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2期

悲情盛唐的真实影像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一群穿梭于水泥丛林的现代人,用精密的仪器,分析一块78000岁的石头,以此追逐季风的强弱,并揭开一个1000多年前的谜底——中国最辉煌的大唐盛世因干旱而灭亡。
  这是德国一个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如果不是刊登在久负盛名的英国《自然》杂志上面,你也许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唐太宗的贞观时期,到唐玄宗的开元、天宝之际,唐朝就一直处在蒸蒸日上的盛世之中,但是当世人还陶醉于盛唐气象时,唐朝已经开始从顶峰跌落下来,踏上了由盛转衰的道路。当然,这个有作为的大帝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也不可能仅仅因为干旱等自然灾难而灭亡,只是发生在公元8世纪中期的一连串事件好像挫伤了朝代的连续性,可见其幕后还有若干因素尚未被人注意。
  史称“英武有才略”的唐玄宗是唐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可严格说来,那只是贞观故事的延续,也就是说,在贞观之治的轨道上继续滑行而已。尽管唐玄宗多才多艺,但他的政治素质远不如他的祖辈唐太宗,这个不知守成难、没有慎终忧患意识的皇帝,一旦囿于盛世的成就,便忘乎所以,在一片“万岁”声中日渐骄纵昏庸起来。
  影响这场政治转向的,还有两个人物,分别是李林甫和张九龄。在他们一上一下的职位变迁中,唐帝国的衰退走势已然成了定局。与口蜜腹剑、阴险奸诈的李林甫不同,以“尚直”著称的张九龄显然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家,他不仅敏锐地察觉了盛世中潜伏的隐患,而且还注意到了此时唐帝国边防政策上的重大失误。
  唐王朝武定天下之后,长期采用的是府兵制,但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这样的兵制改革,虽然节省了戍边往来于途的大量人力财力的消耗,但是后来也使得戍边军队数量庞大,远远多于内地驻军,从而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其结果是各方节度使一律自行招兵买马,拥兵自重,大权独揽,最终形成了唐帝国一个无法根治的“慢性病”——藩镇割据。
  尽管唐帝国已经出现了盛世下的危机,但它还在努力扩张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唐帝国的西面,唐玄宗把西域完全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中来。一路畅通之时,帝国与当时的另一帝国阿拉伯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城附近)战役。这场被中国历史有意忽略的战役最终以唐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此战过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正是这场来自帝国内部的持续8年的内战,使唐帝国伤心无奈地退出了争夺中亚的战争。
  对于怛逻斯之战,后世存在着太多的疑问和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此役是中国在中亚的军事、政治、文化以及宗教影响走向衰落的标志。中亚曾有许多佛教圣地,受中华文化影响甚深,可最后都以伊斯兰教化告终。如果说安史之乱是唐帝国内部衰落的标志,那么怛逻斯之战就是唐帝国外部衰落的标志。
  回头再说那块石头,那当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来自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岩玛珥湖。在这个14万年前因火山爆发形成的湖泊中,沉积着60米厚的火山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气候环境信息,是宝贵的“天然年鉴”和“自然档案”。尽管德国的那个科研小组口口声称少雨干旱导致了唐朝灭亡,但气候因素显然不是文明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唐朝的衰亡乃多重因素使然。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用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来重新审视那个曾被我们引以为豪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