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张荣耀:“洗”出财富

作者:佚名




  在张荣耀的眼中,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永远离不开两件事,先是保持干净(环保事业),脏了再想办法让它变干净(张荣耀的事业),万变不离其宗。他的事业不会永远局限在“洗衣”上,但也离不开一个“洗”字。
  眼下国内前10名洗染企业一年的总营业额还不到10亿元,而荣昌一家就占了五分之一,所以,张荣耀,这位荣昌伊尔萨洗染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绝对是行业中不折不扣的“老大”。
  但是,眼前看到的张荣耀却年轻且斯文,丝毫看不出半分张扬,他的经历似乎只能从那些倔强地钻出来的白头发上才能略窥一二。
  
  从加法到乘法的起步
  
  虽然在北京已经“混”了很多年,虽然已经从一个农村少年“混”成了企业领袖,但张荣耀依然乡音未改。提起创业史,他很平静,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或许这些事情他已经重复地说过了很多遍,再无激情。
  “想创业,没有别的理由,只是因为穷。”他说。大学毕业后,张荣耀留在了北京工作,那时他的工资只有72块钱,这72块钱要吃饭、坐车、买生活必需品,还要给家里寄点,其拮据已经可想而知,更何况,他还交了女朋友。
  让张荣耀下了创业决心的力量便来自于这位女朋友的生日。
  “我从来不知道一条项链居然要1000多元钱,而且很多女孩戴的都是那种。”当张荣耀花十几元给女朋友买了一条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后得知,其他女孩脖子上戴的项链竟然都要1000多元时,他显出了一脸的惊诧和无奈。“我是从非常贫困的农村考上大学来到北京的,根本不知道一条项链要值那么多钱。”
  虽然张荣耀遇到了个好姑娘,很高兴地戴着项链,还不时地安慰自己的男朋友,但这件事却让张荣耀感到丢人的同时又非常震撼。
  从那一刻起,张荣耀发誓要努力挣钱。
  可是做什么呢?学化工机械专业的他在工作中无意中发现,某个洗涤用品,在能洗干净一个物品的同时,也能把皮革上的污渍洗干净,这个洗涤用品的这一功能连专业搞皮革的都不知道。这一发现使他对研究这项技术产生了兴趣,他找到了几个相关专业的同学与朋友开始潜心研究,几乎查阅了所有的相关书籍,并搜集寻访了一些民间方法,终于研究出一种手工清洗皮衣的方法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个专利使张荣耀与洗衣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回想当初创业时的情景让张荣耀觉得恍如隔世。的确,听者也很难将两者对应在一起,眼前的张荣耀优雅、淡定,仿佛一位世家公子。而那时的他则要骑着自行车整天穿梭于各家洗衣店之间。
  “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张荣耀依然很平静地述说。
  那时候,北京穿皮衣的人很少,所以根本没有专门的皮衣清洗店,而且大多数的洗衣店也不接洗皮衣的活儿。没有就是市场,这个调查结果让大家很高兴。于是张荣耀与他的朋友们就挨家到洗衣店去说服店主接皮衣的活儿,然后自己拿来洗,跟洗衣店五五分账,这对洗衣店来说当然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既扩大了业务范围又增加了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对于张荣耀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既省掉了开店的成本,又能开始经营。
  这个双赢的办法让这档小生意慢慢长大了。
  1991年,他们得到了一笔大生意:地质礼堂要清洗所有的皮沙发。报酬是2000元钱,也许今天的2000元钱算不得什么,但在那时,14年前,还是一个大数目。这2000元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张荣耀自己开店凑了一部分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1992年春节前,张荣耀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那是在西四的一个门面。没有做过这类小生意的人,永远无法体会找到一家自己认为合适的门面时那种心情。那是一种欣喜、忐忑、放松、紧张瞬间交融的感觉。
  那家门面月租金2500元,要预付半年。张荣耀手里的钱远远不够,虽然他从亲戚处凑了5000多元钱,加上之前挣到的2000多元,但还差一半。一咬牙,他又以半年30%的利息跟人借了7000元钱,承诺半年还清。于是,第一家荣昌就这样诞生了。顶着压力干的他没想到,小店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好,不到一个月,7000元钱居然就还清了。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仅仅满足于这家门面,就不会有今天的张荣耀了,顶多是北京又多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小业主。
  湖北人聪明啊,这一点在张荣耀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意刚步入正轨,张荣耀就打起了技术转让的主意。当时的他将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广告上,《科技日报》一包一整版。这样的舍得是因为他明白,广告的结果是在搞技术转让、培训的同时,给荣昌做了宣传。用他自己的话说:“正是技术转让这一步使我完成了原始积累。”今天,铺天盖地的技术转让广告仍然在做,但对于张荣耀来说,那已经是他十几年前的招数了。
  同时,上天也在帮张荣耀的忙,就在他店开了没多久后,北京突然就流行起了穿皮衣,很快就几乎人人都有一件皮衣了,而此时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的荣昌迅速在北京发展到7家店。1994年,仅店营业额就已经超过100万元,而当时的洗涤剂成本才不过几元钱而已。
  生意的火爆以及技术转让的收入让张荣耀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置之死地而后生
  
  然而就在顺风顺水之际,危机慢慢逼近了荣昌。
  从1994年中期开始,消费者的投诉信在荣昌的7家店内堆成了小山,投诉的主要内容是荣昌把顾客的皮衣洗坏了!原来,随着国外中高档皮衣品牌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放弃了以往结实而粗糙、黑棕两色的国产皮衣,转而青睐质地轻柔、颜色鲜亮的进口皮衣,荣昌的洗染技术显然落伍了!
  怎么办?张荣耀被逼得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外界求援。1994年年底,荣昌在各家店门贴出通知,向消费者承认目前荣昌的技术无法满足磨砂皮、仿旧皮和轻柔皮衣的洗染,同时张荣耀给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驻华使馆和商务部先后发送了700多封信件和传真,寻找能解决当下问题的洗染技术。“当时如果哪家洗染店有了解决的技术,我们必死无疑。”张荣耀庆幸的语气里依然带着后怕。
  1995年年初,张荣耀戏剧性地接到了来自意大利的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个鞍山人,他只说在意大利有很多设备厂商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家叫伊尔萨。当时对世界洗染技术的发展几乎一无所知的张荣耀仿佛看到了救星。鞍山人回国时,张荣耀打听到他喜欢在大学里吃饭,就带着他在学院路附近散步聊天,去大学吃食堂。在聊天中张荣耀了解到,时装王国意大利拥有世界98%的洗染设备厂,但都是百人以下的小厂,年产值大约在两三千万元人民币。
  之后,张荣耀与位于意大利波罗尼亚的伊尔萨洗染设备厂取得了联系。他费尽周折来到伊尔萨后,双方又因语言问题沟通不畅。“我问伊尔萨的人洗衣机的状况,回答却是他们没有洗衣机。我赶紧给那个鞍山人打电话询问,发现原来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