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7期

姓名和国家兴亡

作者:丁 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799年),踌躇满志的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去攻打太原,要灭掉北汉。
  当队伍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市)的时候,临河县一位姓宋的主簿跪在道路旁边向赵光义递上一份奏章。当赵光义看到“宋捷”这两个字后,心中大喜:这真是一个好兆头!宋捷,宋朝大捷,宋捷,送来大捷,怎么解释怎么吉利!随后,宋捷被提拔为将作监丞。
  事情的发展证明,宋捷只“顺”了一半,太原城虽然拿下了,北汉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但在随后攻打幽州(今辽东半岛辽阳市)的战役中,宋军大败,仓惶间赵光义坐着驴车逃离了前线。
  以上的故事讲的是皇帝对名字的迷信,事实上,历史上为了国家兴亡或想讨个吉利而改换名字的事例也不少。
  宋郊是天圣二年(1024年)的头名进士,本来这一榜进士的第一名是他的弟弟宋祁,但当礼部把进士排名送给主持朝政的刘太后审阅时,刘太后认为弟弟不应该排在哥哥前面,于是大笔一挥,亲点宋郊为第一名。
  后来,宋仁宗准备重用宋郊,有些人不服气,想把他整下来,就放出话说,宋郊名字中的“郊”字和“交”同音,“交”有交替的意思,这样一来“宋郊”就有宋朝要被替换的含义。宋仁宗听到议论后,对宋郊说:“你改个名吧。”于是宋郊改名为宋庠,“庠”字音祥,耐听好记。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发生了兵乱,虽说朝廷已经调遣兵马前去平乱,但一时半会儿并无捷报传来。因贝州离开封不远,宋仁宗为此忧心忡忡,在宫中向张贵妃诉苦说:“现在,大臣们竟没有一个人能为国家分忧解难,每天在朝堂谈论国家大事,却没人站出来自告奋勇去前线督战。”
  张贵妃听了这话后,立即秘密派遣心腹去给干伯父文彦博通风报信。文彦博此时刚刚从成都调到中央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正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巩固地位。第二天上朝时,他站出来请战,宋仁宗十分高兴,说:“贝州的‘贝’字加上文彦博的‘文’字就是一个‘败’字,你去贝州必定可以取得胜利。”实际上,等文彦博到达贝州前线时,官军早已包围了贝州城数日。十几天后捷报传来,文彦博立即被晋升为正宰相。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再次南侵。宋高宗退逃浙江。高宗一行路经萧山时,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在道路两侧列队欢迎,为首的代表递上一封信件,署名是“赵不衰”。宋高宗看到“赵不衰”这三个字后,突然冒出宋朝必胜,金兵必退的信念,于是对身边的人说:“这就是吉祥的福兆,朕的忧心一扫而空。”
  宋高宗也明白,武力上是打不过金兵的,于是就在精神层面上狠下工夫,表现宋金势不两立,他下令凡是写字时遇上金国的“金”字都写成别字——“今”。只不过,顶用不顶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编辑 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