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中国女硕士“情调小店”名震加拿大

作者:暖心儿




  快乐至上的加拿大人
  
  王慧2001年从财经学院毕业后,应一位在加拿大经商的亲戚之邀到北美发展。
  表妹在加拿大某著名公司当白领,刚从机场把王慧接到家,她就满脸羡慕地告诉她,她的总裁辞职回家了,因为他“想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其实这位老总才四十来岁,为了快乐竟甘愿放弃百万年薪,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但这种事在加国并不是作秀,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享受生活远比发财重要。
  华人新移民往往认为汽车是一项开销,一项成本,得有足够的收入才能养相应级别的汽车。而加拿大本地的失业者却在大喊:失业金太低啦,我没钱买汽油,开不了车,我怎么找工作。如果不能拥有足够丰厚的收入,中国人肯定不会考虑居住环境,挣钱第一嘛。加拿大人却认为有一个安静、治安良好、环境美丽的居住区域非常重要。
  表妹深有感触地说,尽管“老加”与华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生活是美丽的,挣钱是为了花钱,但挣钱本身并不是目的。
  
  炒掉洋老板去练摊
  
  2002年6月,王慧应聘至商贸公司工作,月薪3000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7元)。她的同事分别来自美国、巴西、印度等七八个国家,部门经理巴巴拉是位刚离了婚的加拿大女士。尽管她经常让王慧搞商业调查、写分析报告,而且挺满意,事后总是一字不改地正式递交给公司老板,可她就是不喜欢王慧,从不给她好脸色看。
  为排除心中的郁闷,一有时间王慧就忍不住要到渥太华一些极具诱惑力的“迷你”小店去逛逛,最让她着迷的就是去罗莎可蔓小姐开的那家独具风格的艺术品小店了。
  当王慧看见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里摆设着琳琅满目好似“古玩”一样的艺术珍品时,不禁大吃一惊。后来经过慢慢了解才知道,这些宝贝都是老板旅行时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虽然件件价格不菲,但生意仍好得不得了。更让人羡慕的,是她整天品着咖啡当小老板的那种洒脱和惬意!
  此时,王慧眼睛马上一亮:自己何不辞职开一家这样的艺术品商店,加拿大人不仅十分富有,而且个个推崇艺术,再说每年到这里旅行观光的欧美游客少说也有五六十万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第二天王慧马上租下一个40多平方米的店面,又批发了价值2万多加元的精美工艺品。出人意料的是生意远没有想象中的红火,第一周她仅赚了1000多加元,连开支都不够。
  有意思的是,王慧从旧货市场淘来装饰店面用的十几件“老古董”反倒十分抢手。后来终于悟出,她出售的这些工艺品虽很精致、漂亮,但都是厂家大批量生产的,同其他旅游商店出售的产品大同小异,缺少特色,自然乏人问津。表妹说这是个追求“个性”的年代,出售的东西假如是纯手工又独一无二的,恐怕全世界的时尚人士都会跑来抢购!她俩围绕“时尚”和“个性”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后来还真产生了不少灵感。比如买回的那些破旧的布阳伞,根据伞布透光、形似灯具的特点,把它们设计改造成各式各样的台灯、吊灯;那些锈迹斑斑的欧式壁炉,经过打磨、绘制之后,变成了盛满鲜花的花坛;破烂的木柜、木茶盘被巧夺天工地绘制成好似古玩一般的精美工艺品;旧餐具、旧铜盆、旧壁灯等物品出乎想象地设计成各种石英钟……
  经过她们的创意和雕琢,这些充满经典韵味的艺术品刚摆上货架,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人们仔细欣赏着,无不啧啧称奇。
  从此王慧每周都光顾“跳蚤市场”,从那里寻找自己认为有再设计和再造价值的旧物品,然后经过自己奇妙地配以现代流行新潮构思设计、精心再制作后,那些破烂不堪的旧东西“摇身一变”,神奇地变成精致完美、“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佳品,再出售时甚至可以卖到几百加元!
  王慧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练摊”不到3个月,就赚了1.3万多加元,折合成人民币有8万多元呢!在普通打工者看来,这真算一笔数目惊人的财富啊!
  
