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茶仙陆羽

作者:曾纪鑫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中国茶文化,雅俗共赏,内涵丰富,全球普及,当我们为它的博大精深而赞叹不已的时候,谁也不会忘记一个闪光的名字——陆羽。
  唐朝以来,上自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凡好茶者无不知晓陆羽之名。人们在崇拜的过程中将陆羽渐渐神化,使之先后拥有茶博士、茶仙、茶神、茶圣、祖师等多种封号,其形象也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再现于世,被后人视为偶像,奉若神明。
  现在,让我们拂去笼罩在陆羽头上的光环,将他还原为一个普通的本真之人,揭开历史的面纱走向中国茶文化的源头。
  唐开元二十一年(755年)秋天里的一天,湖北省天门市(唐开元年间属复州竟陵郡)城西湖滨的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人称积公)在山门外拾到了一个约摸三岁的孩童,他善心大发,当即抱回寺院抚养。
  可是出家人既无抚养小孩的经验,坐禅诵经的生活环境又不宜于养育孩童,积公只得将他托给当地一名姓李的儒士代养。
  这孩童就是日后被人誉为茶神的陆羽。
  李家有位比陆羽略小的女儿李季兰,他们俩青梅竹马,相处甚洽,充满了难得的情趣与欢乐。
  一晃五六年光阴转瞬即逝,这年,李儒士因出仕而离开竟陵,陆羽也就重新回到了智积禅师的身边。
  不难想象,在李儒士家中,陆羽曾接受了较好的启蒙教育,其内容自然便是那些典型的儒家经典。而到了寺院,积公理所当然地就教陆羽念经诵佛,并打算为他剃度受戒。
  所以,当陆羽说他不想在古刹深院寂然枯坐研读佛经时,积公十分恼怒,“执释典而不屈”,一定要陆羽学习佛家经典。可是9岁的陆羽性格倔强,毫不妥协,一日乘人不备逃出了龙盖寺。
  当时的陆羽还只有11岁。一个11岁的孩子,自然谈不上什么思想,但与世隔绝的寺庙里没有民间的活泼、清新、惬意与欢笑,死气沉沉的空气让他憋闷难受。不过,在龙盖寺的两年生活对他此后的人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反感佛教的世俗形式,但喜欢佛家经典深得佛学精髓;陆羽与茶有缘,肇始于他给养父兼师父的积公当“下手”,干些扇炉子、清洗茶具的煮茶辅助杂活。积公原指望日后能将自己的袈裟传给养子,没有想到在陆羽的心田播下的却是一颗爱茶嗜茶的种子。虽然不愿为僧,但他对积公的搭救抚育之思念念不忘,四十多年后智积禅师圆寂,陆羽闻讯,不觉放声痛哭,并作了一首《六羡歌》以明心迹并表悼念之情。
  陆羽逃出寺院后被一戏班收留,他不仅表演,还编写“台词脚本”。三年后,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原河南府尹李齐物被贬为竟陵太守,为迎接上任新官,竟陵县令特召陆羽所在的戏班前来演出助兴。李齐物慧眼独具,看罢陆羽的演出,不禁大为赏识,专门接见。一番交谈后,李太守更是为陆羽的身世及求学求艺的事迹所感动,觉得他不该久陷戏班,应重拾学业。临别时,李太守“亲授诗集”,并郑重地把他介绍到火门山隐士邹墅夫子那儿去求学。
  陆羽在火门山除了系统地诵读经书外,还经常到附近龙尾山的野生茶林里采摘茶叶,为邹夫子煮茗烹茶。正是在这里,陆羽初步认识到了茶叶与泉水之间的亲和与互补关系。
  三年学业期满,陆羽俨然成了一名饱学儒士,他告别邹夫子走下火门山,到了另一位因受株连而被贬到竟陵的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处做了幕僚,日子过得甚为清闲而舒适。
  可是时间一长,陆羽心头总会不时地涌过一股深深的失落与惶惑,他觉得生活里还缺少一点什么。他决心从眼前雍容生活的茧壳中挣脱,去追寻生命的另一种别致的风采。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22岁的陆羽第一次告别故乡竟陵,向西蜀进发。他心中潜隐着的一粒种子在火门山萌芽后已渐渐长大——从对茶事的被动接触到依恋执着,现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陆羽西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茶叶、研究山水,并探究茶叶与山水间的有机关系。
  唐代饮茶成风,饮茶在各地区、各阶层的广为流行,使得茶叶渐贵、茶具渐精、茶艺渐成,可是,却没有一部有关饮茶的著述。饮茶源流需要梳理,饮茶技艺需要概括,饮茶艺术需要总结,茶道原理需要开掘……是的,中国的饮茶历史发展到了唐朝,应该有一部指导性、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茶学专著面世才足以与当时盛行的饮茶之风相匹配、相得益彰。
  历史与时代在焦灼地期待着、呼唤着。陆羽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一点。
  忘年之交崔国辅深知陆羽心志,临行前,他将自己最为珍惜的一头白驴、一头乌牛、一枚文槐书函赠给陆羽以助其一臂之力。
  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为追本溯源,陆羽的目光,自然地投向了与湖北邻近的四川。正是此次的出游考察,使他见到了大小不一、高矮参差、形态各异的多种茶树。于是,在此后的《茶经》撰述中,他一开头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陆羽遍游山川,收集资料,采撷叶芽,品味清泉,匆忙、疲惫、憔悴的身影穿行于湖州、常州、润州等地。在他出行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更增加了研究茶事的艰辛。
  上元初年(760年),陆羽28岁之时,在湖州(今浙江吴兴)城郊的苕溪,结庐定居。这里古时就盛产茶叶,五世纪开始为皇宫进呈茶叶贡品,唐时的紫笋茶已是声名远播,湖州的顾渚山茶林更为陆羽提供了一块研究茶学的天然园地。
  陆羽定居湖州后的生活情况,在其(《自传)》中有录: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此时的陆羽闭门读书,清心寡欲,不与俗人往来,结交的尽是志趣相投的名士高僧,如皎然、张志和、孟郊等人。他行踪自由,常驾一叶扁舟,随身只带纱巾藤鞋、粗布短衣;或信步山林敲击树干,或手抚清流沉思遐想,或吟诵诗文引吭高歌。他有着深厚而系统的儒学根底;接触过大量佛经,在苕溪也常诵读,骨子里深受影响;而他过的却又是一种道家的隐居生活,儒、道、佛,就这样有机地统一于陆羽一身。这为创作(《茶经》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底蕴,而正是有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茶文化才不致流于轻浮变成泡沫消失,而能源远流长地发展、影响至今。陆羽从早晨游至黄昏,直至夜幕降临,他才长啸一阵,痛哭一场,尽情而归。因此人们都说,这个陆羽呀,恐怕就是当今的狂人接舆了。
  长啸而歌,长歌当哭,以哭为歌——呈于诗,则诗传四海;现于文,则文播千秋。
  公元760年底,一部流传千古的《茶经》脱颖而出!三年后,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的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为了庆祝,他不仅亲自设计了一个煮茶的风炉,把平定安史之乱的大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