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8期

李全: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狡兔三窟”

作者:许  晖




  中国传统文化对兔子这种动物的认知,只有一个字——狡。兔子的本性富于警惕性,也使得兔子更容易受到惊吓,甚至传说有兔子连睡觉的时候都睁着眼睛,一有风吹草动,撒腿就跑。
  但是,在传统语境和十二生肖中,兔子又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民间传说中,兔子在月宫里陪伴在嫦娥身边,在桂树下捣药不止,更加容易引发人们的好感。因此兔子身上多多少少被赋予了正义的品质,同时又和桂树一样成为长寿的象征。
  兔子的这种语义的两面性,在南宋末年一个叫李全的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壹
  
  公元1141年,南宋和金朝签订《绍兴和议》,以淮河和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南)为界,划定了宋金各自的势力范围。此后,双方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和平的时期,直到北方草原上兴起了另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人不断南下向金朝发动攻击,侵占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金宣宗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迁都汴京(今开封)。今天的山东一带当时属于金朝的势力范围,在蒙古大军的连番冲击下,宋、金、蒙古三方在山东一带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
  李全恰恰出生于潍州(今山东潍坊)。以出生地为中心,李全把他的舞台搭建在江淮之间广大的平原上,上演了狡兔的一生。
  趁蒙古大军围攻中都、金朝无暇旁顾的机会,山东蜂拥而起了数支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是益都(今山东青州)人杨安国。杨安国以卖鞍材为业,人称为“杨鞍儿”,遂自名为杨安儿,并以此名威震一方。杨安儿在《金史》中被形容为“山东无赖”、“相聚剽掠”,后来被金朝招安,官至刺史、防御使,不过他很快就逃回山东,重举义旗,并自立为王,改元“天顺”。
  当时的义军混杂,为了辨别身份,山东义军都穿红袄,因此被称为“红袄军”。金朝派出最精锐的三千“花帽军”前往山东征讨“红袄军”,杨安儿败走,乘舟人海,后被船夫所杀。
  杨安儿死后,义军由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和舅父刘全率领,尚有一万余人。杨妙真绰号杨四娘,被义军称为“姑姑”,乃巾帼英雄,善骑射,手持一杆长枪,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相传后世的杨家枪就起源于杨妙真。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日‘梨花’,天下成尚之。”又总结杨妙真的枪法说:“其用惟杨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
  杨妙真率义军转战到磨旗山时,也使一杆长枪,号称“李铁枪”的李全率众来附。《宋史》记载二人结合的情形说:“杨氏通焉,遂嫁之。”“通”即私通,一个“通”字,把所谓正史对义军的偏见和切骨仇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对抗“花帽军?的艰险征战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随时可以送命的险境中,为什么杨妙真和李全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战场上举行的动人婚礼,竟然被安上了一个耻辱的“通”字!
  事实上,在长达17年的战斗生涯中,一杆铁枪,一杆梨花枪,李全、杨妙真二人始终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在宋、金、蒙古交相征战的阔大背景下,演出了一幕惊天动地的生死爱恋。
  李全和杨妙真合兵一处,声威大振。但是,以完颜霆和张惠为首的“花帽军”也不是等闲的军队,那是金朝末年最精锐的部队,所以李全和杨妙真的“红袄军”屡战屡败,最后甚至到了“相率食人”的地步。
  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李全决定依附宋朝,直接归江淮制置使李钰统辖。李钰和南宋小朝廷对归降的义军原本没有任何奢望,只让他们“沿江增戍”,起一个牵制和骚扰的作用。但没想到李全出师大捷,顺利攻克莒州(今山东莒县),活捉了金军守将;其手下将领于洋攻克密州(今山东诸城);其兄长李福攻克青州。南宋小朝廷开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利用李全,中原收复指日可待,于是命令李钰犒赏义军,封李全为武翼大夫、京东副总管,义军号“忠义军”。至此,“红袄军”的农民起义色彩被官方的“忠义军”头衔所取代,不仅名正言顺,最重要的是粮草补给都有了保障。
  这是李全的第一次归顺,对象是南宋朝廷。
  李全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当时金兵大举南下,淮西的战事日趋紧张,李全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与号称“卢鼓槌”的金将纥石烈牙吾答狭路相逢。涡口一战,李全趁纥石烈牙吾答的部队将渡但又未渡涡水的时机,一举掩杀过去,“金兵溺淮者数千”,俘获之人更是不可计数。不久,他又在化陂湖与金附马阿海大进行激战,不仅杀了金的数员将领,而且还缴获了阿海的驸马金牌,李全遂报功称斩杀了金朝驸马。这连战连捷的几次重大战役,大大鼓舞了南宋朝廷的士气,于是朝廷封李全为达州刺史,封杨妙真为令人。
  李全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胆有识。金元帅张林统辖山东十二州,在金兵败退、蒙古大军压境的情势下,想归附宋朝以求自保,但又犹豫不决。恰巧李全回潍州给父母上坟,在听说了张林进退失据的两难处境后,他只带上几个随从,就勇闯虎穴——进入青州城劝降。张林见李全孤身入城,如此有诚意,遂打消了害怕李全引诱自己的顾虑,和李全把酒言欢,结为兄弟,也坚定了以十二州归降宋朝的决心。后来,张林上书说:“举诸七十城之全齐,归我三百年之旧主。”南宋小朝廷一片欢腾。
  在金、蒙古的强大压力之下,偏安的南宋居然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山东十二州,等于是为收复中原楔进了第一颗价值连城的钉子。因这一切全是李全的功劳,朝廷又加封李全为广州观察使、京东总管。
  与此同时,金朝对李全也是垂涎已久。金宣宗亲自下诏,欲招降李全,但李全在回信中喊出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强音:“宁作江淮之鬼,不为金国之臣!”(周密《齐东野语》)这是一句响亮的无政府主义的口号,也塑造了中国史上无政府主义的人格症。在专制的压迫使人走投无路的最后时刻,同时让他们揭竿而起,这种人格症也给被压迫者最后的手段——革命——提供了人性的合法来源。
  但是,无政府主义的冲动在李全身上,很快就蜕变为机会主义的斤斤算计。换言之,李全是一个纯粹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没有崇高的国家主义诉求和个人利益,自由的、游荡的“江淮之鬼”的梦想,是他唯一的梦想。
  
  贰
  
  李全在宋朝的官越做越大,然而危机也在悄悄降临。这时,淮东安抚制置使换成了许国,他是李全的顶头上司,早就对李全不信任,经常上书弹劾李全奸诈深谋,预言李全终将有一天要反叛宋朝。许国赴任后,更是寻找一切机会压制李全的“忠义军”——裁减粮饷,羞辱李全和杨妙真。李全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时刻有生命危险。于是,李全先下手为强,和“忠义军”主将刘庆福发动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兵变。
  兵变的当天早上,许国刚起床就发现“露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