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6期
入蜀之后姜维当归何处?
作者:郑骁锋
“儿啊,替你娘寄些当归来吧!”
这是一封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家信,其中提到的当归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血虚及妇科症的良药,有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润肠的功用。
表面看上去,母亲让远方的儿子寄回一些当归是很寻常的事,问题在于,这封信从甘肃天水发出,而甘肃却是当归最正宗的产地,所产当归远远优于别处。
收信人姜维(202-264)在蜀中,作为儿子,他当然知道母亲写这封信的真意。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姜维的回信慷慨激昂,千载之后读史至此,犹有铿锵的余音萦回于发黄的笔墨之间。史书没有记载当时姜母是什么反应,民间传说多云姜母见信知孩儿志向远大,十分欣慰;还有人说这封“令求当归”的信是曹魏逼着姜母写的,收到回信后,姜母便一头撞死以绝姜维的牵挂之心。一
那年姜维刚27岁,被诸葛亮带回蜀汉,从此不归。
诸葛亮说姜维归蜀汉是“心存汉室”,于是他的不归也就有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悲壮;后人也说姜维归蜀汉是基于一种崇高的正统观念——曹魏篡汉,只有蜀汉刘皇叔才是天下正主啊!
其实,这种观念要到曹丕称帝一千年后才真正成为主流,当时的人并不怎么在乎谁的皇位来得更正宗一些,因为所谓的皇位正统、中央权威,早在东汉末期就已经苍白无力了。
虽然“汉”字大旗举得很高,蜀汉仍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血统再纯正,也不过是割据,所以后世一般都视曹魏为正统,唐太宗还亲撰《祭魏太祖文》,尊其为“哲人”。北宋以兵变得天下,也是打着受禅的名义坐龙床,与曹家半斤八两,立场当然坚定,如欧阳修《魏论》云:“魏之取汉,无异汉之取秦而秦之取周也。”
曹操最终被画上大白脸,倒霉在那些被赶到斜谷进军的大军会于潼关。诸葛亮以为此计过险,不如“安从坦道”,一口否决了。魏延一直忿忿不平,讥笑孔明怯弱,后世对此亦众说纷纭,有不少人认为熟悉地形的魏延此计切实可行,觉得陈寿评诸葛“奇谋为短”确实有些道理。
但魏延毕竟只是一员悍将,他有没有想过,就算得了关中,能不能守住呢?
蜀汉在三国中国力最弱,亡时有人口94万,军队10万;吴亡时有人口230万,军队23万;而曹魏灭蜀汉这一年,人口为440万,比蜀、吴两国总和还多上100多万,按此比例,曹魏至少有40万大军。
猛虎再凶,能一口吞下一头巨象吗?《三国演义》中多写魏蜀争战,其实魏的主力大部分时间都在对付东吴,对付蜀汉更多是防守待时;如果蜀汉趁人不备夺了长安,必然激怒曹魏,倾国而来怎能抵挡?诸葛六出岐山无功,而魏第三次出师便灭了蜀汉。
诸葛亮的日子委实难过,很多时候,他简直是绝望的,《后出师表》中就不自觉地表露了这种心情:“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家底最薄的蜀汉能够长存,更多的是依赖地利,但强敌环伺之时如果甘心偏安,再险恶的关隘也不能挽救没落的颓势。所以,诸葛亮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把战场开到敌国,以攻为守,同时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撕扯着曹魏的边境,一口一口消化,慢慢积蓄力量。如果天不亡汉,也许有一日,后人终能复兴汉室。
诸葛亮知道自己是等不到那个天时了,所以,怎么才能把矛头直指敌人敏感的关中呢?关中虽然现在还只能觊觎,但陇西却是一块大补的肥肉!
当年诸葛亮见了姜维大喜,应该就是把夺取陇西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精干的天水后生身上。所以,姜维在诸葛亮心目中应该是征西将军,而不是全局的接班人。
陇西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姜维当然知道,他也想利用自己的乡党优势实现诸葛亮的这一设想:“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然而,正史中丞相的接班人与演义里丞相雕单传弟子之间出现了矛盾,“(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事实上,费祎与姜维之间并没有什么怨仇,也不像是故意打压。费祎对姜维曾说过这样能话:“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
没人能继承诸葛亮大业,费祎也不能,况且连年兴兵,国贫民穷,连诸葛本人都受“穷兵黩武”之讥。掌权者应该考虑大局没错,但是,你自认不如丞相,“以俟能者”,可敌国却始终虎视眈眈,能者辈出;你想保国治民,但曹魏肯让你长久地喘息吗?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自我出师汉中以来,不过一年,便丧失了赵云等多员所向无敌的猛将,还丧失了数十年间从四方聚集起来的西南民族精锐骑兵一千余人。如果再过几年,就要损失三分之二了——那时用什么去抗敌呢?现在民穷兵疲,但战事不能停息;战事不能停息,那么驻守与进攻,劳费相等。既然如此,不及早攻打敌人,欲以一州之地与敌人长久相持,这些都是我不可理解的事啊。”
也许费祎理解诸葛亮屡屡北伐的良苦用心,所以他不是不用兵,而是有节制地用兵。
尽管《三国演义》把姜维作为诸葛亮的传人,但遗憾的是,姜维离诸葛亮那等一流人才还很有些距离。
姜维归蜀,魏人并不在乎,也没有加害他留在魏的亲属,如果把这理解为姜维当时还没有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起眼,那么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却应该有盖棺论定的性质:“姜维粗有文武、”常璩的《华阳国志》也说:“姜维才非亮匹。”
也有不少人站出来为姜维讨公道,如郭颁《世语》中说:“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南边去的落魄政权。西晋一完,习凿齿便在《汉晋春秋》中提出新议,主张应当以蜀汉为正统;南宋渡江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事实上,不过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一场罢了。
因此,在姜维入蜀时,他应该还是没有太多的忠汉情结的。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由汉中率军攻岐山。这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带着姜维等属从在外巡视,得报后大惊,自个儿连夜逃到了上邽(今天水南)。姜维等人发觉后追了上去,但马遵却紧闭城门不让其进来。姜维无奈回到天水冀县,可冀县守军也不放他人城。走投无路之下,姜维只好投奔了诸葛亮。还有一说是姜维进了翼城后,被城中百姓拥戴着投降了诸葛亮。其实,姜维更可能是为了自身的更好发展,顺势投靠。
姜维的父亲为郡功曹,在羌戎叛乱战争中为了掩护郡将而殉职,因此“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中郎是天子近侍,按理当为京官,但落在姜维头上的只不过是个安慰性质的虚衔罢了。他的本职是小小的从事,一个郡里的上计掾,每年向中央呈送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报表,类似一个负责给上级送报表的高级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