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乾隆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上)

作者:张宏杰




  高压控制的手段之一
  
  一
  传统社会中,永远有那么一类读书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也许终生不仕,但他们总不甘心放弃“献身政治”、“致君尧舜”的宏大理想,因为圣人告诉他们,这是士人活着的唯一目的。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五日早晨,广西布政使朱椿去桂林城外游玩。官轿刚出胡同,路边抢出一位老者,他颤巍巍地跪在路边,手中高举一册文书。朱椿不由得心中腻烦,看来又遇到一位告状的,真是官身不自由!
  及至随从把文书呈上来后,朱椿才发现并非如此:文书封面上题着两个字——“策书”,即政策建言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字迹娟秀,内容有五条:一、请朝廷进一步减免钱粮,减轻底层人民的负担,二、建议各地添设社义仓,以救济贫民。三、革除盐商盗案连坐,四、禁止种烟,以利人民健康,五、裁减寺僧,减轻社会负担。
  与一般的书生建言不同,此策书不仅层次清楚、文字明晰,其中还有许多数据分析。比如在论述广西的种烟之害时,就说:“今种烟之家,十居其半。大家种烟一二万株,小家亦不减三千。每万株费人工十或七八,灰粪二三百担,麸料粪水在外……总种植烟苗始末之工费以图耕稼,种植杂粮,实可以活天下大半之人。”一位老知识分子关心家国的拳拳之意跃然纸上。
  看完了策书,朱椿神色大变,游兴一扫而光。他立刻转轿回府,并下令将老者带走细细审问。老者一看方伯大人没有如期待的那样把他延为上宾、热情款待,反而疾言厉色、如临大敌,一时不知所措,跪在地上原原本本从头道来。
  原来此人名叫吴英,广西平南县人,读了一辈子书,只考上了一个秀才。如今60岁了,身体多病。眼看着朝不保夕,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便把自己对国家和皇帝的忠爱之情化为这一纸策书。期望对社会有所贡献,也算不负到人世走了一遭。
  朱椿连夜给广西巡抚写了一个汇报,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案件,其罪有二:一是一个普通读书人胆敢批评国家政策,二是行文中犯了圣讳。原来,这篇策书中“圣上遵太后之遗命,命免各省税粮,其德非不弘也……圣上有万斛之弘恩,贫民不能尽沾其升斗”一段,两次用了皇帝名字中的“弘”字,没有避讳。
  第二天,这桩案子就转给了广西巡抚姚成烈。姚成烈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全力处理此案。他命人兵分两路:一路赶往吴英在省城的投宿地——鼓楼街的涂鼎茂客店,逮捕客店老板和小二,搜查吴英的随身行李,看还有没有其他字纸文书。另一路赶赴吴英老家平南县,把吴家搜了个底朝天,还把吴英所有直系亲属二十多人都捆绑到省城,连夜进行刑讯,当场打残两人,目的是为了查实这份策书后面还有没有同谋。
  但审讯的结果非常简单:这的确是吴英“实思献策,冀得功名,并非怨望诋毁”,自己一个人闭门所写,与其他任何人没有关系。
  确信已经审得了实情,姚成烈立刻写了一份奏折,向皇帝汇报了此案。他提出如下处理方案:
  一、秀才吴英生逢圣世,不知安分,妄递策书,指责朝政,其中竟然冒犯圣讳,殊属丧心病狂。案情重大,未便稍宽,应以“大逆”罪凌迟处死。
  二、吴英的两个儿子吴简才、吴经才,亲弟弟吴超,亲侄子吴逢才、吴栋才,均已经年满l 6岁,请按照“缘坐”律,斩立决,先行刺字。
  三、吴英的继妻全氏、妾蒙氏,儿媳妇彭氏、马氏以及未成年的幼子懋才、张才,还有幼孙亚宣、亚二、亚儿,幼侄伟才、观奇、亚三都发配给功臣之家为奴。
  这道奏折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北京。九月底。乾隆皇帝在和九卿、大学士等人多次反复认真研究了这桩大案后,做出了如下决定:
  第一、第三条如广西巡抚所拟,即将吴英凌迟,女人及未成年者一律发配为奴,但因皇帝仁慈,改第二条吴英弟弟及子侄之斩立决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事见《清代文字狱档》)
  
  二
  在传统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上书当道乃是常事,苏秦、张仪仅凭一张利嘴,博得相国之印,东方朔以三千简上书汉武帝,入仕为郎官。事实上,唐代以前,向朝廷建言献策,乃至献歌功颂德的文艺作品是知识分子进身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历朝历代都有无数进身无路而自认有奇才异能的读书人怀抱“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的梦想,满怀热情地向朝廷献书、献策、献诗赋。其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出于社会责任心,揭露疾苦,为民请命;另一种是卖弄文笔,逞露才华,希图“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也曾经“广开言路”,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些千奇百怪的献策报送到皇帝御前。这些出自底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多数村鄙不经、粗陋无文,皇帝不过一笑置之,从未因此而开罪于人。但自乾隆十六年起,皇帝却一反常态,对献言献策者大开杀戒。
  乾隆十六年八月,山西省一个精神有点不正常、名叫王肇基的人,到官府投献了一副诗联,以祝贺皇太后寿诞。诗联后面还附有一小段词句颠三倒四的时政评论。地方官将此案汇报给皇帝,乾隆下命将他“立毙杖下,俾愚众知其所炯戒”。
  这是有清一代将献文献策者处以死刑之首例。从这起事件之后,因献策获罪的文字狱开始连绵不绝。而这些献文献策案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下面这一起:
  乾隆四十一年,皇帝出京恭谒泰陵,一个年轻人鬼头鬼脑地逡巡在御道边,护卫拿住此人,送官审问。
  此人姓冯,名起炎,山西临汾人,是年31岁,是个秀才。他想面见皇帝,献一本自己所写的书,献书的动机居然是为了爱情。
  原来冯起炎家境贫困,难以娶妻,但他却暗暗相中了自己张三姨母家和杜五姨母家的两位分别叫小女和小凤的表妹,想效仿娥皇、女英之故事,把两位佳人都娶到家中为妻。在案卷中,他如此交待:“臣名日冯起炎,字是南州,尝到臣张三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曰小女,年十七岁……又到臣杜五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此女名小凤,年十三岁,虽非必字之年,而已在可字之时。”他家庭贫穷,科举又不顺,此愿当然难遂。在种种办法都行不通后,头脑中充满罗曼蒂克幻想的他灵机一动,想逞露才华,献书皇帝——说不定皇帝一见就惊呼他为奇才,然后他趁机将心中夙愿倾诉,皇帝一高兴会赐他银冠玉带,命他奉旨成婚。
  在被送进大牢之前,冯起炎还期待着皇帝会可怜他的一片痴情,偿了他的夙愿,于是请审案官员转告皇帝:“若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一人,选快马一匹,克日长驱到临邑(去为他说媒)……则此事谐矣……二事谐,则臣之愿毕矣。”
  想必乾隆皇帝登基41年来,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可笑之事。开怀大笑之后,皇帝表现出了难得的慈祥和善良,没有取冯起炎的脑袋,仅以“痴心迷妄”、“欲渎圣聪”之罪将其“刺字发遣”到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给披甲人为奴”。冯起炎最终只能在北大荒里终老了其身。
  
  三
  除了这类“逞才获咎”型文字狱外,乾隆朝还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