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3期

今天你“囧”了吗?

作者:赵 聪




  网上时下最火的汉字是哪一个?囧!
  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上,“同”字正被网友们争相使用,并被赋予了各种含义和形式,根据“囧”字制作的QQ表情和漫画也风靡一时……总之,一日一“囧”正在流行。
  一个生僻的汉字为何被如此热捧?这究竟是网友的恶搞还是一种新文化兴盛?
  “囧”本是一个汉字,音为“jiong”,与《新华字典》中的“囧”字通用,意为炯、光明。“囧”字突然火爆起源于一篇关于TVB女演员胡杏儿的讨论帖。在跟帖中,有人将胡杏儿的表情与“囧”相等同,还有人认为她不但长得“囧”,连演技和表情都让人很“囧”!随后,“囧”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因为“囧”的形象像一张人脸:里面的小“八”字被视为眉眼,“口”字被视为嘴巴,所以,“囧”便被网友们赋予了新的定义,如“尴尬”、“无奈”、“真受不了”、“被打败了”等。“今天你‘囧’了吗?”成为网友每天见面的招呼语;“囧”的读法和用法成了被研究的对象;网友专门成立了“囧”字的官方网站,相关网页高达千万;各种以“囧”为主题的生活用品也开始流行……
  “囧”字流行后还被直接移花接木到一些名人的脸上来替代他们的表情。面对“囧”字的这般遭遇,有网友表示,“囧”字虽说是一个生僻字,但它毕竟也是汉字,应该和正在被使用的众多简化字一样受到爱护和尊重,拿它当作玩笑和恶搞他人的工具实在很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也有网友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大家除了关注“囧”字本身外,也在关心它身上的一些文化,如它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甲骨文中的意义是什么等,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对此争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雷汉青表示:“从非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雷教授坦言,将此现象归结为恶搞的范畴实在有一些言重,“囧”绝不是第一个被重新拿出来定义的汉字,这其实是网络语言对汉字的一种重新解读,虽与本义无关,但也达到了一定的文化传播效应,对于一些不了解或正在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起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囧”和“Orz”
  说起“囧”,就必须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实际上是一个象形符号,早在2004年就已在网络上形成一种新兴的网络图形文化。
  “Orz”的本意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和身体,z代表脚。“Orz”经常出现在网络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被网友们用作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后来,一些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之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囧”字的衍生
  “囧”在网络、生活中大肆流行后,一些极具创意的人更是在它的象形上大做文章,于是与其相关的衍生字应运而生。
  同:下巴笑掉了的“囧”。
  同:照片作技术处理的“囧”。
  冂:打马赛克的“囧”。
  崮:“囧”国国王。
  苬:“囧”国皇后。
  商:戴斗笠的“囧”。
  囜:只有鼻子的脸。
  国:歪嘴的脸。
  圙:老人家的脸。
  囶:无话可说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