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大码鞋的生意

作者:藏 红




  婚礼的意外惹出一桩生意构想
  
  25岁的排球运动员邹晓磊退役了。退下来之后,第一个重要的事就是结婚。男朋友一米九二的身高跟邹晓磊一米七八的个头挺衬。
  不曾想,筹办婚礼的时候,出了点小乱子。由于身材高大,好不容易选到合身的结婚礼服,却再也找不到合脚的鞋。邹晓磊平时总是一身运动服,鞋除了李宁就是耐克,难不成把运动鞋穿到婚礼上去?最后拐弯抹角在城郊打听到一家定做鞋的工厂,花了480元定做到一双牛皮红高跟鞋,在婚礼前四天终于送到了手上。
  原以为麻烦迎刃而解,不承想,新鞋不合脚!脚被硌出了几个水泡,邹晓磊只得一瘸一拐地强忍住痛挨桌敬酒,应付亲友闹洞房,那尴尬和苦楚真是没法说。
  让鞋上了一课的邹晓磊在蜜月旅行时,每到一处都狂淘鞋店,不过大半都是空手而归,商场的女鞋顶破天39码,男式不超过43码,这对大脚新婚夫妻谁都不配穿。在上海世贸大厦观光时,那里存列的一双鞋让邹晓磊吓了一大跳,这双在网上拍回的姚明的球鞋简直像一对小船,连老公一双45码的脚,跟那鞋一比也算小儿科。邹晓磊心想,为什么那么大的脚都有合适的鞋来配,我们却只能一辈子处在无鞋可穿的尴尬中呢?
  现在生活好了,脚大个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一定要像自己一样被普通鞋店拒之门外。邹晓磊觉得卖大码鞋应当是个很不错的商机。她想,运动员普遍手头宽松,她又跟这圈子较熟,还有不少高个子模特,很多都是从运动员转行的,她多少也可以摸到一些熟人门道。只要能把货源找到,一切都不是问题。
  
  有货源就有路子
  
  邹晓磊在当地的鞋帽批发城转了两三天,眼见的都是各类质量低档的鞋类,根本不能满足她定位的顾客群。有一天,她无意间撞进了一家个性服饰店,店里有20来款英国原产奇乐(CLARKS)鞋,尺码偏大,摆了半年多也没人要。老板嫌货不好销,愿意折价到350元清货。邹晓磊一拍脑门,心想,脚大的人基本上体重不轻,穿鞋肯定比较费,质量很关键;再说鞋子变大了样式就更得考究,不然穿上会显得脚更大,而奇乐这个在国际上被称为非运动类皮鞋的领导品牌,恰恰很对大脚人的心思。于是她把这批货全部买进,打算以一双380元的价卖出。放家里不到三天,鞋子就全部被识货的朋友们买光了,有的人一买就是两三双,因为这鞋国内不易买到,价格也远比她卖的价格高。这让邹晓磊更坚定了大码鞋有市场的想法,她决定去深圳一趟,寻找更多更适合的货源。
  怀揣着七八万元钱,她到深圳找到了一家做外销定单的鞋类企业。这家鞋厂生产的鞋质量不错,但样式仍嫌沉闷和古板,不够时尚,跟邹晓磊设想的风格仍然有出入。
  大概是急慌了,她的眼睛成天都围着人家的脚转,看人都只看脚不看脸。在她所住的酒店里,她注意到一个外国女人很是时尚鲜艳,脚上的鞋也变化多端,邹晓磊进进出出忍不住总盯着人家的鞋看。有天她看到这个女人正在大厅等人,就过去跟她搭讪,问她的鞋是从哪里买的。没想到这女人自己就是做鞋业生意的,脚上的鞋很多都是样品。邹晓磊一看自己碰对了人,就请这个北欧女人推荐比较理想的制鞋厂。去这些鞋厂混了几天,邹晓磊有选择地跟了一些单子。正准备满载而归时,通过这个圈子认识了一个新来的非洲同行。她发现非洲人很喜欢颜色鲜艳的鞋子,他们中意的品种,跟国内那些以黑、棕和黄色为主色调的女鞋有很大的区别,看上去更为时尚抢眼。手上弹尽粮绝的邹晓磊赶紧让老公往卡里打了四万元钱,又跟着非洲人去进了一单货。货运回后,邹晓磊加紧了选店址和装修的工作。想到是做熟人生意,她就没去闹市挤那些很贵的门面,在市体育中心附近找了家20平方米的小店,这地段平时人不多,但交通方便,有重要赛事的时候人流量很大,正好可以做广告;而且有一帮爱运动的人常来此地,目标客户就够了。有比赛的时候,邹晓磊就跟老公到店里去帮忙,应一下急。店里的男鞋尺码从43码到52码,女鞋从39码到44码一应俱全。不到半个月,她的大码鞋店就开张了。
  
