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如何实现打工族的老板梦

作者:佚名




  他们是特殊的一群。在他们身上,总是携带着两种名片,随时准备变换角色;8小时之内,他们是打工者,8小时之外,他们是主宰自己梦想的老板;他们总是脚步匆匆,他们总觉得精力不够用;他们也在刻意回避,同事们不知道他在工作之外也做着老板,就连他们的名片上也印着“市场部经理、董事”等头衔,而不是总经理。他们就是在职创业者。
  尽管离上海市正式扩大出资者范围,准许在职人员创业的相关政策出台已经过去两 年多了,还是有不少人在在职创业这条路上走得遮遮掩掩,还有不少人依然驻足观望。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徐本亮认为,在职创业者与其他的创业者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性,他们选择创业多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或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然而,只有激情是不够的,只有明白在职创业适合做什么,不宜做什么,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才能在这条路上更平稳的走下去。
  
  四大创业方向最适合
  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国家公务员以及参照和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以及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纪规定的其他人员,不得向各类企业出资入股。
  就创业项目来说,在职创业人群由于其边打工边创业的特性,在项目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华光学院创业培训中心余立波主任认为,在职创业比较偏向于投资较小、占用时间不多、能够委托他人打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等几个特性,具体而言有下面4种创业方向。
  
  网上创业
  由于网络的便捷、高效、方便管理,不少在职创业者都把选择的方向定在了网上创业。网上创业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网上开店,如在淘宝、易趣上开家自己的网店,或者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站。二是善用信息的不对等来进行获利,例如有人在某家知名商务网上注册,专门为供求双方有偿提供信息,而这些信息则全部来自免费的网络。
  
  做代理商
  做某个商品的代理,不需要占用全职的时间,而且正职的工作还能积累较多的人脉,方便代理商品的销售。
  咨询业
  这是最常见到的一种在职创业类型。通常是在职者利用自己的头脑智慧、丰富的从业经验或专业技术,进行创业。
  委托投资
  适合那些拥有一定资金,但个人缺少精力或时间的创业者。对于委托投资来说,一是要选择一个好的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优势、市场差异、美誉度这四个方面;二是一个好的合伙人,合伙人的品性是第一位的,一个诚信的合伙人是保证合作成功的根本,当然合伙人是否具有管理素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鱼和熊掌终难兼得
  尽管在职创业具有风险小、可充分利用资源等优势,但在采访中,仍有不少人对在职创业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全力以赴创业尚不能保证成功,何况这样三心二意。时间、精力投入的有限性必然限制了创业规模的发展。“严格来说,这样的创业不能算创业,更多在职创业者只是抱着赚钱的心态,而不是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份事业”,一位受访者尖锐的表示。
  而另一方面,不少在职创业者也直言,两头兼顾的状态让他们感到很辛苦,未来肯定要放弃一头。
  由此可见,尽管在职创业有效调动了在职者的闲散资金,带来了收益,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它仍然只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模式,更多人经过在职创业的尝试和积累,或者选择辞职进行完全创业,或者放弃创业继续做打工族。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取舍是必然的趋势。
  
  精力难以兼顾,于是辞职
  李彬从体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单位做后勤主管。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他渐渐感到了乏味,然而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收入不高。于是,李彬便打起了小算盘: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之余干点儿别的什么。“重拾老本行”是他第一个闪现的念头。“对,当健身教练,开一家健身房!”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后,他最终决定,就把地点选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
  “现在的健身房都是采用会员制度,一投资就是几百、几千元,人们肯定会在入会前有所犹豫,进行多方比较。”陈彬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先让大家进行免费体验,“刚开张的一周,我们的所有健身器械是免费对外开放的。我还利用以前在体校学习时的一些人力资源,请来健美教练、舞蹈老师给大家授课,确实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凑热闹的人。”一周之后,问题来了:客流明显减少了一大半。这时候,陈彬就在销售模式和宣传上动足了脑筋,下班一回家就到各家信箱中投放广告,然后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价格也只是外面各大知名健身房的1/2。
  终于,人气渐渐旺了起来。来的大多是年轻白领女性,也有大学生,还有的是小夫妻俩一起来办。
  现在李彬的健身房已开办半年多,很多住户都办了年卡。但李彬有时却感到力不从心,“每天下午5时就必须从公司出来,7时赶到健身房上班,一般要工作到晚上11时,而且运动量也很大,第二天上班时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疼。”李彬感叹道,“在职创业真的是挺辛苦!”而且由于生意越来越好,人手上也显现出缺口,“我现在需要一个健身教练和一个财务管理。技术方面的事情我打算放手请人来做,我则负责管理方面的事务。当然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些,所以需要回炉再进修再学习。”他说,“最高兴的事,是晚上11时打烊后清点那比工资高出好几倍的赢利。等过阵子,健身房转上正轨,我打算从单位辞职,全心全意当老板。”
  
  有备才能少患
  创业毕竟要牵涉诸多精力,要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并非易事。而且,任何一种形式的创业都存在风险,在职创业者往往一心二用,更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积极利用现有资源
  不少在职人员都选择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创业,对这部分在职老板来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是最大的创业财富,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在职老板不能将个人生意与单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里扒外,唯利是图,否则不仅要冒道德上的风险,而且很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有些上班族有投资资金或有一定的业务渠道,但苦于分身无术,因此会选择合作经营的创业方式。这虽能让在职老板轻松上阵,但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
  此外,要责、权、利分清楚,最好形成书面文字,有合作双方和见证人的签字,以免到时候空口无凭。
  
  细致准备必不可少
  创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融资、选项、选址、营销等诸多方面,因此在职人员创业前进行细致准备必不可少。例如,参加一些相关的创业培训,增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为创业开一个好头;撰写一份详细的商业策划书,包括市场机会评估、赢利模式分析、开业危机应对等,并摸清市场情况,知己知彼,打有准备之仗。
  
  尽量用足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有很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在职人员创业时一定要注意“用足”这些政策,如免税优惠、在某地注册企业可享受比其它地区更优惠的税率等。这些政策可大大减少创业初期的成本,使创业风险大为降低。
  
  工作只是积累,创业才是梦想
  和别人的事业发展轨迹稍有不同,三少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是先创业而后再找工作,最终具备了打工者和老板的双重身份。
  早在还是大学生的时候,三少就尝试了两次创业。一次是大二那年,创办了一家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信息的网站,但由于当时正值互联网的寒冬,没有人愿意再拿钱出来投资网站,所以首次创业就遭遇了滑铁卢,后来他又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
  毕业后,三少思索再三,决定还是回归到自己最感兴趣并最具优势的行业中来。分析了目前的市场情况,他把目标确定在了建一家B2C的电子商务网站,主营笔记本电脑,因为他坚定的认为,在今后,人们拥有笔记本的普及度将和他们拥有手机一样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