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2期

谁的赤壁

作者:曾纪鑫




  中国古代沙场争伐不断,若论战争之规模、力量之悬殊、时间之久长、过程之惨烈、格局之改变,赤壁之战并非“全能冠军”,可其影响之深远,简直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经过千百年的渗透积淀,其过程、其故事已凝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比如仍活跃在当下流行词语中的“单骑救主”、“舌战群儒”、“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连环计”、“苦肉计”、“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何以能在这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除了战争本身的因素外,实与历代文学家、艺术家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
  后人熟悉了解的赤壁之战,更多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其细节之鲜活、场景之惊险、情节之曲折、故事之感人、人物之鲜活、争斗之激烈、智谋之奇诡,远远超出历史本身。
  如果没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之争、赤壁之战那“如雷贯耳”的知名度将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功劳也不可忽略与埋没。“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的这首《赤壁歌送别》为提高赤壁之战的声誉无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杜牧的《赤壁》似乎更为脍炙人口:“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则将诗词的文学赤壁推向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延及今天的多门类艺术创作,如84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今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等,更是利用无与伦比的现代传媒优势,为三国之争、赤壁之战的宣传与普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正因为三国历史长期存在于说书、戏曲、书籍、电视、电影、录像等多种传播媒介之中,也就使得赤壁之战笼罩着一层朦胧的氤氲,令人一时难以窥见其“庐山真面目”。
  那么,真实的赤壁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建安十三年(208年)初,染了重疾的刘表命投靠依附于他的刘备从驻守的新野(今河南新野)南移樊城(今湖北襄樊)。对于虽懂时事却不怎么会打仗的实干家刘表,曹操并不怎么担心,可对刘备就不一样了。想想看,在曹操眼里,当今天下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的,只有他和刘备。所谓一天不容二日,一山不容二虎,刘备一天不亡,曹操就一天不得安宁。并且樊城与襄阳仅隔一条汉水,曹操闻讯大惊,要是刘表去世,襄阳乃至整个荆州(当时荆州治襄阳)落入刘备之手,事情可就麻烦了。时不我待,曹操当机立断,决定整军南下,亲自征讨荆州。
  赤壁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曹操的战略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占据荆州,消灭刘备。荆州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正如《三国志·鲁肃传》中鲁肃所言:“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并且拥有近10万兵力,显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严格说来,这是一场曹操准备并不充分而提前打响的战役,但是令他没有想到此次南征竟然出奇地顺利。仿佛神助似的,他率军上路不久,刘表就撒手归西。刘表长子刘琦长期遭受排挤,荆州牧的宝座自然传给了幼子刘琮,而刘琮软弱无能,在蒯越、韩嵩、傅巽等一班大臣的劝说下,决意投降曹操。
  投降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又恐事情多变,刘琮不想也不敢让刘备早早知道。等到曹操大军进至南阳郡宛城(今河南南阳),投降之事已成定局,刘琮才派属官宋忠向刘备“宣旨”。刘备闻旨,不觉大惊失色,当即拔出佩刀,欲杀掉宋忠解恨。其实,刘琮还是厚道的,总算给刘备留了一手,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自谋生路”。如果再晚一点“宣旨”,刘备将成曹操的瓮中之鳖,历史则会完全被改写。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此时的刘备,除了逃跑一途,已别无选择。于是,他带着千余人马,匆匆撤退。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了刘备当时的狼狈与窘迫:“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之后,始有孙刘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具体经过,譬如诸葛亮劝说孙权抗曹,黄盖诈降火烧曹营,曹操败走华容等,读者大多耳熟能详,笔者在此不必赘述,仅就相关重要的历史真相予以澄清说明。
  孙权将曹操的死敌刘备及荆州的残余势力刘琦纳入东吴的保护伞下,让他们躲入自己的地盘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避难,便意味着与曹操翻脸,面临不可预测的战争风险。也就是说,在诸葛亮还没有面见孙权之时,东吴早就作好了抗曹迎战的思想准备。孙权不是刚刚即位的刘琮,他虽然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但有谋略,有主见,“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贤,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他心里十分清楚,凭借东吴的地理格局,以己之长“限江自保”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因此,哪怕部将畏怯、众臣怂恿,他也不会轻易言降。
  诸葛亮前来柴桑(今江西九江),主要任务并非劝说孙权抗曹,而是为刘备争取更多,更好的地位与待遇,并商定具体的出兵方略。事实证明,诸葛亮不辱使命,刘备本是投奔孙权寻求庇护,却并未成为孙权部下,而是按刘备意愿,“结同盟誓”,争取到了平等抗曹的联盟地位。当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在战后利益的分配上作了重大让步,比如刘备、刘琦本是荆州主人,后来却不得不向孙权“借荆州”,就是一大明证。面对顺江东下、来势汹汹的曹军,孙权决定出其不意,于东吴境外主动迎敌,在荆州地盘展开决战。而这,又需刘备、刘琦让步方有可能做到,那就是放弃对夏口(今湖北武汉)及荆州江夏郡的控制权,任凭东吴军队出入。当孙刘结成同盟之后,周瑜便率东吴精锐水军逆流而上抵达樊口,正在那里“避风”的刘备有了东吴大军作后盾,也就随同周瑜一起返回夏口。然而,此后的夏口,就再也不是刘备、刘琦的地盘,而是高高飘扬着火红的“孙”字战旗了。自孙坚、孙策即开始梦寐以求,历经无数次血腥战争未能得到的战略要地夏口,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孙权收入囊中。
  曹操舳舻千里顺江而下,号称80万大军,而实际兵力,综合各方面的历史资料,当为20万左右。南征荆州时,曹操所率军队十五六万,在荆州收容降军七八万,加在一起约24万。而且这24万军队不可能随同曹操一同出征,至少要在襄阳、江陵(今湖北荆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等荆州重镇驻扎一些守城部队。
  我们再看抗击曹操的孙刘联军。就现有史料而言,孙刘虽然结盟,但刘备、刘琦军队并未投入赤壁之战。并非刘备保存实力耍滑头作壁上观,而是心高气盛的周瑜不让刘备插手,他豪情满怀地对刘备说道:“豫州但观瑜破之。”刘备曾任豫州牧,故有刘豫州之称。此语不仅把曹操不放在眼里,对刘备也多少带点藐视的味道。《三国志·周瑜传》及《江表传》都明确记载,周瑜所率东吴精锐水军计三万人,而实际用于赤壁之战的兵力只有两万。据《三国志·吴主传》所载:“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