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作者:任士英




  屠户出身的皇后
  
  东汉灵帝皇后何氏,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其父何真一直靠屠羊谋生,其母的出身也很低贱。虽然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何氏却生得花容月貌,成为当地有名的美女,因此何真便有了依靠女儿出人头地的打算。
  例行的宫中选美开始后,何真用宰羊积攒下的金帛钱财贿赂前来择选的宦官,希冀能把女儿送到宫中。按说屠户之家,出身低贱,不合乎汉家选美必由“良家子”的要求,但由于主事的宦官受了贿,何氏又容貌不凡,因此便被选中送入掖庭宫。
  此时,当朝皇帝是灵帝刘宏。他本来是解犊亭侯,桓帝死后,皇后窦妙立其为帝,窦妙便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任大将军,曾想与朝官联合将宦官一网打尽,结果反被以曹节为首的宦官杀死。从此,宦官更加骄横,成为掌握朝政、驾驭皇帝的实力派。
  以宦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权势最为显赫。他们操纵朝廷、掠占民田、修建豪宅、作威作福、压制朝臣、毫无顾忌。自桓帝以来,宦官一手制造的“党锢之祸”到这时又发展成为血腥的大屠杀,朝廷上不少清正忠直之士被打入大牢,遭到迫害。
  灵帝在宦官的操纵下,只知贪淫,夜以继日地纵欲享乐,自比神仙,治国之理却几乎一无所知。有一次,宦官曹节对他说李膺、杜密等人构党,灵帝竟问:“构党是干什么?”曹节答日:“构党就是党人,要图谋不轨。”他又问:“什么叫不轨呀?”
  灵帝曾在永安官登上侯台远望洛阳城,宦官怕他望见他们在城里修建的华丽住宅,便对他说:“天子不应登高,登高则百姓离散。”从此,灵帝竟真的不敢登台远眺了,后来他更恬不知耻地说:“张让是我公,赵忠是我母。”
  何氏入宫后,为了站稳脚跟,她看准形势,与宦官建立了良好关系。正是通过巴结这些宦官,她才得以越来越多地接近灵帝,并深得宠幸。很快,她就被封为贵人,不久就生下了儿子刘辩。因为灵帝宫人所生之子多数夭折,何氏不敢把刘辩养在皇宫,而是寄养在史道人家,也不称“皇子”,只称“史侯”。
  此时,灵帝的皇后宋氏并不受宠,何氏乘机联络其他得宠的嫔妃一起攻击、诋毁宋皇后,中常侍王甫等几个宦官也构陷宋皇后在宫中行巫蛊妖法。灵帝信以为真,将宋氏的皇后玺绶收回,宋氏被迫到暴室(汉代专门处罚犯罪的后妃等劳役的地方)待罪,不久即忧愤而死。光和三年(180年),得宠的何氏在宦官的推荐之下被立为皇后。
  东汉时的皇后,主要选自南阳(今河南南阳)的阴氏、邓氏,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的窦氏,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的梁氏等豪门大户,像何氏以屠夫之女得以入主中宫,若不是走宦官的门路,恐怕很难达到目的。
  何氏成为后宫之主后,按照惯例,她的父亲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也被封为舞阳君。何皇后一方面对宦官恭恭敬敬,另一方面却对后宫的嫔妃张牙舞爪,极尽强悍妒狠,六宫粉黛无不震慑。
  有位王美人因为姿色丰艳,曾被灵帝御幸并怀了身孕。她心里惧怕何后,便找来堕胎药服下,想打掉胎儿以免招惹祸患。谁知吃了药后仅肚子痛了几天,胎儿却安然无恙。据说,王美人夜里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背负天日而行。她心中疑惑,觉得这是胎儿的吉贵之兆,于是,决意冒险保住孩子。光和四年王美人生下一子,取名刘协。
  何皇后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在宫中明目张胆地鸩杀了王美人。灵帝得知后大发雷霆,打算将她废黜。这时,何后真的害怕了,急忙找到张让等人,求他们帮她说情。张让等人觉得何皇后平素对他们十分恭敬,现在如果帮助皇后度过难关,必定可以与之结托,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在宫中的地位。于是张让等人将平日勒索来的数千万钱财金帛送给了灵帝,并说了许多好话,灵帝才作罢。何后有惊无险逃过一劫,自然对宦官更加敬重。
  灵帝生母董太后嗜钱如命,当时洛阳城内有首童谣“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就是讽喻这位皇太后。董太后最典型的事情是劝儿子灵帝公开卖官以发财赚钱。从光和元年开始,这种无本生意使灵帝母子大赚其钱,盈堂满屋。到后来竟发展为凡官都得用钱买,那些花钱买官者到任后自然会捞回本钱,这样一来,君贪似虎、官贪如狼,上下交侵,百姓叫苦连天。除此之外,灵帝又借口修建宫室,要求每亩田地再加十钱的税,这无疑是在已经喘不过气的百姓身上又压上了一块重石。
  在灵帝的残酷压榨下,爆发了黄巾军起义。这次起义,把已经濒于倾覆的东汉王朝打得七零八落。尽管黄巾军主力最终被镇压,但起义过程中,号称“四世三公”的大族子弟汝阳人袁绍和大军阀董卓等人相继崛起,预示着东汉王朝统治的危机已到了最后爆发的时刻。在这多事之秋,宫廷之内因争夺权势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婆熄间的宫廷之争
  
