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免费送你回家
作者:郭 炜
吴锁球所在的机械厂面临破产改制,眼看成下岗职工了。机械厂的不少职工对厂里“庙穷方丈富”的现象愤愤不平,纷纷要求上访,很多人加入了上访队伍,准备到省城讨个“说法”。
吴锁球现在最要紧也最担心的是每月要凑齐儿子的生活费,儿子在省城一所大学里读书,每月起码得三百元生活费。自己下岗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生计困难,儿子的生活费也成了问题,吴锁球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上访?
吴锁球借改制之机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呆了几天,心里闷得慌,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便决定上省城一趟,找儿子谈谈心,说说今后的打算,同时也让儿子有个心理准备,吃个“定心丸”,不要埋怨父亲没尽到职责。
吴锁球到省城看见儿子和其长谈后,下午乘火车回县城。买好火车票好不容易挤到检票口,一摸口袋,吓得冒了一身冷汗:裤兜开了一条缝,钱包和车票不见了踪影。他只好退了回来,怒骂道:“妈的,被小偷光顾了。”
吴锁球稍微镇静了一下,伸了伸又长又扁的舌头,自信地想:“就凭我铁齿铜牙两片嘴,我就不信说服不了别人帮助我。”接着,他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尽,也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更没有一个人愿帮助他,他彻底失望了。
吴锁球长叹一声,走出车站,准备回头向儿子求助。经过一条小巷时,他的眼睛一亮,一辆白色面包车引起了他的注意,车前牌照显示这是一辆家乡的车。为啥不向他们求助?说不定还可以搭趟不用花钱的便车呢。
想到这里,吴锁球向面包车走去。突然,车门打开了,下来四个人,为首的一个问道:“你是干吗的?”吴锁球说:“我遇到困难了,想请人帮忙。”谁知他话一出口,那人便说:“没错,听口音是我们那儿的,带走。”吴锁球没见过这阵势,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没等他弄清原委,另外三个人便立即上前,不容分说,将他架进面包车。
车上还坐着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别人称他马局长。吴锁球赶紧申辩:“我又没犯法,你们凭什么平白无故地抓我?”马局长威严地一挥手,打断他的话:“别狡辩了,你们这些刁民,唯恐天下不乱,专门喜欢捅娄子。”见吴锁球又要张嘴,马局长一声吼:“你闭嘴,我可把话说白了,有啥事儿先回去再说,在这儿,你别给我丢人现眼。”
吴锁球仿佛陷入迷魂阵,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咧着大嘴发出“啊啊”、“我我”之类的音符。那伙人中的两个人拉胳膊架腿把他夹在当中,生怕他逃走似的。另两个人则在巷子口巡视,不时询问过往的人,直到下午五点钟左右,见没有他们所寻之人,马局长才下达命令:“回去。”然后面包车一溜烟儿地直奔吴锁球居住的县城。
晚上八点多钟,面包车把吴锁球一直送到机械厂里。马局长打电话叫来了厂长,和厂长嘀咕了很长时间,最后厂长大声说:“马局,您放心,吴锁球的思想工作我一定给您做通,今后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情。”厂长盯着吴锁球,吴锁球心里直发怵。“简直吃了豹子胆了,竟然敢跟着瞎起哄,我们厂不是还没破产吗?你不是还没下岗吗?”
厂长一边拍桌子,一边不无讽刺地挖苦。“你还去上访,你是不是让我们县丢脸,啊?幸亏公安局的人提防着,在那儿守着你们这伙人。不然……”听厂长这么一说,吴锁球惊叫道:“谁上访了?有没有搞错!”厂长指着他鼻子:“你不是上访,你去猫儿胡同干吗?省政府信访办公室就在那胡同里边。”吴锁球这才渐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吴锁球终于从厂长的嘴里明白,那伙人把自己当作上访对象了。大呼:“我冤枉啊,我到省城看儿子回家时在火车站钱包被人偷了,看到本地车,想求他们捎我回家,哪知被误会了。”见厂长半信半疑,他把手插进裤兜,从裂缝中伸出手掌来,挥舞着。厂长看了看,又想了想,这才轻蔑地一笑:“我谅你也不敢。”
吴锁球无端地被当作上访对象押回县城,心里憋了一肚子气没处发泄。回到家,他对着妻子倒苦水,妻子安慰道:“有啥抱怨的,你这是占了便宜唱雅调,要不然回得了家吗?应该高兴才是。”吴锁球一听,言之有理,心情才豁然开朗起来。一会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诡秘地一笑,走到电话机旁抓起电话。吴锁球拨通了电话:“喂。儿子,你国庆节放假不是要回家吗?我告诉你,你到火车站附近的猫儿胡同口转悠,那儿有我们家乡的车停在那里,没准有人会免费把你送回家……”没等儿子深问,他便挂断电话。然后,吴锁球狠狠地说:“就兴当官的耍咱?咱也耍耍那帮老爷们!让我儿子也坐趟免费车回家。”说完,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态……
责任编辑 张曦霖 E—mail:xlin8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