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作者:刘绪义




  曾国藩称不称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各种史籍均有或明或暗的指涉。
  有人说,湘军中胡林翼、左宗堂、曾国荃等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如当安庆攻克后,湘军将领建议以盛筵相贺,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李元度第一个撰成其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曾见后立即撕毁,并斥责李。后其他将领所拟之联也没有一个符合曾意。曾勃然大怒说:“你们只知拉我上草案树(湖南土话,意为为荆棘)以取功名,图富贵……”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交谈间书写一纸条,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以其有意乎?”曾国藩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不仅湘系势力曾有劝进的举动,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达开也曾提醒他,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
  这些都是事实。然而,这些事实都只是一个方面。
  一、胡林翼与曾国藩关系最好,可惜死得早,在金陵攻克之前就死了。而且,其时刚打下安庆,称帝的时机与条件都不成熟。所谓“流水高山心自知”固然是表白自己无意称帝,会不会也有想学司马懿的意思?后来,胡林翼对九弟的格外关照,或许可以看出某些端倪。
  二、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好,曾左关系更多的在于知心,但曾对左一直是防范的。老九打下金陵后,因为兵士忙于打劫财富,致使幼天王化装逃走。当时好多局外人都热心于打探幼天王的下落,其中包括左宗棠。左手下一总兵意外得到了李秀成千儿子李士贵招供的情报,得知幼天王已南下。左并没有把这个情报提供给曾,相反他做了件釜底抽薪之事,直接上奏给了朝廷。这让曾十分恼怒。
  三、李元度更是与曾不合。曾以李不忠于自己而忌恨于他,屡次把刚刚升官的李的上书贬退下来。
  四、太平天国阵营里面的投降者,曾自始就不相信。不管是石达开还是李秀成,这些投降派在曾国藩心目中都是没有地位的。相反正因为李秀成表白了这个意思,才促使曾国藩在圣旨未到之前就把他处决了,并说,这种奸人不可使进京,一旦进京会直接威胁到自己。
  曾国藩本来没有称帝之意,但由于不时听到这样的劝进,心里肯定也在琢磨。
  那么他为何没有走出这步棋呢?
  有人说,曾国藩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淮军势力的强大。我们来分析这一点成不成立。
  淮军统帅李鸿章是自己的门生、年家子,门生观念在古代和君臣关系一样,是非常牢固的。不管后来是否有矛盾,至少表面上这种关系都是可以维持的。作为门生的李鸿章不可能撕破脸皮与他的老师闹翻乃至兵戎相见。如果想称帝的曾国藩是不用担心这一点的,况且自己的老师称帝,作为门生一般是会支持的。因为好处是明摆着的嘛。
  淮军和湘军在对满族权贵的矛盾上,是利益共同体,“唇亡”则“齿寒”。所以李组建淮军时,曾不但同意,而且希望李尽快组建成军,这样既可以帮助自己消灭太平军,又可以增强自己在清朝统治集团的势力。这是不想称帝的曾的真实想法。
  但以善识人闻名的曾国藩,对李是有着非常准确的认识的。一则,李这个人贪财,这一点与曾正好相反,曾对贪财的人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贪利与贪财不同,“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贪财则成不了大器;二则认为李这个人“巧”。所谓巧,即好使小聪明、小权术,善观风向,八面玲珑。故曾氏评李氏为“李少荃拼命做官”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曾国藩既赏识李的才干,又讨厌他的品德。曾国藩一生顾忌有三,他说。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只是借言天道而有所发。“巧”、“盈”、“贰”,都属于不可信赖之属。因而在当时的情势下,曾既希望李有出息,又不希望他太有出息。所以他不希望李的淮军招得太多,规模过大,对湘军“老大”的地位产生冲击。一开始,他就限制淮军的规模和人数,一方面把部分湘军派到淮军中,另一方面派心腹密切监视李及其淮军。
  而且淮军的实力,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强大。淮军当初只有13个营5500人,其中4000人是李招募来的,加上太平军投降过来的程学启的开字营1000人,还有曾国藩自己的亲兵营,故这支队伍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组建而成的。只是到了上海以后,和上海的外国势力、地方势力一结合,才一跃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军队的人数扩增到7万之众,其军队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之完备、之先进是当时任何中国军队所不可比拟的。这里面有曾国藩的扶持。比如曾氏首创的第一家生产近代武器的兵工厂—安庆军械所所制造的先进装备多数运送到淮军去了,在国外采购来的先进武器也优先淮军。这看起来不合常理,究其实是有深意的。如九弟向他索要枪炮,他不给,并告诫九弟,战争在人而不在兵器。“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中兴在乎得人,而不在乎得地”。这不是一般将领所能做到的。曾国藩并非不知道洋枪洋炮对于前线打仗的重要性,却偏要乃弟靠“得人”取胜。就意在培养其帝王之才。给淮军以先进武器在于拉拢淮军,而心实则在九弟。湘军裁撤之际,许多湘籍士兵不愿意离开军营。曾就把这些人编进了淮军。就是说,在湘军撤销之时,淮军实力并不如人想像的那样大,否则曾国藩不可能这么做,这么做的另一个考虑。就是想壮大淮军为己所用,这说明这个时候淮军仍然被曾国藩看作是可以为己所用的。淮军真正成为最强大的集团,全凭平捻之功,而这个时候湘军早己不存在,曾氏己失去了称帝的时机,故不存在淮军的存在影响了曾国藩称帝之说。
  那么北方的八旗和南方的绿营,特别要指出的还有僧格林沁的骑兵,这些因素能不能影响曾国藩称帝昵?固然,这些兵力的存在对曾是一个威胁,但纵观历史上靠军事力量夺取帝位的事例来看,再强大的势力也不足以约束一个人称帝的野心。正如曾国藩所言,战争在人而不在兵多、武器好。况且这个时候的八旗和绿营势力都相当弱,在参与平太平天国和捻军这样局势攸关的大事上,他们都派不上用场,更别说抵挡湘军了。这个时候湘军的实力已达到顶峰。
  也有人语焉不详地指出。曾国藩之所以不称帝,主要源于他性格中的软弱性。其实,这是根本不了解曾国藩性格的说法。曾氏性格具有两面性,既有敢打敢拼的一面,又有知难而退的一面。但那句“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名言正出自于他之口。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坚毅的性格是不可能的。在数十万太平军面前,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曾国藩,没有这种坚忍的性格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执著于曾国藩几次战败自杀为例。来说明他的软弱,其实完全是误解。战败试图自杀。在曾国藩看来是为了保全他的名节,在平太平天国之际,就有不少将领因战败自杀的例子。
  因此,曾国藩的性格里面,既有敢打敢拼的“蛮”,如他告诫其弟所说的“蛮字为主,打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