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乾隆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中)

作者:张宏杰




  乾隆中期,人口压力导致的诸种社会问题尖锐突出,底层社会的风声鹤唳让皇帝不能安枕。面对社会大动荡的恐惧心理和过度防范心态,使得皇帝偏执地选择了高压控制这一对策,认为只要把这些犯上作乱的“苗头”消灭于萌芽之中,大清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太平万年。而事实证明,高压政策可以一时压制矛盾,却不能消灭矛盾产生的根源,越高压,社会底层酝酿的反作用力就越强烈。
  本期张宏杰先生继续为您精彩讲述乾隆大兴文字狱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
  
  乾隆四十二年初,江西新昌县衙门口,一个目露凶光的中年人挟着一本厚厚的大书来告状。
  告状人叫王泷南,是当地著名的无赖,平时横行乡里,恶名远扬。他所挟的书叫《字贯》,是乡间举人王锡侯新编的一本字典。他禀告县令说,这本书“狂妄悖逆”,十分反动,应该严厉法办。
  县令知道他和王锡侯是仇人,所以早已心存警惕。他接过书,粗粗翻了一遍,皱着眉头问:“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字典罢了,有什么悖逆之处?”
  王泷南跪行几步,上前指着这本书的序说:“请看这几句。”
  县令定睛一看,作者王锡侯在白序中写道:“《康熙字典》所收四万六千字有奇,学者查此字遗彼字,每每苦于找遍全书,掩卷而仍茫然。”意思就是说,《康熙字典》的检索方式有问题,它的字与字之间的排序没有联系,查起来很不方便。而他的这部《字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同义之字贯穿一处,便于查找。
  县令仍然大惑不解:“这有何悖逆?”
  王泷南急忙说:“《康熙字典》乃是圣祖皇帝御制,王锡侯胆敢指斥圣祖皇帝所编字典不如他的好,这不是大逆是什么?”
  县令哑然失笑:“哦,原来如此!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吗?”
  刚说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妥,眼睛一转,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不过既然你这么说,如此文字大案,我就给你报到巡抚大人处。”
  
  二
  
  江西巡抚海成是旗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对文字之案向来十分积极。虽然习惯于鸡蛋里挑骨头,但海成也觉得《字贯》算不上什么大案。王锡侯说的那句话顶多算得上狂妄,怎么能称“悖逆”?不过事关文字,虽至细小也要直接上达天听。于是他把案子的原委写成一道详细的汇报,建议将王锡侯的举人头衔革去,以便审拟定罪。
  海成觉得自己够小心谨慎的了,他哪里能料到,这道奏折居然要了王锡侯和自己的性命:
  奏折加上样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皇帝的书房。这两年皇帝流年不利:金川战争进行多年,去年才勉强惨胜;今年年初皇太后去世,孝心极重的皇帝悲痛不已;推进“禁书运动”两年多,各地督抚毫不用心,进展十分缓慢,令皇帝一筹莫展。心情不佳的皇帝拿起这本字典,读了读序文后感觉所谓“悖逆之处”确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漫不经心地读到第10页,皇帝的身子突然坐直了,满面涨红,提笔在海成的奏折上批道:“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应照大逆律问拟!”
  究竟什么事让皇帝如此动怒呢?原来在第10页上,作者王锡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叫“避讳”,把康熙、雍正、乾隆三个人的名字也就是玄烨、胤祯和弘历六个字写了出来,提醒读者写文章时遇到这六个字,一定不能写全,或者少写一个笔画,或者改用其他字,否则便犯了讳。
  这本是一片好心,但心绪不佳的皇帝读起来却十分触目惊心。他因此跳起脚来大骂海成,说《字贯》里的“大逆”开卷即见,海成竟然说“无悖逆之词”,可见工作是多么不认真,对皇帝是多么不忠爱。皇帝传谕命海成将逆犯王锡侯迅速押解进京,交刑部严审。就这样,“《字贯》案”(又称“王锡侯案”)一下子升级为钦办的特大逆案。
  其实,皇帝的反应实在是过度了。在传,统社会,犯讳是难免的事,因为林林总总的忌讳太多了。乾隆皇帝在这个问题上本来是十分宽容的,雍正年问许多人因为犯讳受罚,而他刚即位就一再降旨声明:“避名之说,乃文字末节,朕向来不以为然。”那么,皇帝这次为什么会大动肝火,抓住这个小小的问题上纲上线呢?
  事情还要从乾隆三十九年的禁书说起。
  
  三
  
  历经祖、父两代奠定的良好基础,继以初年的励精图治,大清帝国跃上了盛世的顶峰。国势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各项指标都远迈静古:
  乾隆二十四年,西域战争结束。清王朝的累世劲敌准噶尔汗国被消灭,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一带尽人大清版图。此时的大清帝国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近郊诸邦,皆为属国,“通译四方,举踵来王”。元代之后,中国的疆域,从来没有如此辽阔;秦始皇以来,国家的统一,从来没有如此巩固。
  由于民生措施得力,大清经济总量不断创新高。虽然多次普免钱粮,但乾隆时代国家财政储备的雄厚与以往各朝代相比是空前的,也是有清一代的顶峰时期。
  “盛世”、“全盛”等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清朝臣民之口,文人学士纷纷进表上赋,欢呼称颂。乾隆自己也宣称:“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王先谦《东华录》),“方今国家全盏,府库充盈”(《圣训》)。
  虽然治绩如此辉煌,但乾隆并没有丝毫飘飘然,他越来越多地提醒自己,绝不能出现任何松懈思想。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皇帝在谕旨中对全国臣民说,当此全盛之日,自己,“惟当益加兢兢业业,保泰持盈,用以上承灵休,以与我天下臣民共享太平之福。”(《实录》)平准不久。他又写诗自励:“日励自心强不息,敬天勤政又从头。”
  乾隆皇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保持盛世难于创造盛世,只有用“争”的心态来“保”,才能真正保住胜果。因此,他毅然把所有已经取得的成绩推在一边,希望从头开始,寻找自己统治中的漏洞,为大清王朝消除一切隐患,为后世子孙提前解决一切难题,以保证大清江山亿万斯年永不变色。
  那么,大清天下还有什么漏洞呢?
  总结中国历史,威胁皇权的势力无非有以下几种:一是敌国威胁,二是农民起义,三是权臣专政,四是太监擅权,五是后妃干政,六是外戚乱政,七是朋党之争,八是地方割据势力。
  这些他都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风险呢?
  经过“夙夜倍切”,细心梳理,皇帝发现就剩思想文化领域了。虽然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文字狱后,清王朝思想专制已经大大加强,但全社会特别是社会中下层的反清意识并没有彻底根除,“不法文字”仍有大量存留。
  乾隆二十二年的“彭家屏案”反映出,民间许多人家藏有明代的野史,甚至还有吴三桂的反清檄文,秀才们视如奇宝,争相传抄,大表赞同。这说明,在中下层知识分子心中仍然执着于“华夷之辨”,不认同大清的统治。与此同时,几起打着“反清复明”旗帜的民间暴动,如乾隆十七年的“马朝柱反清案”都说明国家虽然承平百年,但汉人头脑中的反清意识仍然是社会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