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2期

古今自嘲诗与心理调节

作者:周丁力




  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调节的方式,表现出一种人生智慧。人生难免会遇到尴尬、难堪、挫折和困难,学会自己调侃一下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贬抑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自己心理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平衡。因此“自嘲”并非给自己抹黑,而是服用一剂平息风波、平衡自我的良药,可使自己摆脱窘迫和尴尬,也可讽刺丑恶。古今流传的不少自嘲诗,排遣有方、柔中带刚、绵里藏针、明快洒脱,在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借自嘲以解围
  
  古代有位书生叫詹义,他73岁才考中秀才,不久就来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的他写诗一首自嘲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诗中巧用数字加减,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化解了尴尬,又避免了生硬的拒绝,使媒人会心一笑,转身离去。
  
  借自嘲以宽慰
  
  面对社会贫富不均,差别悬殊,人们心理难免失衡。不少人常常会怨天尤人,暗生忌妒,甚至心怀恨意,而唐人王梵志却通过一首自嘲诗,表明自己比上虽然不足,但比下仍然有余,以我们民族“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解决了心理矛盾:“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全诗胸怀旷达,语言通俗,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借自嘲以讽人
  
  元朝郑广曾经是个海寇,被招安后做了官,同郡僚属很是瞧不起他。一日众官论诗时,他上前吟道:“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自认由盗贼而走入正途,起点虽然不高,但能弃恶从善,重新做人。而不少官员虽然明地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满嘴仁义道德,暗地里却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形同盗贼。在这里自嘲的目的是为讽人,通过自认为盗贼,绵里藏针,暗讽腐败的官场,如此一来,既解了自己被官场同僚瞧不起的窘迫,又揭露出他们的真实嘴脸。
  
  借自嘲以解愁
  
  是人就总会有愁苦,有窘境的。不同的是,有的人遇愁苦与窘境时只会一筹莫展,甚至心生死结;有的人却能够积极应对,自我调节。相传湖南某秀才过年时在古庙里躲债,他口吟自嘲诗一首:“柴米油盐酱醋茶,无钱去买又无赊。思量只好将身卖,问遍长沙不要爷!”困境中以诗求乐,既是含泪的苦笑,又不乏“留得青山在”的自我宽心。
  
  借自嘲以改错
  
  明人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信中说:“送上琵琶请笑纳。”打开一看,却是枇杷。沈石田幽默地回信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他的友人很不好意思,写一诗自嘲诗回复道:“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虽然是直接承认自己“当年识字差”,却也饶有趣味,显示出自己虽然有笔误,但也不乏气度,这恐怕比遮遮掩掩或者羞愧地沉默要好得多。
  
  借自嘲以明志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自嘲中显示出爱憎鲜明的立场和伟大的人格。
  
  借自嘲以自述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有一首流传极广的自嘲诗:“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虽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诗中句子通俗明快,明为自嘲,实为自励。人生态度实实在在,看似颇低,实则很高。这与那些自吹自擂“天老大,我老二”、恃强逞能的言语与姿态比较起来,心态的优与劣,一在天,一在地。
  当然,笔者并不认为,人人都有能力或者有必要去写自嘲诗,但上述自嘲诗作者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豁达、开朗、机智、幽默的人生态度却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从而达到端正心态、调整情绪的目的。
  编辑/宛新