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蚂蚁总动员
作者:佚名
话说2005年年初,在山东烟台,有一个40多岁的大老爷们,正在满世界地找果冻。果冻?那超市里不是都有吗,还用找?这您就不知道了,此果冻并非彼果冻,这个人是要给他的十几只蚂蚁“儿子”找果冻呢。
寻找蚂蚁果冻
找果冻的王志刚那些日子整天就抱着电话,不断地打给一些生产食品原料的厂家,一开口就是要找蚂蚁吃的果冻。人家厂家没有听说过蚂蚁吃的果冻,他先后陆陆续续找来了十来种蚂蚁果冻样品,一实验,都不行,蚂蚁不喜欢,一口不吃,都饿死了。
后来王志刚找来各种各样跟蚂蚁有关的资料,甚至是动画片,这一看才明白。原来这蚂蚁虽小,学问可不小,挖洞觅食的是工蚁,抵御强敌的是兵蚁,生儿育女的是蚁后,人们有所不知,蚂蚁的嘴也挑着呢,有吃荤的,有吃素的。研究来研究去,王志刚终于制定出一个蚂蚁食谱的配方,又调制出了一种新型的蚂蚁果冻,搁进去几只蚂蚁一试,这回蚂蚁买账了,可把王志刚乐坏了。
可没过多久王志刚发现果冻颜色有点不对了,开始发黑,然后一夜之间就能长出一层毛。这次实验又失败了。
读者看到这儿,也许越发整不明白了,这位王志刚,也是四十岁的人了,您说他一大男人,整天跟着蚂蚁较劲,给蚂蚁做果冻,还抓蚂蚁,这是演的那一出戏啊?这话得从2003年说起。
2003年,王志刚在一家知名国企里做中层干部,妻子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小日子过得富足安乐,然而有一天,王志刚却突然辞职不干了,他要自己创业。
生活无忧,妻子对王志刚的决定并没有表示反对。可是两年过去了,王志刚依然是一无所获,他渐渐积极不起来了。有这么一天,王志刚给别人帮忙查资料,偶然间浏览到一个国外的网站,映入眼帘的东西让他立刻拍案叫绝。
建造蚂蚁帝国
这个东西太新奇了,它的英文名叫antworks,王志刚把它叫做生态玩具。这是一种蓝色的透明胶体装在一个透明的模子里,里面放进蚂蚁,就能清楚地看到,这曲里拐弯的就是蚂蚁为自己挖的窝,这蚂蚁怎么分工,怎么交流,怎么挖洞,怎么建造出一个蚂蚁帝国,您都能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啊,这小玩意是美国航天局的创意。据说科学家要观察昆虫在太空中的失重状态,他们选中了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万年的蚂蚁,可这蚂蚁挖的泥土窝一个他没法带;再者,就是带上了飞船一起飞,蚂蚁窝肯定塌,蚂蚁也就全完了。就这么着,这个东西就发明出来了。
王志刚先到网上查了一下,这antworks在国内并没有申请专利。再查看,就一个圣诞节,这种玩具在美国就卖了10万套,每套折合人民币四五百元钱。王志刚心里暗暗称奇,他动了心思要研究这蚂蚁玩具。
这个王志刚是学机械出身,对技术可有股痴迷劲,看着网上的一张图片,他就自个琢磨上了。他看这蓝色的透明胶体,竟能喂饱蚂蚁,还能让蚂蚁打洞筑巢,王志刚看这东西有点像果冻,于是他直接奔着果冻去了。
王志刚为了研究蚂蚁生态玩具,除了找果冻就是四处找蚂蚁。
他和妻子耗费了整整一天时间,只逮回来了十几只蚂蚁,没多久,这蚂蚁果冻一实验,不是果冻发霉,就是蚂蚁死掉,隔三差五的,这夫妻俩就得再上回山,逮回蚂蚁。不过王志刚是个有心人,为了提高逮蚂蚁的效率,一来二去的,他发明了一种专业逮蚂蚁的工具。
从小铲子到吸管,工具改进了,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没几分钟就能逮上几十只蚂蚁了。王志刚三天两头地逮蚂蚁,每天不停地实验,快半年了却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不过他还是劲头十足。既然蚂蚁在这发霉的果冻里活蹦乱跳的,就证明还是有希望!再加上这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王志刚的妻子也是任由王志刚折腾着。
他撒开大网,在全国各地,凡是生产各种食品胶的厂家都联系个遍。找回来的材料大概有上百种。
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王志刚终于找到了一种纯度很高的食品凝胶,重新调整了配方,又一种蚂蚁果冻出炉了,这次蚂蚁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蚂蚁一放上奇迹就出现了,它们开始在上面挖洞筑巢了。夫妻俩高兴得无法说了。