  何皇后的异母哥哥何进借镇压黄巾军之际,升任大将军之职。由于权力之争,何皇后与董太后发生了冲突,与寻常的婆媳口角不同,她们一开始就动了真格,最终竟升级为刀枪相见。
  其实,何皇后和董太后两人之间早有积怨。在何后毒死王美人之后,灵帝担心儿子刘协遭到不测,就将他送到永乐宫,请母亲董太后收养,号称“董侯”。灵帝常常思念冤死的王美人,曾作《追德赋》、《令仪颂》来哀念她,对其子刘协非常钟爱。当群臣奏请立太子时,灵帝认为何皇后所生的儿子史侯刘辩虽然年长,但为人轻佻,缺乏君主应有的尊严仪表,难以做人主,于是董太后就乘机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由于何皇后是刘辩的生母,何进又掌握军权,灵帝并没有轻易决定太子人选,但是何皇后对婆婆董太后早已恨得咬牙切齿。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病死,死前他把刘协遗托给宦官蹇硕。蹇硕在中平五年担任了上军校尉,并以元帅之职督统司隶校尉以下,典掌京师禁军。虽然大将军何进也是蹇硕的属下,可他权力极大。这样一来,外戚与宦官的矛盾尖锐化了。宦官蹇硕在对待刘协的态度上与董太后完全一致,他设下陷阱,试图除掉何进,再拥立刘协。
  一天,何进快走到宫门时,蹇硕手下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宦官潘隐迎上来给他使了个眼色,何进见状大吃一惊,意识到事情不妙,慌忙掉头从小道奔回大将军府,称病不出,并命令部队戒备防范。蹇硕知道计划败露,不得不放弃初衷,任由何皇后把她14岁的儿子刘辩扶上帝位,是为少帝。
  少帝即位,改元光熹,何皇后成为皇太后并临朝称制,并委任何进与太傅袁隗为录尚书事,辅弼朝政。在这一轮次的较量中,董太后没能斗过何氏,9岁的刘协只好甘拜下一风,被封为渤海王。
  宫廷斗争中的这一态势也导致了宦官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事后,蹇硕担心何进会报复他,于是密谋先发制人,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希望与之联手捕杀何进。但蹇硕的密信被何后的亲信宦官郭胜得到,郭胜与赵忠一起向何进告发,很快蹇硕被处死。蹇硕一倒,董太后在宫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