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王冕:人梅合一 誉满乾坤

作者:周淑兰



万卷书治理天下之外,行万里路,也是他的第二大梦想。
  他第一次出游是去杭州,除了泛舟西湖,饱览杭州秀色之外,更是为了凭吊古迹,追忆历史人物,寄托自己的情志。
  王冕专门凭吊了他所仰慕的林逋的墓。林逋最让王冕引为知己的,一是大隐士,二是对梅的喜爱。面对历史上这位和他心境相通的隐士,王冕感慨万端,写诗悼念:“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余白玉簪。”
  王冕一路走来,看到的是一幅幅人间地狱图:元朝的蒙古兵一边抢钱,一边杀人,饥饿的汉人剥树吃皮,掘草吃根,满路都是死尸;市场上,不卖东西,而是卖孩子,男孩子只能卖到几文钱,女孩卖不到钱,只能换来一点米。而有些人家不忍心卖儿卖女,只好忍痛把养不起的子女丢到路边,一任他们像野草一样,在灰尘里自生自灭。
  最让王冕不能容忍的是,元朝统治者不仅滥杀无辜,而且还鄙夷汉族百姓,不准汉人的孩子读书。所以,他从此拒不入仕。王冕不光在思想上和元朝统治者誓不两立,而且在行动上也敢于抵抗。他唇枪舌剑地讽刺蒙古高官的那一幕,把他的品格推向了极致。
  王冕在北京游历期间,元朝兵部尚书泰不花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常常派几个粗夯的小厮,到王冕的画摊前大呼小叫,肆意骚扰,搅得王冕无法安心作画。
  后来,泰不花又派人邀请王冕到他府上做客。王冕不胜其烦,为了让他死心,就索性到了泰不花家,看他究竟想干什么。在泰不花豪华的馆合里,王冕看到这位蒙古贵族穿金戴银、吃香吞辣,于是就想起了他一路的经历,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百姓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而元朝的贵族却作威作福,这令王冕气愤难抑。
  当泰不花得知王冕不仅会画画,而且还满腹经纶时,大喜过望,随即邀请王冕到翰林院做官,给自己当谋士。泰不花满以为这个在地摊上卖画的穷汉人一定会受宠若惊,纳头下拜,感激涕零。不料,王冕轻蔑地一笑,严辞拒绝,并且颇含深意地说:“尚书大人,我看你是太不懂世事了。别看眼下你这里是灯红酒绿,可过不了几年,此地就会成为狐兔出没的场所,我何必要做官呢?”
  王冕的回答是在暗示:残暴的统治者不过是自掘坟墓,酒筵将变成丧席,华屋将变成坟场,到那时,不论你的官职有多大,都要化作一片片白骨,在野兔的奔跑中,更显得死气沉沉、一片狼藉了。
  在统治者的客厅里宣布他们的死期,王冕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绝食十日,甘作苦梅
  
  王冕居住的梅花屋里,这几天气氛十分紧张。他从杭州回来后,突然宣布要绝食,整天只喝少许清水,一粒米也不进。这可急坏了王母和妻子,她们轮流前来劝王冕吃饭,而王冕却一口也不动,只是长吁短叹,有时还对着墙壁流泪。
  原来,王冕在杭州游历时,目睹了一场闹剧:一个回回(即回族人)牵着一个小花驴当街表演,并说他的小花驴能听懂人说话,还会回族语言。这明明是骗术,可是,那些闲极无聊的蒙古贵族们却争先恐后地观看,大把大把地将金币丢给那个骗子。
  这一幕怪事,让王冕气得要命,“归来十日不食饭,扼腕攒眉泪如雨”。他以绝食抗议元朝统治者确立色目人的优越地位和压迫汉族人的不合理现象。
  王冕虽然终生都选择了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以耕耘为生,但他却怀有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他除了拒绝蒙古贵族泰不花的做官邀请,还曾两次婉拒他的恩师王艮的荐举。
  王冕师从过两位先生,一位是韩性,一位叫王艮。王冕和王艮感情极深,他的诗集中只有两次称人为先生,而王艮便是其中之一。王艮去世后,王冕写了《悼止斋(“止斋”是王艮归林后所筑“止止斋”的简称)王先生》,并深情地说:“夫何能见紫芝眉,回首春风说向谁。”
  王艮对王冕的品行和为人十分欣赏,曾亲自登门拜访过他和他的母亲,想推荐王冕去做官。但王冕却谢绝了老师的好意,王冕对老师说:“我有田可种,有书可读,就已知足,不会去作公文听人家使唤。”
  王艮做江浙检校时,王冕按照礼节去拜访老师。王冕没把王艮当成官员,只当成是师长,所以他身穿一件褴褛的衣服,脚上蹬一双破鞋,就进了王府。王艮见到学生这副样子,十分心痛,马上替他洗尘,赠他新鞋子,并再次劝他人仕。王冕笑而不答,只是放下新鞋子,离开了老师家。
  王冕拒不入仕,却已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笔做刀枪,抨击统治集团的罪恶,倾诉人民的苦难,他先后创作了《伤亭户》、《江南妇》、《陌上桑》、《悲苦行》、《猛虎行》等几十篇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特色的诗歌。
  他的诗歌受到同时代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刘基(刘伯温)对王冕的诗歌评价很高,他概括王冕诗的特点为“直、质、豪、奇、博”,赞赏王冕“有爱国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宋濂称王冕的诗“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王冕有相当多的诗歌表现他不甘随俗浮沉,追求清高独立的理想。此外,他还经常以梅花自比,用画梅来寄托诗中的不尽之意。他把自己一腔郁愤,全灌注在画出的梅花上。苍老的枝干,在王冕看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朵朵梅花,则是一个个不屈服于铁骑、杀戮、压迫和流放的百姓魂。
  王冕一边画梅,一边在画上题诗。这些诗歌有的反映了百姓的疾苦,有的表达出自己孤傲正直不媚俗附势的性格,有的表达了不与残暴统治者合作的斗士精神,还有的流露出爱国主义的热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这首诗题为《白梅》,寓意深刻:在冰雪覆盖的树林,白梅宁愿独处苦寒,也不愿像桃李那样毫无个性,混杂在春天的群芳之中,享受现成的东风和春阳。白梅要用自己的傲骨唤来东风,用自己的清香引来春天。这就是梅的性格。说是咏梅,其实是为了抒发作者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的志向,由此可见王冕这位农民的博大胸襟。
  王冕为自画的梅花所题的《墨梅》诗,写得更加明白:“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是作者咏梅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人说自己家洗砚池边的梅树开花了,他怀着欣喜的心情,把俏丽的梅花描绘下来,一朵朵呈现淡淡的墨痕,也是郁愤诗人的泪痕。在山河破碎百姓呻吟的年代,诗人不想把梅花的颜色画得艳丽,去博得达官贵人的夸赞,而只求留得梅花清香之气,安慰苍生,让梅花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凛凛正气,唤醒人们的良知。
  王冕的忠义之心,不能登堂入仕,使天下百姓受益,却种在了梅树下,代代不已;王冕也像他笔下暗香袭人的梅一样,穿过时代的沧桑,留给后世隔代的清香,留给后人永远的希望。有梅在,春天就在。
  
  编辑 宛 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