些被推荐的名著鸿篇,吮吸更深邃的精蕴。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这部“书单子”书序言中写到的,是为了引读者“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又有台湾作家子敏先生曾云:“书单子很能刺激读书欲,很能培养爱书心。常读书单子的,早晚会成为一个爱书人。”(《“书单子”书:读台北尔雅出版社<好书书目>》)这正是我们的用心所在。愿我中华读者更多的从这些长传不衰的名著中汲取养料,接过世界文化的火炬,继续构筑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如我们的先贤,为世界文明续上重彩的一笔!
邓咏秋刘洪权俞菲1998.9.10于武汉大学枫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