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6期

华佗之死并非“冒犯了曹操”

作者:简 超




  王立群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神医故事,引刘禹锡《华佗论》,说曹操杀华佗另有隐情:华佗不愿当侍医并托辞不去给曹操看病,冒犯并触怒了曹操,于是掌握生杀大权的曹操挥舞屠刀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其实,华佗之死,在王先生所道之外另有隐情。
  《三国志》记载:“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华佗实际上是位隐士,与一般隐士不同的是,他并不穷居荒山,而是行迹满天下,以医术济世活民,算得上“中隐隐于市”的人物,并且他“恃能,厌食事”,相信自己可以靠医术生活,不乐意做拿俸禄的医官,是一个真隐士。就是这样一个真隐士,曹操杀了他。依王先生所说,如刘宾客(刘禹锡)所论,曹操之杀华佗,固然是有所恚,但是他的愤怒并不只是“华佗冒犯了他”那样简单。
  虽然王立群先生下了“曹操不爱其人,亦不爱其才”的断语,但曹操对华佗也有过“惟才是举”的赏识,还是明晰可见的。“太祖累书呼,又救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一而再,再而三,曹操虽然发怒了,但礼贤下士的风度依然足够。再而四,曹操就露出了对召而不至的不合作者严厉打击的面目:“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这样看来,事情的真相,不只因为华佗触犯了曹操的个人权威,还有华佗的不合作。在曹操看来,士人召而不至,干扰了其“惟才是举”政策的实行,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事后,曹操说“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诬之“鼠辈”以否定其才,把杀华佗与“惟才是举”政策扯脱关系,应该也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也许才是华佗之死的真相。
  对不合作者采取肉体消灭方式,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士人召而不至,惟才是举就不能实现。你是人才,但是你不合作,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了,留着干什么呢?杀之。这就是当权者的强盗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