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秦相吕不韦的性格、人品与命运

作者:孙立群




  吕不韦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一定贡献的人。讲秦朝史,绝对不能忽视他,因为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掌控了秦朝的大权,曾先后辅佐过两位君王:秦王异人、秦王赢政,他的治国才能和谋略都是一流的,甚至是超一流的。我认为,他是第一个用金钱改变历史进程的人,而且是一个利用自己的谋略定立了一个国君的人。
  我们不能抹煞吕不韦的历史贡献,但也必须承认他有弱点。看清了吕不韦的弱点,我们也就明白了他为什么没有好的下场。吕不韦下场不好的主因是他处事离不开他曾作为一个商人的视角——如何把利益最大化。这种想法太唯利是图了,所以导致他后来一再失误。
  经商是吕不韦的本业,他也因此获得很大的成就。吕不韦经商的手段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他贱买贵卖,利用季节差价进行交易,他的家业达到了千金高度。吕不韦非常有经商头脑,但是在这么好的一个局面下,公元前265年,到了邯郸的他突然决定不经商了。为什么呢?
  在战国时候,有一些国家实行抑商政策,国家对商人有很大的排斥。商人自己也感到压抑,尽管很富有了,但没有地位。吕不韦渐渐发现经商可以富但不能贵,所以他从商人的角度,想用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收入。他在邯郸发现了一个可以投机政治的人物——异人,吕不韦在分析了异人的现状和秦国内部的状况后,特别惊喜,他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认为“奇货(异人)可居”。从“奇货(异人)可居”的观点可以看出,异人在商人吕不韦的眼里只是一个“货物”。
  然后,吕不韦回家同父亲讨论此事。他先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他父亲说,十倍;他又问贩卖珠宝玉器几倍,他父亲说百倍;他又问定立国君有几倍,他父亲没有涉足过政治,但也知道政治很可怕,就说无数。
  定立国君可以获利无数,还可以泽及后世,使吕不韦毅然走上了弃商从政的道路。他分析了异人之所以沦落到赵国,是因为异人在国内不吃香。异人的父亲是安国君,安国君是秦国的太子,秦昭王把安国君立为太子,异人却没有继承安国君王位的份。这是因为:第一,异人在兄弟们中排行居中;第二,异人不受宠爱,因为异人的母亲夏姬已经失宠了,所以异人被派到赵国做人质。
  可是,吕不韦看到了异人的价值:第一,秦国当时还没有确立安国君的接班人;第二,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而她说话非常有用。
  于是,吕不韦决定去说服华阳夫人。吕不韦的想像力实在太强了,几乎接近童话。老皇帝还没有死,安国君还没有即位,吕不韦就想让异人去当国君,他能保证不出问题吗?但是吕不韦他坐不住,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把握办成此事。他给异人挑明了这个关系,帮助异人鼓足勇气。
  他到秦国要拿下几个关键人物,关键人物之一是华阳夫人。她的优势是非常受宠,她的劣势是年华渐老、身后无子。但华阳夫人在后宫,吕不韦不可能见到,所以吕不韦就先从华阳夫人身边的人开始吓唬和贿赂……
  后来,华阳夫人就找到安国君,说,我心里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我现在没有子嗣,我想立异人。起初,安国君没有表示赞成或反对,华阳夫人就开始哭闹,打动了安国君,从而要求吕不韦把异人给带回来。这个几乎让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儿,变成为现实。
  就在异人和吕不韦将要回国的时候,秦国和赵国打起了长平之战,使他们回不去了。长平之战的惨烈对吕不韦造成很大的影响,吕不韦看到战争太惨烈了,所以在他以后从政的时候就决定换一种方式。
  那么,长平之战期间,吕不韦和异人在干什么呢?
  这就关系到了秦始皇的生父问题。有一次,吕不韦请异人去吃饭,异人如约而至。其间一位女子飘然而至。这位女子就是吕不韦在邯郸娶的非常漂亮的小妾赵姬。异人看到赵姬后,目瞪口呆,《史书》记载:“见而悦之”,他赶紧举起酒杯向吕不韦敬酒,说:“请之。”吕不韦“怒”。
  为什么怒?吕不韦的心里可能这样想,第一,这么漂亮的女子怎么能给你,她是我最喜欢的,第二,她已经怀孕,怀孕了能给你吗?写到这里,司马迁的笔锋一转,“业已破家为子楚”,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再把赵姬给你我也值。吕不韦的“怒”是装出来的,还是本能的“怒”,我们谁也说不清楚。
  之后,赵姬就跟了子楚。“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吕不韦到了秦国,公元前246年安国君(秦庄襄王)逝,异人即位。吕不韦实现了他定立国君的目标。他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得封地(在今河南洛阳)十万户,后来又在秦王赢政即位后,得到“仲父”的尊称。他辅佐秦王赢政7年,到秦王赢政亲政的时候才把政权交还。其实,从秦孝文王(异人)开始算起,吕不韦执掌秦朝政权十几年。
  长平之战及其它事件的影响,使吕不韦的管理趋向人性化,他比较尊重秦国的那些老臣,对他们予以各种的奖赏,对老百姓也是实行安抚政策。但之前,秦国这方面做得实在是太差了,受法家影响颇深。吕不韦到秦国之后就尽可能地改变执政方针,他打仗不硬碰硬,常使对方内乱,自己投降。
  在战争中,吕不韦对攻下的城市一不杀人,二不烧庄稼。他提出要用新的方法和思想,尽可能不过多的打仗,而用一种宽和的态度治理国家。在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已经基本奠定。
  但是,吕不韦犯了几个大错:
  第一,他在咸阳官内和赵姬又旧情复燃。而秦王赢政已渐渐懂事、渐渐长大。
  第二,引进嫪毐。和赵姬旧情复燃后,吕不韦感到行为不妥,意识到必须和赵姬保持距离,“恐祸急己”。就引进了赵国人嫪毐,赵姬和嫪毐在邯郸的时候就认识。《史记》记载,“太后私与通,绝爱之”。
  第三,没有及时地除掉嫪毐。引进嫪毐之后没有及时地把嫪毐除掉,而是引虎为患。嫪毐有野心,他和赵姬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嫪毐想等秦王死了,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
  第四,在嫪毐发动政变的时候态度暖昧。为什么吕不韦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不表现自己,为什么不太表态?他内心还是一种商人心理,嫪毐取胜与我无关,嫪毐失败我也可以趁机打压你。他的商人心理支配他不管这件事情,这种做法对吕不韦的政治生涯是一个致命伤害。
  第五,退位后不甘寂寞。铲除嫪毐后,赵姬也回来了,这时候秦王赢政首先免除吕不韦的丞相职务,接下来遣其回到封地(河南洛阳)。吕不韦到了洛阳之后不甘寂寞,其实这个时候他应该低调做人,但是他门前仍是车水马龙。秦王赢政给吕不韦一封绝情信。这时吕不韦才感觉到自己完了,于是喝毒药死去了。
  吕不韦之死有两种说法。我们不管他是怎么死的,但他这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太多思考:如果一个人私心过重,处处以营利为目的,只以私利为念,最终将走向灭亡……
  在今山西大同,有一永固陵墓。墓主是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冯氏本是汉人,原籍河北冀县。祖父冯弘是北燕的第二代国君。父亲冯朗。曾任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