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天下第一街

作者:刘富道




  明末清初,它是中国最大的货物集散地;
  改革开放以来,它“买全国,卖全国”,一度执中国小商品市场之牛耳;
  1988年,本刊以它为本,独家首发《万元户大世界》;
  2008年的本期,应读者建议请求,特为您献上全方位的纵深纪实盛宴——《天下第一街》。
  
  正街官街今日汉正街
  
  北方城市,地面大体平坦,街道布局呈井字型,东西南北都是直通通的,外地人也不易迷路。武汉就不同了,市境被江河、湖泊、山峦分割成不规则的块块,而且是高一块低一块,几乎找不到一条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街道。别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走进汉口的巷子里,也有找不着方向的时候。很早很早以前,民间就有句俗话: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这句话起初并不是形容汉口的大,而是形容汉口街道里巷的不规则。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长期生活的武汉人,方向感一般比较差。外地人在武汉问路,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朝前走”“笔直走”,或者是“朝上走”“朝下走”,听了也摸不着头脑。上和下,是以长江汉水的流向而言的,还有点儿方向感,更复杂的方向感武汉人就没有了。
  《汉口丛谈》中范锴说:“汉口自明以来,久为巨镇,坊巷街衢,纷歧莫绘。”正是那样。汉口的街道,特别是汉正街一带的街道,纵横交错,难以描绘。范锴对汉口的比喻是:“形如眠帚,上直而下广。”如果把汉口比作一把躺着的扫帚(依我看也像一只躺着的皮靴),汉正街就在这把眠帚从跟部到柄部的位置上。
  汉正街是一条与汉水平行的街道。汉口的街道在四百多年的发展扩张过程中,早期是以汉正街为基准,凡与汉水、长江平行的东西向街道,称为某某街,其主要干道则称之为某某大道;凡与汉水、长江垂直的南北向街道,称为某某路。这里所使用的“平行”也好,“垂直”也好,都不是严格的数学概念,只是大体的方位走向而已。好了,如果你是外地人,又有了这点儿小知识,可以跟我一道走进汉正街了。
  
  汉正街最早就叫正街。明、清时期,汉正街西起硚口,东到龙王庙,贯穿汉口始终。当年正街分为两段,贯穿全镇。上段西端在硚口,东端直通小河口龙王庙。下段由黄陂街起,直抵租界区的洋街。上段与下段首尾错位不衔接,下段与长江平行。大码头为正街的上段与下段的分界点。年湮代久,正街下段后来演变为黄陂街的一部分,今人眼中的汉正街,不再包含下段了。
  民国初年,正街上段曾分段命名,由西而东有玉带门正街、杨家河正街、武圣庙正街、石码头正街、五彩正街、永宁巷正街、沈家庙正街。1926年,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后,这些街道统称为汉正街。汉正街,汉正街,“汉口之正街”。严格地说,到了民国初年,汉口中山大道形成,汉正街的“汉口之正街”的地位,已经被中山大道取代了。
  汉正街最早也称官街,这是因为有许多地方官署曾经设在这里。
  汉口市场自清初日益兴盛,人口越来越多,市政越来越繁剧。
  伴随着汉正街商品集散地的形成,汉正街南北两面都有街道发展起来。北面有夹街(今大夹街、小夹街)和堤街(今长堤街),南面有河街(今沿河大道)。不过,旧时沿河一带,因水拍浪洗,河岸逐年崩溃,直达正街,河街不复存在。从《续辑汉阳县志》的舆图上,可以看到汉正街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巷子,都直通河边。今天的沿河大道,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年整理河岸,兴建防汛墙,拓宽通道而形成的。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出现了一个较长的安定时期,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正街百业兴旺起来。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十里长街铺设了条石路面,在当时这是足可炫耀的一大进步,在今天就叫形象工程。当年的条石路面,承载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了三个世纪的风雨,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被沥青路面所取代。
  石填街道土填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汉河前贯大江环,后面平湖百里宽。白粉高墙千万垛,人家最好水中看。
  上面两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汉正街当年的情景。真正的瓦屋竹楼,从古籍上得知,由于火灾频仍,市政当局出面明令拆除了。但我是看到过沿河一带吊脚楼式的店铺的。它们倚河岸而建,房屋后部的木柱立在斜坡上,地板悬在空中,蹲厕所,烧火做饭,都如同高空作业。涨水季节,站在店铺后边看浊浪滔滔,有如站上了一艘行驶的船。
  