  品着咖啡“情调”创业
  
  每天早晨小店开门后,王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上一曲优美的轻音乐,燃起一炷玫瑰花的熏香。在这种美妙的氛围中,煮一杯“卡布其诺”细细品尝,心情真的特别好。有时她还会亲手做一些精致的甜点,供顾客免费品尝。
  2003年春天,王慧还做过一件更大的“艺术品”。一位在渥太华居住多年的冰岛商人因为要回国,临走时就急着把一套旧家具以低廉的价格“打包处理”给了她。这套家具的确年代久远,餐台、写字台、大衣柜和几把椅子上的油漆已部分脱落。但王慧却意外地发现,这套家具木质极佳,竟是清一色的名贵紫檀木做的。搬到朋友的旧仓库里,凭着她自己不错的美术功底,想给这几把造型很别致的椅子穿上“花衣”。
  说干就干,把残漆打磨光后,王慧立刻拿出铅笔和准备做窗帘的花布,一点一点在木椅上画出了素色的花朵,然后再买来红黄黑等几色油漆,细致地给这些曼妙的花朵上色。
  很快她把椅子画成了红黄相间的窗帘图案,把素色茶几画成了黑白相间的靠垫图案。当时,选择这些岩画符号一般的靠垫图案,是希望它们带出一些原始的力量和传奇氛围。可以想象,若把这些经典的老家具放进客厅,其氛围就会从轻飘浪漫一下子转为凝重神秘。除此之外,她在素色的早餐台上画上了带着新鲜露珠的雏菊图案,在厨房的高脚吧凳上,画上了扁豆花攀援的形态——扁豆花沿着吧凳的三条腿攀援,只有最性急的蓓蕾,爬到了吧凳的凳面上。
  更有趣的是宽大的餐桌上被王慧绘制成了当时欧洲最流行的紫色花朵:薰衣草、泰国洋兰和一种罕见的粉紫色樱花。王慧准备把这套珍贵的古董家具留给自己用,想经过自己的这番创意,厅堂马上就会变成一座紫色花园。
  遗憾的是后来这套家具被她认识的一位艺术家发现,这位女士和丈夫都是家具收藏迷,他们给这套经典家具取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历史与时尚”。不过开出的那张支票也挺诱人——1.5万美元!搬运时,不断有人问她:“这么时尚的家具在哪里买的?”那位女士优雅地笑笑说:“没处买,全世界仅此一套!”
  后来同上海的一位朋友谈起此事,他对之很感兴趣,说上海有一些很经典的老洋房,业主多是国内的成功人士或外国老板。如果能在北美收集一些二三十年代的西洋旧家具搬进去,定能大大提升这些老洋房的文化品位。半年后,王慧一次就给他发去了60多万美元的货,让她那位钟爱艺术的朋友大大发了一笔财。
  不仅如此,家乡的一些企业还经常托王慧在加拿大采购二手设备、金属材料、化工原料和再生材料等等。因为做过贸易,诸如验货、装船、报关这些程序根本难不住她。渥太华的一些华人朋友经常不解地问:“王慧,你如果出来做贸易生意早就发大财了,为什么死心眼儿整天守着一个艺术品小店呢?”她笑着回答:“‘老加’不是有句至理名言吗?快乐比发财更重要!”
  从2003年春天开始,王慧又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都印刷成许多精美小画册推荐给顾客以便选购。王慧的作品被大量的加拿大人和外国游客所钟爱,根本不愁销路。只是制作起来有些艰苦,不仅要做设计艺术家,还要充当木匠、铁工,好在她多才多艺又痴爱这一行,什么都拿得下来。
  有人说王慧这个学贸易出身的女硕士开艺术品小店简直是大材小用、不务正业,毫无“前途”可言。她却很乐意当这种喝着咖啡创业的“情调老板”,心情爽呀,那是一堆美元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