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唐朝女装:时尚潮头的一次逆转

作者:程艳丽




  公元828年6月18日,也就是唐朝文宗大和二年的五月丁亥日,没有任何征兆,文宗突然遣宦官向公主们宣布了一道圣旨:今后每逢召对之日,不得广插钗梳,不可穿短窄衣服。公主们不明白是什么引得万岁爷对“短窄”衣服这槎不满。
  《五行志》记载:唐中宗的幼女安乐公主闲来无事,找人寻遍百鸟,用羽毛织了两条裙子,鲜艳无比,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不同的颜色。安乐公主把这难得的奢侈之衣献给了韦后一件,颇得皇后欢喜。
  一般的唐代妇女是不会穿这样的百鸟毛裙的。比较正式的女装一般由衫、裙、帔(披肩)三部分组成。女子穿衣的时候,习惯将衫的下摆束在裙腰里面,显得裙子很长,自胸部以下直到地面。再配上一条随风飘盈的披肩,显得身材修长,妩媚动人,别有一番风味。
  但在日常生活中,唐代人却非常青睐具有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的胡服。胡服短小利索,利于骑射。到唐代,战争虽然少了,但诸多的胡人大批迁到中原,胡服比先前更加流行。
  但是到了唐文宗的时代,这个皇帝似乎有点不能忍受胡服风满天下的趋势。他觉得,中华应该有中华的装束,怎能追捧胡人的装束呢?况且,短窄衣男女无别,是有悖礼教的。所以,他降旨要求公主们在觐见之日,要穿上中华之衣裳,以做天下表率。
  文宗之后,比较肥大的女装样式开始兴起。人们开始舍得在衣袖和裙裾上使用大量的好面料,它们的长、宽都比初唐时多了一倍左右。贵族妇女身穿锦绣长裙,裙子用锦带系于胸部,宽大的下摆拖在地上,上身不穿厚厚的内衣,而以一件薄薄的透明纱衣代之。脖子、胸、手臂大部分都露在外面,风流百态,以女性特有的妩媚打破传统的封闭。
  胡服的裁制,没有男女差别,大家都喜欢穿圆领长衫或者翻领长袍。一些性格比较开放的女子就喜欢穿上男装,骑马打猎。
  在唐高宗的时候,太平公主在一次宫中欢宴会上,穿着紫色裥衫,束玉带,头戴黑色罗纱幞头,给高宗、武后献舞。他们非但没有觉得太平公主这样做有失皇家尊严,反而被逗得十分开心,还问她说:“女子不能做武官,你为什么偏爱穿这种衣服呢?”看来公开着男装并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在永泰公主墓壁画的宫女队伍中,左边的最后一个就是女扮男装的“裹头内人”。她穿着翻领窄袖长袍,束腰带,足蹬皮靴,显得英勇帅气。
  除了穿衣,文宗还要求公主们不得广插钗梳。其实,这个时候的女子们在发髻式样、美容化妆上早就花样翻新了。
  唐朝妇女的发髻至少有四五十种之多,包括高髻、花髻、椎髻、云髻、蝉髻等,最有意思的当属半翻髻。这种发式形状像翻卷的荷叶,从侧面看,感觉又大又厚;但是从正面或者背面看,又很薄。梳法上也比较奇特,从下往上梳,到头顶又突然翻转。
  唐代的人们也舍得在化妆上花费银两。唐玄宗曾封杨贵妃三姊妹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久和秦国夫人,每个人的脂粉之资是每月银钱十万。虢国夫人为了标新立异,从不施脂粉,自觉保持自然之美,更得皇上宠幸,却从不忘画眉。人们通常会把眉毛画成柳叶状,“依1日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样子的美女,不知曾吸引过多少眼球。
  成都人大概是最早吃茄子的中国人,至迟不会晚于汉武帝时。这要从著名词赋家、四川资阳人王褒的一次遭遇说起。有一年春节期间,王褒因有事去广汉、中江一带,途经成都,投宿于亡友之妻杨惠家中,受到非常热情的款待。王褒十分高兴,于是命杨惠的家僮便了去买酒,遭到便了的拒绝,其理由是主人买他时,只说定负责看家,并没说还要负责沽酒。王褒既恼怒又无奈,便与杨惠商议,买走家僮便了,打算对他进行惩罚。在主仆双方订立的契约上,便了不仅要做家务活,还要承担采购酒菜之责。这便是王褒极为有趣的《僮约》。在《僮约》中有“别茄披葱”的记载(也有写作“别茹披葱”)。按此说法,我国最早提到茄子的文献,当属《僮约》。从《僮约》中透露的信息说明,茄子已是当时成都人喜欢的菜蔬之一。
  另一位西汉文学家、有“西蜀孔子”之称的成都人扬雄,作《蜀都赋》描述家乡物产时说:“盛冬育笋。旧菜增伽”。伽,便是茄子。
  颇有学问的扬雄,把茄子称作伽子,伽乃梵文的译音字,这说明茄子来自印度。专家们考证,茄子原产地就是在印度,分紫茄、青茄、白茄。成都人在西汉时吃到的茄子,应该是从南方丝绸之路传人。
  至于当时的成都人如何烹饪茄子,无论是王褒还是扬雄都没说,故无从知晓。魏晋南北朝时,《齐民要术》中记载茄子的做法是用文火焖熟。考虑到当时人们喜欢用酱,估计与今天大多数成都人都会做的酱烧茄子类似。
  到了隋唐,按《五代贻子录》的说法,茄子又名落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看来在隋唐,人们对茄子的口感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王嘉《拾遗记》中有:“淇漳之鲤,脯以青茄”。《礼记·食医》建议的食物搭配原则是“鱼宜苽(gu)”。苽即菰(菇),鱼是配蘑菇之类的香菌。茄子与鱼的搭配也算是一种创意,这为后来的鱼香茄子提供了想象空间。
  到了宋代,苏东坡更是别出心裁地将茄子做成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做法)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yan,意为掩盖),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余如煮菜法”。苏东坡的门人黄庭坚以“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谪到四川,这位文学家兼书法家对茄子更是情有独钟,在吟白茄的诗中写道:“藜藿盘中生精神,珍蔬长带色胜银。朝来盐醯(xi)饱滋味,己觉瓜瓠漫轮困(qun)。”看来,在宋代,人们吃茄子喜欢加醋,醯即醋。《礼记·内则》:“和用醯”,陆德明释为:“醯,酢也”。酢为醋的本字。黄庭坚还写过一篇《食时五观》,对美食有其独到见解,劝导人们要懂得蔬菜的营养价值。他把四川的茄子带回家乡,让父老乡亲广为种植。苏东坡另一位门人张耒《秋蔬》曰:“藏鞭雏笋纤玉露,映叶乳茄浓黛抹。”茄子成为诗人们抒发感情的对象。杨万里在《山村》里更是沉醉于“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而远在梁朝的沈约,其《行园》也是“紫茄纷烂熳,绿菸郁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