  温暖体贴做生意
  
  欧美版的外单鞋子陆续运到后,邹晓磊意识到,生意要想很快有起色,必须得抓住特定顾客,大脚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宣传一定要走到前头。既然运动人群是她最接近的目标客户,就从这里开始切入。
  一到比赛日,她就雇几个大学生在店附近沿街向看比赛的人派送传单,大做宣传;没有比赛的时候,她就去训练场、体育场、运动队、大学体育系转转,给休息的运动员、教练员、办公室人员(这些人很多是退役的运动员)展示她的新款大鞋,发放名片;遇到较为大型的球类比赛,她更是提前进入运动员住的宾馆、训练场,想方设法跟他们接触,并安插穿着鞋店广告T恤的店员去当义工,这就相当于起到了流动宣传的效果;为了打进模特消费群,她常常跟到模特的训练场地,待人家休息时就替他们比鞋样、量脚型,按他们的要求定做又便宜又抢眼的演出鞋,对圈内名模,还赠送贵宾卡来吸引人气……
  这些广告很快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了让顾客少跑些路,她备下的品种很周全,从男女皮鞋到休闲鞋、运动鞋、拖鞋,从夏季的凉鞋到冬季的皮靴一应俱全,这种一站式服务让客人不至于空手而归,对店里提高营业额也有帮助。有一次,一个外地球员慕名到店里来,看到一溜的大鞋子就乐开了花,因为这个人脚不仅大,而且肥得厉害,就算尺码合适也常常穿不了。现在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商品挑,简直就像是阿里巴巴进了大宝库,不知道该拿哪一双好了。挑了一堆鞋正准备付账,正巧碰到邹晓磊进店来,她一看,这个顾客选的全是夏季的鞋子,到明年夏天款式可能就不够时新了,而且买秋冬鞋还得再来,于是她就劝对方莫急,先买一季的穿着。可顾客不肯,说是怕这种店太冷僻以后关了门买不到,就算店还开着,下次也未必有机会再跑这么远来,干脆先抱一堆回去再说。一通话说得邹晓磊哭笑不得。她让店员认真帮这个顾客量了脚型尺寸,留下详细的地址,答应她无论如何,下一季都会按她的尺码挑选合适的鞋子邮寄给对方,这才把这个千恩万谢的顾客打发走。这件事让邹晓磊灵机一动,大脚顾客少,店的影响就要尽量辐射得远些,外地人只要愿意,麻烦一点,邮寄也要抓住他们,不然生意铁定做不下去。从那以后,她开始为外地客户做详细的顾客档案,定期联络,后来发展到店里的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档案记录。她要求店员尽量弄清顾客脚的特点,根据顾客的脚型、习惯和服饰风格来推荐款式,让顾客有种“自家人”的亲切感。
  这种体贴入微的服务在顾客那里很快有了反馈。大脚顾客对大码鞋店忠诚度越来越高,不少外地顾客更是来此地必来店里报到,所以邹晓磊为这些“铁杆”顾客所花的心思越多,就越发觉他们的回头频率和帮她传播的美誉就越大。说起顾客的脚,邹晓磊如数家珍:欧美人的脚瘦长,东方人的脚肥宽,脚背也较高,很多欧美样式的鞋子就算鞋码相符,中国人也可能穿不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