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贵州平塘农民增收有“绝招”

作者:雷远方




  近年来,贵州省平塘县农民转变观念,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金点子”。
  
  跳跳唱唱能挣钱
  
  “忙时扛起锄头种田,闲时穿上戏服挣钱。”——这是平湖镇新高村望沙农民女子花灯队的真实写照。
  这支花灯队成立于2001年,由12名年轻媳妇组成。平时她们下地劳动,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一旦邀请她们,她们就梳妆打扮、穿上华丽的戏服应约前去“凑热闹”,敲锣打鼓、舞狮子、唱花灯,一场演出下来,收入400多元。队员吴万群介绍说,一年中演出100多场,收入5万多元,队员人均收入4000多元。
  据了解,在平塘,像她们这样的花灯队有80多支,他们活跃在城乡,在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自己也挣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股东打工钱满包
  
  “荒山入股做股东,自家山上去打工,砍刺挖坑栽小树,腰包鼓胀不再空。”————这是谷硐乡场坝村大寨组村民唱的一首山歌,它真实地道出了当地村民用荒山入股做股东之后的心声。
  过去该组村民“母猪肉过年,卖柴找盐钱”,穷得一分钱恨不得掰作两半用。2001年,在县国有林场的引导下,103户农民用4000多亩荒山作“股份”参与到国有林场的荒山开发中去。林场全权负责投资开发及经营管理,村民协助管理,产生效益后,按林场70%、村民22%、乡政府5%、村里2%、村民组1%的比例分配,村民与林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入股的农民承担了开发荒山的劳务,报酬由林场支付。据悉,4年多来,入股农户400多户,辐射场坝、鸡场、翁片3个村15个村民组,入股农户每年劳务收入最高5000元,最低1000元。仅大寨组去年劳务收入就达27万元,户均2600元。
  “树木长大成材后,我们就可以分红,坐在家里都有钱用啊!”村民刘景福高兴的告诉笔者。
  
  室内种“草”也发财
  
  “不费心血不流汗,在家种‘草’有钱赚。”——这是新塘乡民联村上松场组农民王国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他家里,笔者发现一间大屋子里放置几十个花钵,花钵栽种兰花——他就靠种兰花发家的。
  他养兰花多年,有丰富经验。用房前屋后的土地育苗,遇上好的品种,便移到室内培植,定时浇水、施肥。他的产品远销四川、重庆、湖南及周边县市,最贵的一株卖了3.1万元。仅此一项,他年收入10多万元。
  去年,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组里的10余户人家也在家里种起了兰花,并初见效益,收入最高的超过了1万元。
  
  养牛出租收入高
  
  “不需要抵押,凭诚信‘贷’牛。”——这是通州镇翁岗村平桥组农民冉茂祥“牛银行”的宗旨。
  今年38岁的“行长”冉茂祥从事牛马生意多年,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许多农户因无劳力或无精力养牛,只是到了农忙季节借牛使,农闲时外出打工挣钱。于是,他萌发了养牛出租的想法。2002年,他倾尽家里积蓄买了40多头牛出租兼育肥,他按季度收起租金,每季300元。对租怀孕母牛去的,他则不收费,只要小牛;对租去时是瘦牛,还回来时已育肥了的,则少收租金。
  两年多来,先后有60多户农民到冉茂祥家,租牛200余头次,租金收入近3万元,获得小牛42头,收入1.3万元。
  据了解,在通州镇,像冉茂祥这样的“牛银行”如今已经发展到6家, 辐射翁岗、金星等10多个村。“行长”们在解决当地农民农忙时节无牛开展生产的后顾之忧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