经过了八个月的研究,王志刚一个人还真把美国航天局的发明给搞定了。他给这种生态玩具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做蚂蚁工坊。接下来王志刚可就更忙乎了,申请专利,筹办公司,您想这一个玩具在国外卖那是37英镑,折合人民币要四五百元,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只要这么一推广,再一批量,这钱就会哗哗地来。
王志刚当时考虑的不是这个,而是考虑产品怎么能做大了。这种玩具在国外特别多,但是国内没有。这时候正好找到一个切入点,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切入点把这个产业做大。除了做蚂蚁,还可以做甲虫,做蝴蝶。
王志刚是雄心勃勃,他想做的可不是什么小本生意,而是生态玩具的大产业。他把蚂蚁工坊正式面世的日期定在2005年8月份,招兵买马,学习培训,看着都到9月了,可蚂蚁工坊的新产品还没影呢。
原来他们在等着装这种产品的容器。
可是关键时刻蚂蚁工坊容器的开模出问题了。这个容器模王志刚是托关系找到这个厂家的,他投了几十万元,定好8月前交货。可时间到了,这厂家先是推说模具出了问题得重新做。一竿子就给支到9月再拿样品。后来再打电话,说那个老师傅辞职,不干了。
公司刚刚成立两个月,本来已是万事俱备了,突然这东风没了,公司上下就完全停滞了。
这就像是弓上弦、刀出鞘,蓄势待发,就等着战鼓擂响,杀人市场,可偏偏左等右等就不见动静。且不说每天开销是只出不进,就这么闲下去,人心也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不行,得想辙!
王志刚先是稳定军心,跟员工们说,将来这产品一问世,肯定大卖,咱如今先得囤积蚂蚁。于是公司上下是兵分三组,浩浩荡荡就向郊区进发。
员工们手里都拿着大铁锹,有点像工人挖沟渠似的。找到之后挖出来,蚂蚁很多很多,跟喷泉一样往外涌。
这边挖着蚂蚁,那边王志刚到浙江找厂家算账去了。
到了厂家一看模具,王志刚心里凉了半截,这哪里是什么模具呀,几十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他对厂家说:“得了,你也别试了,现在你不投降我先投降了。我说你这个东西根本就不能用。什么理由你也别说了,剩下的问题我们回头再说。”
一切要重新开始,还需要再投入几十万元。回到家跟妻子一说,妻子就不干了。前面几十万元打了水漂,再往里扔,这可是他俩的养老钱呵。
王志刚夫妻俩原来就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如今结婚也十多年了,两人间的默契那是没话说。最终还是丈夫说服了妻子。妻子看到丈夫是铁了心要把这件事做大,不忍心他过于劳累,就辞了自己那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来给丈夫打工了。利用这段等待开模的时间,公司上下齐心协力逮蚂蚁,把公司都快变成蚂蚁窝了。王志刚干脆研究起蚂蚁的养殖了,这下他就真正结束了一年多逮蚂蚁的历史了。
蚂蚁帝国的财富
2006年1月,经过了近半年焦急的等待,王志刚的蚂蚁工坊终于开模成功,第一批王志刚做了200套蚂蚁生态玩具,他带着这批玩具,忐忑不安地去参加了一个国际玩具展。
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如果市场不认可,那可就全玩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们当时租的摊位宽度是4米,展会最高峰的时候,摊前大概能聚100来号人,把摊位挤得水泄不通。人一拨走了一拨又来。
带去的200套蚂蚁工坊很快销售一空,连样品也一个不剩,想做产品销售代理的人也快挤破了展台,带着第一批订单,王志刚兴高采烈地回到烟台。很快,各地的订货一一发出,真金白银攥在手里,王志刚的蚂蚁玩具生意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做起来了。
说起这蚂蚁,别看它个头小,那可是世界头号“大力士”。据说,一只蚂蚁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300倍的东西,就说咱人类,可没有一个人能举起超过自身体重3倍的物件。您再看这王志刚现在做的,那也是像蚂蚁挖洞一样的事业,看来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