  街名一半店名呼
  
  汉正街一带,街巷名称有点儿意思。直白,粗俗,明了,卖什么东西叫什么街名。一般是这样。叶调元这么唱道:“街名一半店名呼,芦席稀稀草纸粗。一事令人惆怅甚,美人街上美人无。”原注为:“纬子、衣服、袜子、剪子、芦席、草纸、打扣等街巷,皆以店名。惟美人街则山榛隰苓,徒忾慕乎西方矣。”你说,连衣服草纸之类都可成街名,除了拉屎拉尿之外,什么不可以成街名?可惜的是,美人街上,卖的尽是山坡上长的榛子,湿地上长的苓子,却没有成堆的待价而沽的美人。《汉口竹枝词校注》对“惟美人街”两句,有引经据典的解释,以为语出《诗经·邶风·简兮》,其中美人为“西方美人”,借指贤者。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我宁愿相信,叶调元的惆怅,是走到美人街上,看不到满目美女油然而生的感叹。
  街名一半店名呼,而另一半呢?不是与行业有关,就是与寺庙有缘,再就是与张家李家的姓氏相关联。如淮盐巷、关帝庙巷、朱家巷……杨千总巷,恐怕就是一个姓杨的千总住过的巷子了。以往留作防火通道的地方,也修起了大火路、小火路、新火路。
  一条街巷成名之后,经营项目发生变化了,地名却并不一定要跟着变更。打扣巷在明朝中期就有了,到了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以成衣、打制中式扣结为主的打扣巷,后来设有官钱局、钱庄和票号,一时成为汉口的金融中心,不过还叫打扣巷,一直叫到如今。如今这里不打扣结了,但一听这个名儿,人们就有兴趣追问它的历史。
  永宁巷的得名,则见于《杨州府志》卷五十二《人物笃行》章(古杨州即今扬州)。李茂是流寓汉口的扬州客商。他看到汉口人烟稠密,经常受火灾威胁,就出资买下民舍若干楹,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开辟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通道。这条通道从此就叫永宁巷。李茂的善举使众多街坊邻里受益,由此,他被封为朝议大夫,去世后被甘泉人作为乡贤祭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儿子李天祚,也继承了父志,乐善好施。正因为李茂的家族做过许多善事,才在《杨州府志》记上一笔。
  
  皇上的足迹
  
  到汉口来的皇帝,有在任上来的,有在登基前来的。他们到汉口来,可能是公务在身,也可能是游山玩水。不过,我倒觉得一个皇帝能够到处走走看看,就算是游山玩水,总是好事情,总可以领略一下山川地理,总可以了解一些社情民意。
  历史上,凡是皇帝走过的地方,地名都会打上光荣的印迹。汉正街,就有一些这样的地名。接驾嘴、报驾巷、送驾墩,一看地名,就知道是皇帝来过的地方。不过,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地名都被讹传了。接驾嘴讹传为集稼嘴,看起来还有些道理,让人联想到这里是个五谷杂粮的集散地。至于今天一些懒汉懒婆娘,把集稼嘴写成集家嘴,就毫无道理了,令人无法容忍。
  我们只说说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与汉正街集稼嘴的故事。
  朱厚熜在13岁时死了父亲,他以世子身份处理封国事务。按当时的礼仪规定,朱厚熜要守3年孝。在他只守了两年孝,丧服还没除去时,就接到皇上圣旨,承袭了封国之职。仅仅过了5天,所任封国之职的屁股还没有坐热,这小子的运气又来了,正德皇帝驾崩。皇上死的时候才31岁,尽管后妃一大排,却没有后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