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千年圣洁

作者:冯伟林




  一
  
  一个人,走了千年,一朵花,开了千载。
  谁能跨越千年而美丽?是周敦颐,人们仰慕千年的莲花君子,人们读了千载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中国思想史上,他的地位如禅宗的慧能,如西方的马丁·路德。老子以5000言而成为道家的鼻祖;周敦颐却以一篇200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一篇不满3000字的《通书》,被誉为“理学开山”。
  真正有大智慧大学问的人是不用多说话的。
  
  二
  
  命运是人的影子。
  在古代的读书人中,周敦颐是幸运的,他生在文人的黄金时代。他出生的那年,刚刚即位的北宋真宗皇帝就做了一件令天下读书人兴奋的大事:追封孔子、颜回为国公。接着,又自撰《劝学诗》,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的时代就是太平盛世。其时,赵宋王朝已经完成了太祖赵匡胤的开创阶段和太宗赵光义的统一阶段。真宗打理天下的法宝也是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以文黜武,重用儒臣。于是,攻读经史、讲求学术,便成了士人们的唯一出路。
  这样一个有着雍容气度和开放胸襟的时代,一个人文渊薮所在的时代,天下读书人怎不万分珍惜呢?
  仿佛是上苍冥冥之中的安排,周敦颐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让后来的读书人无不羡慕,无限神往。周敦颐是时代的宠儿,他又将为这个时代增添绝代风华。
  或许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次选择,一种有意的安排。
  周敦颐生在历代书香仕宦之家。父亲饱读诗书,在广西做县令,母亲是龙图阁学士郑向的妹妹,知书达理。周敦颐在父母的宠爱下,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他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对什么都感兴趣。
  周敦颐15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在孤儿寡母一筹莫展的时候,舅舅郑向将他们接到了京城。一见周敦颐,郑向就立即喜欢上了这个聪慧的外甥。郑家的子侄均以敦字为辈,于是,郑向也用敦字为其取名。可能是周敦颐从小为人治学就很诚实,或者是他的舅舅希望他淳厚诚实,故为他取名敦实,因后来宋英宗做太子时被赐名为宗实,为避讳,才改名为敦颐。在郑向的指点下,周敦颐攻经读史,“行谊早闻于时”。后来,朝廷给了郑向一次封荫子侄的机会。已做杭州知府的郑向没有推荐自己的儿子,却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外甥周敦颐。于是,没有进士资历的周敦颐做了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一个主管祭物的衙门小吏。
  这份胜似骨肉亲情的宠爱,如歌如诗,为周敦颐的仕宦前程铺下了第一块基石。确实,郑向也没有看错人,后来周敦颐回忆说,舅舅对他一生的影响最大。郑向是在刻意培养一代英才,却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段历史。
  
  三
  
  周敦颐是个终身实践者。他在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做了30来年的地方官,要退休了,还写《石塘桥晚钓》:“濂溪溪上钓,思归复思归。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糜。”
  从此诗可得知,“爵禄”是周敦颐的衣食所资,更是他的事业所在。生命不息,怎可轻易放弃?
  周敦颐的生命过程,是为学与为人的过程。他为学诚恳,严谨求是,为人忠信,光明磊落,正直清廉。比如他刚刚步入仕途,任江西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司理参军,就写下“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的联语来表明清廉之志。好像命运要故意考验他,他刚一上任,转运使王逵就要他去办一个案子,并把处理意图告诉了他。
  周敦颐看完案卷,找囚犯和证人进行了调查,然后报告王逵:“有囚法不当死。”
  王逵脸色愠怒,坚持要治囚犯死罪。
  而周敦颐不看王逵脸色,愤然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并据理力争,声称要挂冠而去。
  王逵气得脸色发白。在南安,有谁敢对王逵如此不恭?别人巴结还来不及呢。周敦颐是新来的,刚刚插上翅膀,看上去温文尔雅,怎么这样有性格,这么是非分明!
  王逵毕竟有气度,他调来案卷,思索再三,终于下令从宽处理了那名囚犯,并向朝廷写奏折,检讨自己草率,说周敦颐敢于犯颜抗上,坚持皇道,是位大人才矣!
  当轻风拂过竹林的时候,竹子会发出沙沙的声响,但轻风过后,竹林便变得寂静无声。周敦颐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只有在事情到来的时候才显露出他的本性,表白他的心迹。
  因为他不愿做一个跟屁虫,一个唯唯诺诺的官僚,他的心里始终燃烧着刚正不阿的烈焰。王逵欣赏他的,正是这些品格。后来,由于王逵的鼎力推荐,周敦颐被提拔为湖南桂阳县令,“治绩尤著”。
  不管做什么官,周敦颐都留下了好的名声。
  后来周敦颐到广东的广南东路做提点刑狱,第一站就到端州(今肇庆)巡视。
  那时,端州的端溪盛产端溪石,石质坚实细润,用作砚池,“发墨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最为文人珍爱。自唐以来,端州百姓采石做砚,形成一种传统工艺。端州知州杜谘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见采石有利可图,就组织了一帮人大肆开采,欺行霸市。州官带头,各级仿效,百姓怨声载道。
  周敦颐来了,杜知州小心翼翼地送上上等端砚,说是土特产。周敦颐不纳,说我确实喜欢这些端砚,但人的品格比端砚更值钱。他向朝廷写奏疏,参了杜谘一本,并下令不准私自开采:“凡仕端者,取砚石勿得过二枚!”禁令既出,“贪风顿息”。
  周敦颐的这道禁令,成了一份历史遗存。中华民族很多的珍贵遗产,都是这样代代守护下来的。
  据度正的《濂溪先生年谱》记载:周敦颐做南昌知县时,“(南昌人)见先生来,喜曰:‘是初仕分宁即能辨疑狱者,吾属得所诉矣。’于是更相告诫:勿违教命!不惟以得罪为忧,又以污善政为耻。”
  度正的这段记载反映出两种人的心态,一是兴奋,“吾属得所诉矣”,喊出了善良百姓苦于有冤无处诉的心声,二是恐惧,“更相告诫:勿违教命”,这老小子厉害,大家小心,千万不要去碰他。
  一个清官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百态。
  
  四
  
  周敦颐没做更大的官,对于想做政治家的他来说,从政无疑是失败的。但对于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他来讲,却值得额手称庆。
  官位不高,担负的责任就不大,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历史、现实和理想,而且在这种思考中又多了一层人生的韵味。他也不是老在一个地方为官,在一个职位任职最长也没有超过五年。东奔西跑,让他的眼界和胸襟更为开阔。如果说庆历六年(1046年),他收程颢、程颐为弟子,凭的是为人和治学,后来他为此取得理学开山的资格,那么在这十多年后,王安石想见他,则因为风闻他是学富五车的思想者和坦荡君子。
  嘉丰占五年(1060年)六月,周敦颐从合州(今重庆合川)解职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